分享

《商君书》里那些直击人性、冰冷严酷句子,透彻到让人心寒

 海曲上人 2022-05-03 发布于山东

商鞅,主张有军功者重赏、无头脑者重用,再加上严刑峻法下的愚民政治,把秦国的百姓全都打造成如狼似虎的战争机器,为秦国荡平其他六国,奠定了财力和兵源基础。

《商君书》中的治国治军理念,某种意义上与金庸笔下的《葵花宝典》有异曲同工的味道,以近乎畸形的法令使秦国快速强大起来。然而时过境迁之后,一旦失控,则使秦朝迅速崩塌。

民愚,则知可以王;世知,则力可以王。

这一句出自《商君书·开塞篇》。字面意思是:

让国民陷入闭塞和愚钝之中,只要执政者拥有智慧和信息,就可以称王于天下;一旦国民变得聪慧而且消息灵通,那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实力,依靠严酷的刑罚,也可以称王于天下。

商鞅的治国治民理念,根本上说,就是不管用什么手段,必须使所有的国民严格听众君王的号令。无论是用智谋、还是用强力,只要做到全体国民行动统一,则必然无敌于天下。

这样的治国理念,所有施政法令,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凝聚到战胜六国、统一天下这个终极目标上,儒家的仁义礼信和道家的清静无为是不予考虑的。

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

这一句也出自《商君书·开塞篇》。字面意思是:

以前的黎民百姓,民风淳朴、人心厚道。现在的黎民百姓,已经变得做事奸诈机巧、做人虚伪多变了。

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商鞅为他用严刑峻法来治理国民,做舆论准备。

事实上这句话也不是没有现实依据。因为到了战国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越积累越多,人的贪心也随之越来越重。原始的分配方式和上古的圣人教化,都不再管用了。

所以,无论什么时代,财富的分配始终决定着人心的变迁。分配公正合理,人心顺畅、生产旺盛、科技发展、社会幸福安康,一切都会蒸蒸日上。分配出了问题,财富过度地集中到少数有权力、有财势的人手里,那就正好相反,不仅人心险恶、生产凋敝、科技停顿,社会也会陷入动荡和战乱之中,一切都会归零甚至倒退。分配,是社会运转的枢纽和核心啊!

民忧则思,思则出度;乐则淫,淫则生佚。

这一句也的字面意思是:

如果以严刑峻法使民众始终处于忧虑和恐惧之中,那么民众做事的时候就会思前想后,有了思前想后,做事就会合乎法度,而不敢做出格的事。如果民众富裕多财,他们就会快乐起来,快乐了就会变得放纵,放纵了就会懒惰而且散漫,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形就不好管理了。

商鞅的政策,是愚民、虐民、弱民、贫民,把民众驯服成机器,全部变成格斗征战的肌肉。他的做法,是除了君王之外,所有人都没有任何特权,都是君王的工具。所以他既得罪了权贵,也得罪了平民,最后落得车裂而死的凄惨下场。

治民能使大邪不生、细过不失,则国治。

字面意思是:

管治民众,如果能做到让他们既不敢生起大的邪念,也不敢犯小的过失,那才算治理到位了,国家的大治也才算成功有效了。

某种程度上说,商鞅的做法有灭绝人性、为求目的不择手段的意味。所以说他的治国策略类似于《葵花宝典》,有“欲求神功,必先自宫”的意思哈。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

这一句出自《商君书·去强篇》。字面意思是:

尽管国家富裕了,也得按照贫穷来治理,这样国家才能越来越富,只有不断地富上加富,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如果国家还很贫穷,却当做富裕来治理,那么国家就会越来越穷,不断地穷上加穷,国家就会很快衰弱下去,亡国也就不远了。

这句话不只是说国家的贫富,暗含的意思,也是真正的意思,是说国家可以越来越富,但民众必须一直贫穷而绝不能富裕起来。这就是他所讲的“国富而贫治”的内在含义。

商鞅总体的意思,就是通过虐待和盘剥民众的财富,而使国家迅速积累起强大的财力,用于战胜敌国。在商鞅理念中,荡平六国,秦国的民众不仅要出身体和生命,还得把个人财富也搭进去。秦兵如狼似虎、秦军无敌于天下,也许秘密就在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