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1病机十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我们接着精读病机第十六条: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胕肿、疼酸、惊骇为三个病证。

一、胕肿与火

胕肿即水泛肌肤而为浮肿、肤肿,或为肉如软泥按之陷下而不起,或为皮肤充胀如满气之皮球按之而不下。

病机第四条曾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水热穴论》岐伯也曾讲:“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在《素问·水热穴论》中,肾为至阴,肺为太阴。水肿之胕肿,乃太阴肺、至阴肾和另一阴脏脾三脏相干之病证,胕肿起于水、湿之阴,何以本条病机讲胕肿属于火之阳?

胕肿当有湿肿和热肿之分,否则本条病机必和第四条病机相冲突。

胕肿属火之热证,在《黄帝内经》中必另有起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讲:“热胜则肿。”不同于湿肿,热肿之证,红肿热痛。火气为热,热气和血湿交蒸于于皮肤腠理之间,导致气血壅塞,腐蚀血肉则为疮疡痈肿、脓肿。寒气化热亦可为肿,如《灵枢·痈疽》岐伯讲:“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痈疽之为胕肿,痈浅疽深,痈之深者为疽。

《素问·生气通天论》黄帝讲:“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素问·阴阳别论》岐伯讲:“结阳者,肿四支。”邪火有余而阳结,四肢之肿当为热肿。

《素问·五癃津液别》岐伯讲:“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三焦为少阳相火,少阳三焦热火之气不足,则津液气化不利,故水溢而水胀,此水胀之病机相关于相火之热。

二、疼酸与火

“疼酸”为肌肉关节酸楚不适,热胜则肿,肿则热疼,甚则为热痛。痛为疼之深者。火性热,热胜而疼酸,故疼酸可为热火之证。马莳注曰:“为疼酸,以火实制金,不能平木,故木旺而为火化,故酸疼也。”木味酸化,是以疼“酸”。

三、惊骇与火

“惊骇”相关于心神之君火,君火受扰,神不守舍,发为惊骇,《灵枢·本神》岐伯讲:“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恐惧类于惊骇。

《素问·金匮真言论》岐伯讲:“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肝胆互为表里,胆木化生相火,相火上炎而蒸心,心恶热,心热则惊,甚则为骇,故有“胆小怕事”之说。

心火过盛可为惊骇,同样,厥阴心包火胜亦可为惊骇,叶天士《温热论》开篇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心包即膻中,《素问·灵兰秘典论》岐伯讲:“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灵枢·胀论》岐伯讲:“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心包膻中,心主之宫城失火,殃及心君,心君神明受扰,发为惊骇。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病胕肿疼酸惊骇为病证,病机为热火气胜,病机之触发或为热气郁积皮肤腠理、或为三焦相火气虚、或为少阳胆木化相火炎上扰心神、或为心火过胜,神不守舍、或为温邪逆传心包扰乱心神。

明日继续精读病机第十七条: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