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邓铁涛岭南用药经验——龙俐叶

 虚竹怀远 2022-05-07 发布于湖北省

查看源图像

龙俐叶

      龙俐叶,又名龙舌叶、龙利叶、龙味叶、牛耳叶,为大戟科守宫木属植物龙桐的干燥叶。味甘、淡,性平,入肺、脾经。功效润肺止咳、化痰平喘、养胃生津,用治肺燥咳嗽、咽痛失音,咳痰黏稠,热病伤津、口干、食欲不振。用于肺燥咳嗽,常配桑白皮、川贝母、南杏仁等同用。

【应用特色】

     一般用龙俐叶煲水喝就有不错的疗效,《岭南釆药录》载其和猪肉煎汤服之,可治痰火咳嗽。岭南地区民间亦习惯用本品和瘦猪肉煲汤饮用治痰火咳嗽。

【验案举例】

      蔡某,男,46岁,马来西亚华侨,住院号116792。患者于1996年起病,由左上肢无力渐发展致全身肌肉进行性萎缩,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医院确诊“肌萎缩侧索硬化”,经利鲁哩治疗1个疗程后,病情加重,遂来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治疗。时症见:全身肌肉萎缩,四肢无力,肌束震颤,吞咽困难,只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饮水反呛,痰多难咯,张口困难,舌缩不能伸,眼屎多,口臭,烦热不渴,大便排解困难只能靠泻药或灌肠,舌淡嫩,苔少,中根腻,脉右手反关,左脉轻取浮弦,沉按弱而无力。体检:体温:36.5宅,脉搏:8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40/80mmHg,被动体位,心肺未见异常,四肢肌力II级,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巴氏征(+),双踝阵挛(+)。实验室检査:血乳酸3.49nmol/L,血钾2.69mmol/L,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肌电图:神经元损害。

      1999年6月26日一诊:辨证属脾肾阳虚夹痰夹瘀。予补中益气汤加减,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20ml/d,配合悬灸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并取黄芪针2ml,交替注射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每次分别取2~4个穴位,中药内服、外洗、灌肠三者结合。

       内服中药方:黄芪60g,党参30g,五爪龙30g,巴戟天12g,桑寄生30g,白术30g,鸡血藤30g,当归头12g,川芎10g,赤芍15g,全蝎10g,僵蚕10g,水蛭10g,地龙10g,柴胡9g,升麻9g,陈皮6g,法半夏12g。

      外洗方:海桐皮12g,细辛3g,吴茱萸15g,生川乌12g,艾叶9g,川断10g,羌活10g,独活10g,荆芥6g,防风10g,当归尾9g,川红花6g,生葱4条,米酒40g,米醋40g。外洗并用药渣浸左上肢。

        灌肠方:五爪龙60g,枳实10g,玄明粉6g。

        服药2剂,眼屎多及饮水反呛止,口臭痰多之症亦减轻,进食量增加,可进食2碗流质。继续上述治疗方案,黄芪渐增60g、90g、120g、150g至180g,温阳药如巴戟天、杜仲、寄生、川断、菟丝子、肉女蓉等交替使用,白术增至60g,虫类化痰化瘀药水蛭、全蝎、螟蚣、土鳖虫、僵蚕等交替使用。

        1999年9月,患者四肢肌力增加,可张大口,微伸舌于外。曾分别于9月24日、10月21日外感,出现鼻流清涕、咳嗽、痰多。辨证为体虚外感,以桂枝汤合止嗽散加五爪龙治愈,未用抗生素及其他中成药。由于并发症处理得当,患者症状改善明显,肌张力由亢进渐减弱,至同年12月可在家人的搀扶下站立5~10分钟。

        2000年11月外感,咳嗽痰多,痰黄色,质黏稠,症状以午后为重。考虑体虚外受风寒,肺有痰热,改方如下:苏叶6g,杷叶12g,紫菟10g,百部10g,橘络10g,川贝母6g,胆南星10g,千层纸10g,龙俐叶12g,五爪龙50g,甘草6g。

        上方服5剂,诸外感症消失,续治疾病之本,用前述温补脾肾之方,考虑此次外感伤阴之征,再加生熟地(各)12g、枸杞子12g、石斛12g,去行气之厚朴,以防伤阴。

         2001年1~6月,患者病情稳定,每餐进食2碗流食。基本中药处方为:黄芪150g,淮山药90g,党参30g,半夏12g,白术20g,巴戟天15g,五爪龙60g,川断15g,柴胡9g,升麻6g,全蝎9g,当归12g,橘络10g。加减药物有僵蚕、全蝎、首乌、水蛭、枸杞子等。患者生存达5年以上。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