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坛才子,无奈被逼成为贰臣,清初诗人吴伟业

 泊木沐 2022-05-08 发布于辽宁省

喜欢看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们,应该都看过《鹿鼎记》。《鹿鼎记》中有一个细节,韦小宝到了云南,被陈圆圆请到尼姑庵听了一首《圆圆曲》。这段故事是金庸杜撰的,不过这首《圆圆曲》的确存在。这首七言歌行体叙事诗的作者就是明末清初著名才子吴伟业,吴伟业和钱谦益、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当时的文人都说,在诗文创作方面,很难摆脱“三大家”的影响力。

吴伟业是江苏人,出生于万历年间。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很小就把他送入私塾学习文化。吴伟业很争气,十几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当时有一个才子叫张溥,他是复社的领袖,很喜欢吴伟业的才华,就把他收入门下成为弟子。张溥就是写《五人墓碑记》的那个人,他一身正气,学养深厚,对吴伟业影响很大。

在崇祯年间,吴伟业参加科举,高中榜眼,被授予翰林编修院的职务。吴伟业一表人才,年少风流,名满京华,有人写诗夸奖此时的吴伟业“年少朱衣马上郎”。崇祯皇帝很看重吴伟业,短短几年他就当上了东宫讲读官、国子监司业。

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吴伟业想要自杀殉国,最终被家人阻拦。家人劝他,“你死了,让你的母亲去依靠何人。殉国固然是大义,但不在老人身前尽孝同样有悖文人道德操守。”就这样,吴伟业投奔了南明朝廷。南明朝廷中有两大奸臣,分别是马士英和阮大铖,吴伟业与这两个人合不来,只能辞官回家。按照吴伟业本来的打算,他就想这样一直隐居下去,以明末遗民自居,保持住自己的名节。

顺治十年的时候,清帝召他入朝为官。如果不去,就是抗旨的大罪,有可能祸及九族。不得已之下,吴伟业入朝为官。这也成了他晚年最大的污点,很多文人都用这件事攻击他。吴伟业很委屈,他写了一篇戏曲传奇叫《秣陵春》,借用历史上南唐旧事,宣泄自己的委屈无奈。《秣陵春》的男主角叫徐适,他是南唐功勋子弟,后来他成为北宋的臣子。吴伟业入仕清朝的苦涩委屈,借用《秣陵春》表露出来。

吴伟业觉得他晚年行为属于“失节”,不可饶恕,他千方百计寻求脱身的机会。顺治十四年,他借口有病,辞官回家。到了康熙十年的时候,吴伟业预感到将要离世。他给家人留下遗言,其中明确提到一点,他下葬的时候要穿僧人的衣服。古人很看重生死,吴伟业要求穿僧服入殓,表明他愧对大明王朝。他觉得自己是“贰臣”,降清是他一辈子无法洗去的污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