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我们都搞错了

 m175 2022-05-06 发布于黑龙江

一般的说法,儒家是入世,道家是出世。但儒者也有出世的,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是公认的大儒,不也隐居石船山下吗?道家也有入世的,明初的刘伯温,就很有道家色彩。以入世出世来界定是儒家还是道家,并不确切,儒家、道家皆有入世的一面,也皆有出世的一面。孔子周游列国不受待见时,不也生出“欲居九夷”、“欲乘桴浮于海”的想法吗?被视为隐君子的老子,不也是苦口婆心的劝谏统治者,施行他“无为而无不为”的统治术吗?入世还是出世,并非一以贯之的态度,而是与时携行罢了。孔子就认为,如果天下混乱,你出来做官助纣为虐,这是不对的;但天下清平,你不出来做事,也是不对的。

庄子历来被认为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而且常被当做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这实在是巨大的误解。《庄子》中有篇《徐无鬼》,开篇就讲了一个名叫徐无鬼的隐士。但像徐无鬼这样的隐士,真的是我们想像中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吗?我们看看这篇寓言故事。

女商邀请徐无鬼下山见魏武侯。武侯慰问他说:“先生住在山林里面,吃着橡树子,嚼着野菜梗,一定很劳苦,才肯见寡人。”徐无鬼说:“我是来慰问君侯的,君侯有什么可慰问我的呢?如果君侯想满足嗜欲,放纵好恶之情,那么性命的真实就会受损;如果君侯想断绝嗜欲,去除好恶之情,那么耳目的享乐就会受损。我是来慰问你的,君侯有什么可慰劳我的呢?”

身体的享乐与真性的保存只能二者择一,武侯听了徐无鬼的话,怅然若失,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徐无鬼说:“君侯知道吗,我善于相狗。下等的狗捕捉野兽,得饱即止,和猫一样;中等的狗仰首阔步,旁若无人;上等的狗,神情专一,好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我的相狗术又不如我的相马术。马奔跑驰骤时若进若退、若直行若转弯,无不合乎规矩绳墨,这算是国马了。但国马不如天下马。天下马保有天生的才质,望之呆若木鸡,这样的马,奔跑起来超逸绝尘,不知道止于何处。”武侯若有所悟,高兴的笑起来。

徐无鬼出来后,女商说:“我与君王谈论《诗》、《书》、《礼》、《乐》、《金板》、《六弢》,探讨治国之道与用兵之术,有实效的事例不计其数,君侯从来没有开口笑过,先生对君侯说了什么?君侯这么高兴呢?”

徐无鬼说:“我不过说了如何相狗、相马罢了。”女商说:“就是这样吗?”

徐无鬼说:“你听说过越国被流放的人吗?离开家几天后,见到亲朋故交就十分高兴;离开家一个月后,看到曾在家乡见过的人便大喜过望;等到一年之后,看见像是同乡的人就欣喜若狂。这不是离开故人越久,思念越深吗?那些逃到荒野的人,野草把黄鼠狼出没的路径都堵塞了,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听到人走路的脚步声就很高兴,何况有兄弟朋友在身边谈笑呢?很久没有人用真实的话在君侯身边谈笑了呀!”

什么是真实的话呢?在庄子看来,女商等人告诉君侯治国用兵的话就不是真实的话,这是欲望的话。成为一国之雄主的权力欲与征服他国的控制欲是比口鼻的嗜欲更可怕的欲望,魏武侯陷入这样的欲望之中,处于这样的人群之中,始终处于精神的紧张亢奋状态,怎么笑得起来呢?徐无鬼说相狗相马之术,不过是善巧方便说道罢了。最上等的狗和马好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言下之意,最好的人生状态就是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只有如此,才能葆留真性,才能不被外在的功名迷惑,才能役物而不役于物。魏武侯听懂了,好像在他乡遇到了老朋友,听到了真实的话,所以露出了微笑。

有朋友会问,魏武侯不治国的话,天下苍生如何?庄子可能为了回答这个疑问,接着又讲了一个寓言。

黄帝在方明、昌寓、张若、諧朋、昆阍、滑稽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具茨山拜见大隗,来到襄城郊外,七人迷了路,正好遇见一个牧马的童子,就问他知道具茨山吗,知道大隗的住所吗?童子说知道。黄帝说:“小先生真神童,不仅知道具茨山,还知道大隗的住所。我想请教您怎么治理天下。”童子说:“治理天下的人,也只是这样罢了,哪里有什么事呢!我小时候在天地之内遨游。后来患了目眩症,一位长辈教我说:'你可以乘坐太阳车,到襄城郊外去遨游。’现在我的病稍微好些,我又要到天地之外去遨游。治理天下也只是这样罢了,我又有什么事可做呢?”黄帝说:“治理天下,实在不是你的事。虽然如此,还是要请教怎么治理天下。”童子推辞不言。黄帝又再请教。童子说:“治理天下与牧马有什么不同呢!也只是除去对马有害的东西罢了。”黄帝惊为天人,一再叩首拜谢,然后离去。

这个寓言中,大隗以喻大道,黄帝、昌寓、张若、諧朋、昆阍、滑稽等人喻指人类中才智聪明之人,但他们找不到大道。牧马的童子反而知道大道,但黄帝并未问大道,反而问治国的方法,说明黄帝等人所求乃治国之术。牧马的童子先说在天地之内遨游,意喻在人间争功名也,所以犯了目眩的毛病;后说在天地之外遨游,意喻脱离名缰利锁,方得自由自在也。意下之意,治国无它,必先葆留真性,端正自己才能端正他人。黄帝不悟,反复问。牧马的童子说,治国就如牧马,去掉对马有害的东西就行了。

黄帝有如魏武侯,昌寓、张若、諧朋、昆阍、滑稽有如女商,他们不知大道,所以陷入以巧智治国的误区,牧马的童子有如徐无鬼,他告诉黄帝一行,治国不凭巧智,而应无为。何谓无为?就如牧马,只是去除对马有害的东西,而不限制马的自由。治国也是如此,只是去除对百姓有害的东西,而不限制百姓的自由。

徐无鬼的形象是道家隐士的代表形象,他并非不问世事,而是他入世的方法与儒家不一样。儒家有一种改善社会、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他们积极的投身其中,希望能为天下创造一个美好幸福的社会。道家不一样,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运行自有其规则,也没有一个理想的美好社会可寻;个人自有追求个人幸福的自由,为政者去除掉有害于他们自由的东西就可以了,让他们自由的发展,而不应干涉他们的自由。

说道家是出世的,不过是贴在道家身上的标签,道家也是积极入世的,只不过他们抱着无为的观念入世,与儒家积极有为的观念大相径庭。而有为易懂,无为难悟,故世人多重儒家而误解道家,殊为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