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时候对自己的工作现状不满?对枯燥无味的学习感到厌倦?那么,试着想象一下,换一种工作环境,在悠闲的工作状态之中你就能感到幸福了吗?不上网课,睡觉睡到自然醒,打游戏、看电视、刷视频是不是就一定会感到幸福?你想过没有,这种幸福能维持多久? 《幸福的方法》的作者本.沙哈尔告诉我们:幸福与状态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的能力是一种感知力,即对幸福的感知力。 现在,很多人都在丧失这种感知力。比如说,父母给你做好了饭,你觉得难吃;在家上网课你觉得这是束缚;父母唠叨你嫌啰嗦。诸如此类。 本.沙哈尔认为,更幸福不来自于你挣了更多的钱,也不来自于你社会地位得到了更高的提升,甚至不来自于你的身体变得更健康,这些未必都能够给你带来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的来源是你在追求这些东西的同时你还能随时的感受到快乐。 颜回和孔子是感知幸福能力的高手。“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夫子也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颜之乐就在于:无论处于何种处境,对于他们来讲都改变不了内心当中淡定从容的那种来自内在的喜悦的状态,这就是幸福的能力。 1.及时行乐型-----吸毒的人,夜夜笙歌的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属于现在幸福 未来不幸这一类,他们推从及时行乐,而及时行乐的人有一天他需要钱的时候,他需要自己有一个能力的时候,他没有。 2.无助型---据说得了严重抑郁症的朋友基本都是无助型的。无助型的特点就像是他的人生走在一个黑暗的隧道当中,他们很难看到前方有产生乐趣的可能,他们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来,无助。 3.忍辱负重型---就是说我现在不幸但未来要幸福,然而答案其实就是忍辱负重型的人永远都不会幸福,因为任何期望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改变自己幸福状态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而忍辱负重型的人却占大多数,因为我们的教育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个产品。 4.现在幸福,未来也幸福,学会让自己能够感受到此刻打拼的幸福,我们在为未来努力,但是我们在开心的享受这个努力的过程,这才是幸福的方法,我们每时每刻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这在佛教里的方法叫做保持正念,要能够学会享受当下,活在当下,这才是人生智慧所在。 如果大家想从无助型,及时行乐型,忍辱负重型转换出来,最重要的是改变思维方式。 我们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叫溺水型心态,就像永远被押在水池子的那种感觉,憋着一口气;另一种是郊游行的形态,上山是快乐,下山是快乐,当你能够感受到每一步的快乐的时候,你的人生所积攒下来的全是快乐的相册,而不是痛苦的回忆,所以这就是幸福的方法。 高中生活很苦很累,但是我们要享受这个过程,以苦为乐。不要想着过了这三年,考入大学就轻松了。人生中的各个阶段都是不轻松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来。我们转变思维,乐观以对,积极解决问题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