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仲景方剂的时候,不难发现仲景老先生在用附子的过程中不外乎四个字:痛,满,噎,恶风四项。而且用于风寒湿痹的剂量比回阳救逆的剂量大得多(四逆汤附子只用了一枚,通脉四逆汤只用了一大枚,其实四逆和通脉四逆成份都是一样的,通脉四逆比四逆加大了一点附子和干姜的剂量,更好的治疗阳虚阴盛格阳证引起的心衰竭,肾衰竭而己。白术附子汤用了一枚半,甘草附子汤用了二枚,桂枝附子汤用了三枚)。 桂枝附子汤用3枚生附子可以说是重用了,古代的一枚附子在15克到25克之间。主要是用来通阳,温经散寒除痹。 附子桂枝汤从六经辨证来讲都是入少阴(桂枝入少阴心经,附子入少阴肾经),所以通俗的来讲就是调人体的水与火,这也是我们中医人每天干的事,把桂枝作为君药,附子作为臣药,是不是可以调理心脏病呀,而且中焦又用姜甘枣来把枢纽打开,上下自然就勾通了。 这样一解读,附子理中汤也就非常好理解了,干姜就起到中焦脾胃至关重要的作用,水饮上逆,昡晕,拉肚子,呕吐,寒和水是不是一下子就解开了。 仲景的四逆就是来回肾气,理中来补脾气的。 人体有三处火,心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