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波送一僧来——兼谈诗僧八指头陀寄禅之死

 药师海印月 2022-05-10 发布于山东省

 洞庭波送一僧来 
  ——兼谈诗僧八指头陀寄禅之死 
  作者:黄曾甫 
  【摘要】50年前负笈岳麓,学诗于李肖呥先生。李师尝曰:“做诗一要灵感,二要苦吟,过去湖南有个和尚,名叫八指头陀,自幼失学,并不知诗,一日与人游岳阳楼,众皆饮酒赋诗,他独澄神跌坐,下视明光,一碧万顷,灵机偶动,忽得'洞庭波送一僧来’之句,众皆惊服,事闻于当时名流,均称其有宿根,力劝其学诗,后下苦功,至忘寝食,果成为闻名海内外之一代诗僧。”……  
  
    50年前负笈岳麓,学诗于李肖呥先生。李师尝曰:“做诗一要灵感,二要苦吟,过去湖南有个和尚,名叫八指头陀,自幼失学,并不知诗,一日与人游岳阳楼,众皆饮酒赋诗,他独澄神跌坐,下视明光,一碧万顷,灵机偶动,忽得'洞庭波送一僧来’之句,众皆惊服,事闻于当时名流,均称其有宿根,力劝其学诗,后下苦功,至忘寝食,果成为闻名海内外之一代诗僧。”

  幼年余又曾见先叔祖澍谷老人旧藏扇面,上书夜过江州七律,中有“云烟到处陡行脚,霜雪欺人欲上头”之句,心颇折之。叔祖告余,此吾家寄禅上人之作也。自此,诗僧印象,至老仍未能忘怀。

  八指头陀,法名敬安,亦字寄禅,人称白梅和尚,三彩和尚。俗家姓黄,名读山,清咸丰元年(1851)出生于湘潭县石潭乡。旧时出版的《历代名人年谱总目》,误刊为咸丰三年(1853)。据其本人所摧《八指头陀诗集》自述,以及其生前自写《冷香塔自序铭》载:“尝祷白衣大士,梦兰而生余,时咸丰(元年)辛亥十二月初三日也。”证之应当可靠。寄禅先世出江右黄山谷之后,初徙茶陵,后迁湘潭,7岁丧母,12岁失怙,孤贫废读,为人牧牛,一日见篱落间白桃花为风雨摧落,感伤身世,投湘阴法华寺,祝发为僧。后赴衡阳岐山仁瑞寺参禅。同治辛未,至巴陵省舅,登岳阳楼,得“洞庭波送一僧来”句,人谓有神助,乃苦吟唐诗,一目成诵。后至长沙鹿山寺参诗僧笠云长老,获教益,诗大进。乃下洞庭,东游吴越,遍历苏杭、常州、宁波、普陀、茅山、太白、天童诸胜,于四明山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自焚二指,并剜臂肉燃灯供佛,自此号“八指头陀”。30岁以后返湘,曾驻饧衡阳、湘阴、长沙之资圣寺、上林寺、大罗汉寺等名刹。光绪丙戌,会王闿运、郭嵩焘、昆焘兄弟等人,开碧湖诗社于长沙北门外开福寺碧浪湖,后又组浩阖诗会于小吴门曾文正公祠。酬唱之作,传遍湖湘。旋下江南,与李梅庵、樊樊山、陈散原、曾重伯、易实甫、吴雁舟、俞恪士等诗坛名宿,结白门佳会。从此,八指头陀诗名遍及大江南北,且远播东瀛四岛。光绪戊申,住持天童寺时,在宁波筹办僧教育会,任会长,在宁波一带,创办僧众小学及民众小学,普及平民教育,为我国佛教办学之首创。辛亥改革之后,各地佛教徒代表群集上海留云寺,筹组中华佛教总会,公推寄禅任首届会长。当时各地有夺僧产、毁佛像之事发生,寄禅受命赴南京谒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请予保护。旋政府北迁,袁世凯当国,壬子(1912)九月,寄禅北上,寓北京法源寺,偕弟子道阶(湖南人)往北洋政府内务部礼俗习,谒杜关司长,根据《中华民国约法》条文规定,要求政府下令各地禁止侵夺寺产,被杜侮辱,愦而辞出,当夕即死于法源寺,终年62岁。北京各界73人发起追悼,闻讯到会者达千人。道阶奉龛南归,葬于天童寺前青龙罔冷香塔苑。

  关于寄禅和尚之死,众说不一。据长沙开福寺戒园和尚所藏手抄件《诗僧八指头陀遗事》所载:“民国以后,湘中法华寺产为宫中所据,上人(寄禅)被推为中国佛教会会长,二年(1912年)入京,请愿发函,与内务部礼俗司司长杜某言语抵牾,杜大怒起,批其颊,上人气愤难宣,归所寓法源寺,一夕愤懑而死。”又据杨度所撰《八指头陀诗集》序言云:“民国元年(1912),忽遇之(寄禅)于京师,游谈半日,夜归宿于法源寺。次晨,寺中方丈道阶法师奔告予曰:师于昨夕涅槃矣。予询病状,乃云无病。”又查台湾商务印书馆《虚云和尚年谱》中载:“辛亥岁冬(1911),予(虚云)与寄禅和尚同到北京,住法源寺。寄公忽病,坐脱,予为料理丧事,扶柩至沪。”又据1984年长沙岳麓书社编印《八指头陀诗文集》中,梅季所编《八指头陀年表》载:“民国元年壬子(1912)……当晚回法源寺,胸膈作痛,示寂。”近又见台湾《湖南文献》关志昌所撰《诗僧八指头陀的故事》云:“民国元年十一月一日,抵达北京,客法源寺,九日(阴历十月初一目)始偕嗣法弟子道阶见内务部礼俗司杜某……断断与杜争辩,杜某语塞,无以对,词色转厉,意在恫云,(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则曰:某(杜)怒,起掴其颊)遂愤而出……是日夜半回法源寺,甫下车,即胸膈作痛,亟就榻,侍者各归寝,十日(十月初二)晨,侍者往视,已作吉祥卧示寂。”

  综合各家所述,寄禅和尚圆寂之时,应为壬子(1912)冬十月,而不是辛亥(1911)冬。虚云年谱所载,当有失误。其次是死的原因,应该足气懑而死,而不是无疾而终。当时佛门子弟慑于权势,畏惹是非,不敢直书其致死经过,或称“无病”,或称“忽病”,最多只称为“胸膈作痛”“示寂”“坐脱”等等,似乎均有难言之隐。我想如果按今日的话来说,肯定是受辱愤气,患脑冲(溢)血而死,这是无可讳言的。再次是寄禅终年应为62岁,而不是61岁。年表中称“僧腊”45年,大约是指其做和尚的岁月。

  八指头陀寄禅一生创作艰辛,作品宏富,据说其诗存稿有1300多首,其作《嚼梅吟》、《白梅诗》、《八指头陀诗集》,清末曾由陈伯严、叶德辉等人,先后为之编印付梓。寄禅圆寂后之七年(1918),湘潭杨度搜集其遗稿,汇刻成《八指头陀诗集》十卷,《诗续集》八卷,《文集》一卷,并为之序,行于世。

  长沙杨树达教授生前曾在《湖南文献汇编》中撰评曰:“敬安虽身在佛门,而心萦家国”。又曰:“盖不惟梵界之奇人,亦文坛之杰士矣”。


来源:湖南文史通讯
日期:1989年1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