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误用青龙汤后就一定用真武汤吗?

 中医知识圈 2022-05-12


许叔微医案:

有个姓京卖绳子的老乡,绰号“京绳子”。他儿子年近三十岁,生病了。刚开始的症状是,身上出微汗,脉弱,怕风吹。

医生误用了麻黄汤给它发汗,结果病人汗出不止,仍然发烧,又出现了心痛,时常惊悸,晚上睡不着觉,胡言乱语,不识人,身上肌肉一阵跳动,手抖。医生又开了镇定心神的风药方子,我再也看不下去了。

我盯着他说:“这个是你用麻黄汤发汗太过造成的。仲景说,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青龙汤,服之则筋 ,此为逆也。”

我又说:“这种情况下,唯独真武汤才能扭转形势。仲景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身 动,振地者,真武汤主之。”

我开了真武汤,病人喝了三剂病就去了八九成了,再用清心丸、竹叶汤善后,几天后病完全好了。

原文:

乡里市人姓京.绳为业.谓之京绳子.其子年近三十.初得病.身微汗.脉弱.恶风.者误以麻黄汤汗之.汗遂不止.发热.心痛.多惊悸.夜间不得眠卧.谵语.不识人.筋 振动摇.者以镇心惊风药治之.予视之曰.强汗之过也.仲景云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青龙汤.服之则筋肉 .此为逆也.惟真武汤可收之.仲景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身 动.振地者.真武汤主之.予三投而大病除.次以清心丸竹叶汤解余毒.数日

 

第一、许叔微的结论哪里出来的?

许叔微引用的条文是宋本伤寒论中的38条和82条,我们先来看38条大青龙汤证: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逆,筋肉瞤,此为逆也。

38条的最后部分说了大青龙汤的禁忌,并且描述了误用大青龙汤后的症状:“逆,筋肉瞤”,翻译过来就是手足冷,肌肉跳动。

条文中并没有给出治疗误用大青龙后的方子,怎么到了许叔微这里,就知道用真武汤了呢?用真武汤有没有道理呢?

有的,来看下82条真武汤条文: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头,身瞤动,振地者,真武汤主之。

注意“身瞤动”和“筋肉瞤”,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都指的是身上肌肉跳动。按随证治之的原则,既然误用大青龙后出现了肌肉跳动的症状,那么可以治肌肉跳动的真武汤就会有效,而且,真武汤有附子可以治手足冷。

那么具体在这个医案中,许叔微用的对不对呢?

当然不对。

第二、这个病人应该用啥方子?

再看下病人发汗后的症状:汗遂不止,发热,心痛,多惊悸,夜间不得眠卧,谵语,不识人,筋 ,振振动摇。

这病人并没有手足冷,除了“筋肉瞤”外还有心痛,惊吓,谵语,汗出,手抖。完全不是真武汤证啊,许叔微怎么就用了真武汤了呢?

真不知道许叔微是哪个白痴教出来的,还是看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书,以为桂枝汤证误用麻黄发汗过多必然就要用真武汤,和上篇一样,以为月经来的时候得病了必然要用小柴胡汤。

懂不懂啥叫做随证治之啊?来看条文107条: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手抖肉颤是茯苓证,心痛和汗出桂枝证,惊吓是龙骨牡蛎证,谵语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

这么对症的方视而不见,呵呵,伤寒90论误导一大批身后的名医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