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愈 《雉带箭》 赏析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2-05-05 发布于福建

 《雉带箭》韩愈

此愈佐张仆射于徐从猎而作也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诗名《雉带箭》,“雉”:俗称野鸡。一只带着箭的野鸡。在标题下,韩愈还有一个注:“此愈佐张仆射于徐从猎而作也”,“张仆射ye4”:即“张建封”,中唐名将。韩愈796-799年在“宣武节度使董晋”手下任“观察推官”。799年“董晋”逝世,韩愈随董晋灵柩到达洛阳,二月末抵徐州。同年秋应“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之聘,出任“节度使推官”,试“协律郎”。韩愈是在跟随张建封打猎的时候,写下这首诗的。然而这首诗韩愈是有想法的,因为韩愈随董晋灵柩离开宣武军的时候,宣武军就发生兵变了,韩愈幸免于难,这个事对韩愈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而韩愈此时发现,淮西节度使已不奉王命,大有反叛迹象。韩愈这个判断后来证实是对的,不过是多年以后了。(817年,韩愈作为“行军司马”,陪着宰相“裴度”去平定淮西。)所以,韩愈事实在这个时候写这首《雉带箭》是有警醒“张建封”的涵义的。我们先来看原诗: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字词典故    “原头”:原野田头。“兀wu4”:光秃秃的样子。

赏析    韩愈说:原野田头被围猎的火烧过之后,远远看去,似乎显得有些静悄悄,光秃秃。可是走近一看,就会发现有野鸡在逃窜。它们只是因为害怕将军的猎鹰,冒出来一下,又赶紧隐没到草丛里。

   围猎的火一般是从周边烧出一个范围,把动物往中间赶。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字词典故    “伏”:降伏,使屈服。“盘”:盘旋。

赏析    韩愈说,我们的大将军也看到了,可是他想以巧来降伏众人。只见他骑着马,左右盘旋,手上拿着弯弓,却很珍惜机会,隐忍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赏析    韩愈说,随着一起围猎的众人从四周驱赶过来,眼前的地形渐渐变窄,大家只是驱赶,并不猎杀,一切只等将军表演,于是观看的人多了起来。有一只野鸡惊恐地窜了出来,将军的弓也已经拉满,一根强劲的利箭应声而出,加在了野鸡的身上。

“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字词典故    “决jue2”:本义冲破堤坝。在这里是决然的意思。(《庄子 逍遥游》“蜩tiao2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翎ling2”:鸟翅和尾上的长而硬的羽毛。“镞zu2”:箭头。

赏析    韩愈说,中箭的野鸡并没有立刻倒下,只见它冲向人群,决然飞起百余尺高。终于翎毛为鲜血染红,随着身上那白色贯穿的箭头,倾斜地从空中栽了下来。

    关于“决起”的“决”字,有的翻译是迅速,甚至包括读音,有的认为应该读xue4。“决起”确实典出《庄子 逍遥游》,不过我还是认为尊重字的本义,还是应该读jue2。有得探讨。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字词典故    “军吏”:泛指军中的将帅官佐。“五色”:各种色彩。(《老子》:“五色令人目盲”)“离披”:分散下垂貌;纷纷下落貌。“堕duo4”:掉下来,坠zhui4落。

赏析    韩愈说,将军随之仰天大笑,随身的军吏们齐声庆贺,带着五彩斑斓的羽毛纷飞,那带箭的野鸡坠落在了将军的马前。

    我们前面说过,韩愈写这首诗是有用意的。有很多唐诗的诗名不过是一种事情的交代,而这首诗的诗名却很明确,是一只野鸡带着箭。这如果是韩愈当时起的,那是很有用意的。我们之前提到,韩愈从宣武军那里来,离开后,宣武军发生了兵变。当他来到徐州这里后,又发觉淮西那里形势不对,所以他一直在提醒张建封。这里有一个韩愈与张建封的轶事:

     【“张建封”喜爱击毬qiu2运动,这项运动原是军事演练的方式之一,运动时驾驭骏马,手持球杆,往来驰骋,左右盘旋,颇能展现骑手的勇健和灵活。张建封甚好此道,韩愈却认为击毬会使战马疲劳,发生意外时会伤人。同时,韩愈还发现,“淮西节度使”已不奉王命,大有反叛迹象,就劝张建封不要击毬疲马,要保持马的战斗力,他还写了一首《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呈给张建封,诗中最后两句,直接点题说当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忠臣不可多得,你张仆射的战马,不应跑在击毬场上,应奔驰在战场上杀敌!】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确实可以看出韩愈一直在找机会提醒将军。在本诗中,这只中箭的野鸡竟然还能飞那么高,而且是冲着人来的,只是最后力竭才堕落而死。韩愈可能是想以此来提醒张建封将军不可大意,要防止一些可能反叛人的袭击。然而张建封大韩愈很多岁,是一代名将,镇守徐州十余年了,丝毫没有理睬韩愈的建议。而且他第二年就去世了,而韩愈也随之离开了徐州,回到洛阳。冬季再往长安,第四次参加吏部考试。(关于韩愈的生平,我们整理了一个大事时间表,将放在本诗之后备查。)

