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四大名著中的错误

 杏坛归客 2022-05-10 发布于山东省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名著,以其精彩的故事、深刻的思想以及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顶峰。

我对这四部小说极为喜爱,不知读过多少遍。读得细了,从中找到不少差错,后来查看相关书籍、论文,发现还有其他错漏也被别人指了出来。这里综合起来说一说,作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为了避免歧义,文中举例、引用文字均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版本四大名著。


1

敢问路在何方?

图片

首先是地理知识错误。先说《三国演义》。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脍炙人口,可关羽走的路线却有问题。本来从许都(许昌)去往刘备跟随袁绍所在的滑州(今河南安阳滑县),一路北上即可,这条路一马平川,也无险关要隘。关羽势单力孤,又肩负保护两位嫂嫂重任,居然选择了出许昌沿西北方向经东岭关、洛阳关,再折向东北方向经汜水关、荥阳关最后才到滑州,绕上一个大弯,无缘无故经历一路凶险。

再有,第十七回袁术派出七路大军进攻吕布,直取吕布要地下邳、小沛、徐州(没这座城市,下文另说)的三路没问题,另有两路取琅琊、沂都就不对劲了,两地在下邳、小沛的后方,不突破下邳、小沛防线,计划根本无法实施。而攻取碣石的一路更让人哭笑不得,碣石在咱秦皇岛境内,远离徐州一线,也不是吕布地盘,袁术远袭碣石,实在是莫名其妙。

除了犯“路线错误”以外,作者罗贯中对三国时期一些地理名词同样一知半解。“荆州城”本指荆州州治所在地,赤壁之战后,孙、刘之荆州治于江陵,作者却把荆州城即南郡城江陵(南郡治江陵)当作两座城市来写,由此生出好多错误。比如五十六回,周瑜正在荆州(江陵)城下与守城的赵云对峙,忽听得“关某从江陵杀来,张飞从秭归杀来……”,惊得周瑜“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由此一命呜呼。出现这样匪夷所思的场面,周瑜惊悸而死确实不冤。

书中同样将徐州城(徐州时治下邳)与下邳分别当做两座城市来写。此外第五回中把“虎牢关”和“汜水关”当作两处关隘,“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西,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故称“虎牢”,唐初因避李虎讳改名“汜水关”,二者也是一码事。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距离罗贯中生活的时代千年之遥,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可是《水浒传》创作年代距离故事发生时仅隔200年,里面的地理错误同样存在。

“智取生辰纲”被视作《水浒传》中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篇章,然而这一事件中地理知识是一错再错。生辰纲要从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押解到东京(今河南开封市),杨志等人由北向南直下即可,完全没必要从山东境内强人出没的黄泥冈绕道而行。不过晁盖一伙也高明不到哪儿去,遇到杨志盘问时答曰:“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濠州在今安徽凤阳,从濠州到东京卖点大枣,大老远跑趟山东,物流费用合不上啊。

武松归乡看望哥哥一段,出发地点柴进家在沧州(今河北沧州市),武松家在清河(今河北清河县),阳谷在现今的山东阳谷县,三者的地理关系是沧州在清河的东北面,阳谷在清河的南面,话说武松归家心切,直奔老家清河县就完了,非多跑二三百里来到阳谷,结果不仅打死老虎成就英雄美名,还巧遇乔迁到此的武大郎,这样的佳话确实罕见。

2

八戒道,哥哥不曾读书

图片

现在有些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场面宏大,制作精美,但是老被眼尖的人看出情节“穿越”,并津津乐道之。四大名著里面的“穿越”以及其他方面的历史错误也不少。

《水浒传》第五十一回,“色艺双绝”的白秀英一曲《豫章城双渐赶苏卿》瞬间征服全场观众,然而据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记载,《豫章城双渐赶苏卿》的作者是南宋绍兴年间“唱赚”艺人张五牛,小说中所处时代是北宋徽宗年间,结果出现了白秀英倾情出演“《夏洛特烦恼》之水浒版”的情节。第二十四回西门庆初遇潘金莲,王婆说了一句“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这本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的逸诗,在这里不禁要给穿越的王婆点赞。

