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译者|

 置身于宁静 2022-05-12

本文转自:孔夫子旧书网

何兆武先生

译者||唯有思想家才能真正胜任翻译家-何兆武

何兆武

(1921年9月—2021年5月28日)

历史学家、翻译家、清华大学教授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最值得怀念的就是西南联大做学生的那七年了,那是我一生中最惬意的一段好时光。

——何兆武

西南联大最后一片叶

西南联大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是一个辉煌的存在,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大学能够云集那么多的大师、学者,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何兆武在《上学记》中说:“1939至1946年,我在西南联大度过了整整七年,读过四个系,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人生中最惬意、最值得怀念的好时光。”

西南联大一共存在了八年,何兆武有七年在那里学习。何兆武兄弟姐妹一共四人,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包括姐夫、妹夫、妻子都曾在西南联大上学,这足以说明何兆武与西南联大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何兆武最喜欢他翻译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第一句话:“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何兆武从小就在自由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这使他受用了一生。

“自由散漫”的学习之路

何兆武出生于书香家庭。祖父是个秀才,曾在家乡办过新式学堂。父亲毕业于湖南高等实业学堂,这所学校是湖南大学的前身,之后赴南京临时政府供职。后来举家迁到了北京,何兆武就是在北京出生的。何兆武的父母都很开明,很少对他严加管教,这使他在儿时能自由发展,培养起读书的兴趣。

读中学时,何兆武就开始接触梁启超、顾颉刚、艾思奇等人的著作。他认为读书不要设定什么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而享受读书的过程是最重要的,读书不能用功利的标准来衡量。这种读书观影响了他一生。而对学术书的偏爱,也为他种下了翻译学术经典著作的种子。

在西南联大,何兆武读过四个系,其中原因何兆武归结为学校环境的宽松自由。一开始,何兆武学的是土木工程,是因为中学时他看过丰子恺的《西洋建筑讲话》,这使他对建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专业学起来却很枯燥乏味,于是,他便从土木工程系转到了历史系,后又转到哲学系,读研究生时,又转到了外文系。在晚年时,何兆武总对西南联大这种可以自由转系的氛围津津乐道,觉得这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读研究生时,何兆武的导师是赫赫有名的吴宓,吴宓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为“哈佛三杰”。吴宓主张外文系学生不应只满足于掌握西方语言文字,还应了解西洋文化的精神,熟悉西方思想的潮流,并且对中国文学也要有相当的修养和研究。何兆武后来致力于思想史的研究,与吴宓的影响有着一定关系。

何兆武并未留过洋,学习外语完全出于兴趣。在西南联大,图书馆就是何兆武的第二个家,在那里他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由于兴趣所致,何兆武读得如饥似渴,学习效率出奇地高。

人生总结:我只是一个“打杂的”

作为翻译家,何兆武的成就有目共睹,他是中国最早系统引进国外史学理论的翻译家,精通英、法、德、俄四种语言。他能将艰深的学术著作翻译得明白晓畅,这均得益于他深厚的学术底蕴,以及对于这些著作由衷地喜爱。

1949年后,何兆武在北京图书馆当了两年编目员,后又在西北大学师范学院教了四年历史,1956年到了中国社科院当助理研究员。在社科院期间,何兆武开始了西方经典的翻译工作,翻译了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社会契约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上)》《哲学问题》等著作,而这些大多是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翻译的。“文革”开始后,何兆武没有参加任何运动,回家读了两年书,翻译了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和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

2015年4月20日,94岁高龄的何兆武,获得了“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但是何兆武从不以此为荣,总说自己没什么专长,只是一个“打杂的”。清华大学曾给何兆武安排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但是被何兆武拒绝了,他仍旧居住在50平方米的小屋里;学校为他祝寿,但他却逃跑了,说自己没贡献,不够格。

晚年何兆武的生活非常规律,每天晚上10点睡觉,清晨4点起床。一直陪伴他的孙女也出国了,何兆武说:“从今以后,我得习惯一个人的生活。”说这话时,老人还像往常一样,一副乐呵呵的喜眉笑眼的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