    据说宋代苏轼非常喜爱韩愈的这首诗,亲自用大字书写,以为妙绝。评论韩诗的人,也多以这首诗作为韩诗的范例之一。

《雉带箭》韩愈

此愈佐张仆射于徐从猎而作也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长按二维码点击关注看历史赏析。

本文图片为网上搜索。

韩愈生平时间简表:

768年(大历三年):韩愈出生。祖辈为官,父亲“韩仲卿”时任秘书郎。三岁丧父,由兄长“韩会”抚养成人。

777年(大历十二年):“韩会”被贬“韶州刺史”,病逝。韩愈随兄嫂郑氏回“河阳”原籍葬兄,后一起避居江南“宣州”。自念孤儿,从小刻苦读书。

786年(贞元二年):韩愈离开宣城,只身往长安。其间赴“河中府”(即蒲州,今山西永济)投奔族兄“韩弇yan3”,期“河中节度使浑瑊jian3”推荐,无果。

787年(贞元三年)秋:韩愈取得“乡贡”资格再往长安。在长安落第,此时“韩弇”死于非命。得以拜见“北平王马燧”并得到帮助。后曾作《猫相乳》以感其德。

787-789年(贞元三年至五年)间:韩愈三次科举考试失败。789年返回宣城

792年(贞元八年):韩愈第四次进士考试,登“进士第”。

793年(贞元九年):韩愈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失败。兄嫂逝世,返回“河阳”守丧五个月。

794年(贞元十年):再度至长安,第二次“博学宏词科”考试失败。

795年(贞元十一年):第三次“博学宏词科”考试失败。期间三次上书宰相,无回复。同年,离开长安,经“潼关”回到“河阳县”,于是前往东都“洛阳”。

796年(贞元十二年)七月:韩愈受“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得试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出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在任观察推官三年间,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799年(贞元十五年)二月:董晋逝世,韩愈随董晋灵柩离境,(后宣武军兵变,韩愈免祸。)至洛阳,二月末抵徐州。同年秋,应“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之聘,出任“节度使推官”,试“协律郎”。同年冬,被派往长安朝正。

800年(贞元十六年)春:韩愈回徐州,夏季离开徐州,回到洛阳。同年冬,韩愈往长安,第四次吏部考试。

801年(贞元十七年):通过“铨quan2选”。

802年(贞元十八年):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曾告假回到“洛阳”,前往“华山”游玩。

803年(贞元十九年):韩愈晋升“监察御史”。关中大旱,“京兆尹李实”封锁消息,韩愈愤怒之下,上《论天旱人饥状》疏,遭李实等谗害,十二月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804年(贞元二十年)春:韩愈抵达“阳山县”就职。

805年(贞元二十一年)春:韩愈获赦免,于夏秋之间离开阳山县。八月,获授“江陵法曹参军”。

806年(元和元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808年(元和三年):韩愈正式担任“国子博士”。

809年(元和四年)六月十日: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

810年(元和五年):降授“河南县令”。其间,阻止了藩邸的图谋不轨。

811年(元和六年):任“尚书职方员外郎”,回到长安。

812年(元和七年)二月:复任“国子博士”。

813年(元和八年):韩愈自认才学高深,却屡遭贬,创作《进学解》自喻。宰相看后,同情且认为他又史学才识,于是调韩愈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奉命修撰《顺宗实录》。

814年(元和九年)十月:韩愈任“考功郎中”,仍任“史馆修撰”。同年十二月,任“知制诰”。

815年(元和十年)正月:晋升“中书舍人”,此后获赐“绯鱼袋”。不久,因以前任“江陵掾曹”时,与“荆南节度使裴均”及其子“裴锷”的事,被改授“太子右庶子”。

817年(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聘请韩愈任“行军司马”,赐“紫服”佩“金鱼袋”。曾建议裴度派精兵抄小路进击蔡州未被采纳,结果“李愬”同计得手。书信劝服“王承宗”。十二月,淮西平定,回朝因功授职“刑部侍郎”。

818年(元和十三年)四月:尚书左仆射“郑余庆”因谙熟典章,被任命为详定使,对朝廷仪制,吉凶五礼加以修定,韩愈被引为副使,参与修定工作。

819年(元和十四年)正月:宪宗派使者往凤翔迎佛骨,长安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被贬为“潮州刺史”。到任潮阳后,上奏为自己辩白。同年十月量移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

820年(元和十五年)春:抵达袁州。废除袁州奴婢风俗。同年九月,入朝任“国子祭酒”,冬季回到长安

821年(长庆元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

822年(长庆二年)二月:朝廷赦免王廷凑及成德士兵,命韩愈为“宣慰使”,前往“镇州”,智服王廷凑。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823年(长庆三年):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任职不久得罪宦官,改职“兵部侍郎”,穆宗得知事由,再任其为“吏部侍郎”。

824年(长庆四年)八月:韩愈因病告假。同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次年三月,葬于河阳

1078年(元丰元年):宋神宗追封韩愈为“昌黎伯”,并准其从祀孔庙

(简单时间表供韩愈诗歌系列备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