《西游记》虽然是神魔小说,由于玄奘的缘故把主要时间点放在唐太宗时代,那就也存在“穿越”问题。第一回“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强调是用楷书写的,楷体最早东汉时期出现,根据小说内容推算,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僧出发取经,五百年前大闹天宫,再上推“三五百年”美猴王出世,寻到水帘洞,可知此时的字体起码应该是篆书,隶书都还没发明呢。第八十二回“姚黄魏紫”的名称也不该出现在唐朝——原指宋朝两种名贵牡丹,五代魏仁溥培育出的命名“魏紫”,宋代姚姓家人培育的命名“姚黄”。第八十七回:“八戒道,哥哥不曾读书,《百家姓》后有一句'上官欧阳’。”——不得不说一句,一般认为,《百家姓》这部书是宋朝人编撰的。

此外,《水浒传》开篇即说:“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然而当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的皇权来自年仅7岁的后周恭帝柴宗训。若是柴荣在世,恐怕赵匡胤没那个胆量公然夺权。这是史实之误。

《三国演义》中,董贵妃本系董承之女(《后汉书·伏皇后纪》),小说误为董承之妹;魏国燕王曹宇系曹操之子(《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小说误为魏文帝曹丕之子。《水浒传》中称英宗为“太祖皇帝的孙”,实际上英宗是太宗皇帝曾孙。这是人物关系之误。

《水浒传》中,团练使为虚衔,任者并不带兵,比如苏轼,而小说里韩滔、彭汜作为团练使都率本州兵马征讨梁山。其他如元朝的差役、令使,明代的总兵、里甲等职位都出现在宋朝。这些属于职官之误。

3
七窍流血武大郎

图片

四大名著中还有不少不合情理的地方,属于常识、逻辑性错误。虽说零碎,不影响情节发展,却也不该。

《水浒传》第四回,鲁达出家拜智真长老为师,被赐予法号名智深。佛家法名也排列字辈,师徒尊卑不相混淆,结果智深、师父智真、师叔智清同为“智”辈——这是弄啥咧?

金翠莲与鲁达同一天逃走,金家父女是清早走的,鲁达是下午走的,相差不过半天,按理说一女子一老人行动迟缓,鲁达单身壮年男子,又因杀了人亡命出逃走得应该更快,可鲁达逃到雁门县时,翠莲已经做了赵员外的外室。闪婚也没这么快吧?

第二十五回潘金莲用砒霜毒死武大郎,大郎先是因为药变苦不吃,吃后七窍流血而亡。砒霜化学名三氧化二砷,无色无味,外观与淀粉相似,服用后绝不会七窍流血。

《西游记》虽然抑道扬佛,但是作者吴承恩的佛教知识却不渊博。比如小说里多次出现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为《多心经》,般若即智慧,波罗蜜多意思是到达彼岸,心指的是心髓、核心,“多”字在梵文中是一种语尾词,如文言文中的“矣”字,简化为“多心经”没有道理。再如第七回如来口宣佛号“南无阿弥佗佛”,如来是佛教始祖,弥勒净土信仰在中国盛行以后,“阿弥陀佛”才成为民间百姓常念的名号。如来佛祖这样宣佛号,就好比某局局长讲话,开口“某科科长教导我们……”

《西游记》八回九回中间的附录写道:“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而第十二回中却写道:“当日对众举出玄奘法师。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请问唐僧到底啥时候出家的?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里唯一一部作者独立创作的,尽管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由于一直没有定稿,还是存在错误的。比如,王熙凤本是贾家媳妇,第十三回贾珍请她帮忙打理丧事,称她为大妹妹,又说:“从小儿大妹妹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照这句话看,好像凤姐幼年就和贾珍十分亲热,这可不合情理。

第十回张友士论秦可卿病情说:“大奶奶这个症候,可是那众位(其他太医)耽搁了,要在初次行经的日期就用药治起来,此时已全愈了。”按说可卿刚生病,初次行经的时候并没病,用的什么药呢?如果说,病因是在那时候起的,如今再治晚了,但那时候还没嫁到贾家来,不应该怪罪其他太医给耽搁了啊。

第三十六回袭人绣肚兜,宝钗走来见了,代绣两三个花瓣。一般来说,刺绣完工后都配上里子,来遮盖反面针脚。书中交待肚兜已是白绫红里,说明正反两面都已完活,再绣已无道理。

4
几多瞌睡虫

图片

和上述错误不一样,四大名著里也存在一些纰漏、疏忽。这些内容和作者学识以及接受知识的局限无关,完全是作者不细心造成的。

《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写“徐晃一刀斩汪昭于马下”,而小说里徐晃一直用大斧;第六十五回写马岱“挺枪跃马,直取张飞”,在书中其他地方,马岱所用兵器是刀。

