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不是吃补品,养心是养生的根本之道

 栖凤轩2013 2022-05-05 发布于辽宁

前一段时间,一个还比较著名的养生达人,中年早逝,引起不小的轰动,为啥这么讲究养护你的生命,竟然还早亡,那是不是有一些概念得改改?

养生的概念,来自于黄帝内经,完整的应该是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是按四季的不同让人体顺应自然的变化。后面慢慢地养生概括了这四个概念。

但随着逐步的演化,养生慢慢变成了补养,这就逐步脱离了黄帝内经的理论,离养生越来越远,到了近代,逐步变成了西方营养学的附庸。这完全颠覆了养生的初衷。

大家仔细地回味一下,是不是把养生的概念变成了吃各种补品,这已经完全脱离了黄帝内经的原理。黄帝内经是按四季变化给出不同的方式。

也就是说,养生是人和自然的自然和谐过程,世间万物都要随着太阳的规律生存,人不可能脱离这个原则。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里面强调的就是一个律,是人适应自然的一个律,

这个律是一个养成的过程,而不是违心强制的过程,强制的话,心则会违背这个律。

人在自然中生存,难免受自然界的伤害,也即是风寒署湿燥火,而中医处理这些问题,是以自然的规律调整人体这个律,所以,中药有很多是根据观察这个像来确定药的使用方法的。

比如感冒了,风寒进入体内,你需要做的是将身体中的风寒驱赶出去,人就会自然回到原来的律,当你的治疗感冒的方法,改变了你的生活,修养规律的时候,这个治疗就是错误的。

而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起主导作用是你的心,所谓的思想决定行动,怎么让心自然平和地和自然界沟通,互相兼容,这个是最好的调整身体节律的方法。当人体完全可以融入自然的时候,就达到了zui高的养生境界。

回头再看养生达人早亡事件的当事人,其倡导和自己身体力行的所谓养生方式,几乎是每一个点都违背了这个规律。

比如,跑步是好的锻炼身体的行为吗?这个要看你的心是否接受,形式并不重要,任何活动都有利于身体健康,关键在你是否心接受这个活动。

过度节制自己的思想,对身体伤害更大,有的人不吸烟不喝酒,不发火,到处表现得都很符合养生的观点,但是身体却很不好,原因就在于,其表现出来的是表象,而不是他的心所需要的。

很多人都很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你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很多时候为的是博取别人的评价,无形中就好比进入了一个囚笼,因为,你的心是不自由的。

社会有社会公德,人的行为需要符合社会公德,孔子有句话叫,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个是比较高的养生境界。

而达到这一步境界,需要的是平时的修养过程,孔子六十岁达到这个境界。

当逐步进入这个和自然合拍的节律的时候,人生病就会减少,即便生病了,治疗就比较容易康复。

临床上见到的病人,实际上都是违背了这个规律,悲观的,激进的,纠结的。。。 活在这种情绪下的病人,身体很不好恢复,这个特征非常明显。乐观,豁达,平和的。。。这种情绪的病人,即便是重症,但恢复的几率明显高。

你综合观察社会面群体和病人群体的情绪状况,可以明显地得出结论,不仅仅在治疗上是这样,在人生博弈过程中,能够符合自然节律的情绪,其在社会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所谓的格局,无他,也就是一个参透自然规律的过程。所以,养生就是养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