第二十五回关羽降曹,操曰:“素慕云长忠义,今日幸得相见,足慰平生之望。”照此看,两人尚属初次见面,但是罗贯中忘了,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时二人不仅见过面,而且还说过话呢。

《水浒传》第四回回目:“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实际上赵员外修的是鲁智深耍酒疯砸坏的半山亭子,没修文殊院,而且装修工程也是在大闹之后。

第二十四回潘金莲回答武松年纪时,说自己22岁,随后遇到西门庆时,又说自己“虚度二十三岁”,看来女人的年龄从宋朝起就是秘密。

《西游记》八九回中间附录,唐僧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娶妻生了唐僧发生在贞观十三年,而唐僧被观音选中开始西天取经竟然也是贞观十三年。

第二十一回,“那怪见行者身躯鄙猥,面容羸瘦,不满四尺,笑道:'可怜!可怜!……原来是这般一个骷髅的病鬼!’行者笑道:'……你外公虽是小小的,你若肯照头打一叉柄,就长三尺。’……那怪果打一下来,他把腰躬一躬,足长了三尺,有一丈长短。”——悟空,当年你没好好学数学啊。

《红楼梦》中,第三十二回金钏被王夫人赶出贾府,为何又死在贾府园子里?书中老婆子和贾环的话完全可以证实。

5

把出梁山泊手段来

图片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中响当当角色的四大名著,为何这么多的错误呢?我以为原因不外乎两方面。客观来看,的确有作者学养不够精深的原因。像施耐庵、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改朝换代之际,他俩没有机会安心创作,又没有各种工具书和地图随时翻检,加上引用古籍失误,于是造成《三国演义》《水浒传》两部书中的历史地理错误较多。

举例说明。《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写到袁术长史名“杨大将”,历史上有这人么?查看《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原文是这样的:“(袁)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可见袁术长史本名“杨弘”。罗贯中漏看“弘”字,且断句不当,于是《三国演义》里多出一个人物。

此外,除了《红楼梦》,其他三部小说并不属于原创,都各有所本,《三国志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书便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母本,这类书尽管语言粗浅,错误之处颇多,但对后三部书的创作起到重要影响。再加上元杂剧及说书人口口相传的内容,罗贯中等人采用后尽管改正了大量知识性错误,仍有不少未被发现和辨识,就此因袭下来。拿前面所举“过五关斩六将”的例子来说,早期的《三国志平话》就有“云长千里独行”一节,只是平话作者误以为都城仍在长安,设计的情节是关羽从长安出发一路东行投奔刘备,这样的行程是一条直线,就合理了。罗贯中照单全收,又添加情节设计了五关障碍,后来发现不对,将长安改回许昌,但过五关路线选择的错误仍然保留,给小说留下了遗憾。

再一个从主观上讲,便是作者的创作态度问题了。中国古代文人一向看重诗歌和文章,把它当作安身立命的东西,词、曲尚属小道,小说更视作俚俗了。基于这种观念,古典小说作家大多缺乏严谨的创作认知。

另外,古代小说特别是宋元时演义小说兴起之际,作为一种文体,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发挥才情。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只顾写得高兴写得热闹,为了情节需要甚至随便改动,好比《水浒传》里描写宋江,“酒行数巡,宋江口滑,揎拳裸袖,点点指指,把出梁山泊手段来。”——写到高兴处,哪管是否合情在理,称谓、地理对得上对不上。

《水浒传》第五回鲁智深殴打周通,文中写道:“鲁智深骂声'直娘贼’,连耳根带脖子只一拳,那大王叫一声'作甚么便打老公?’”智深已经破口大骂,周通自然听出来男人的声音,决不会再把他当作刘太公的女儿了。“老公”云云,是沿袭说书传统,以博人一笑,至于是否荒唐,显然作者并不在乎。

不过话说回来,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司各特的历史小说,也因违背史实受到非议。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里还有丹麦国王弟弟将水银一样的药水灌入国王耳中将他毒死的方法呢。现代人自然都知道,因为耳内有鼓膜,药水不能进入体内,从而使全身血液凝结。

如此优秀的古典小说出现这些细节错误,的确令人遗憾。但终归瑕不掩瑜,难掩光芒。四大名著依然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和典范,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精神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