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持续性头颈痛可能是枕神经受压

 疼痛康复研究 2022-05-12

持续性头颈痛(UHNP)是头痛中常见的现象,UHNP通常表现为持续的轻度不适,通常被描述为颈部后部和枕下间隙的“紧绷”或“压迫”,更强烈的疼痛会辐射到头顶、太阳穴和前额,可见于许多定义明确的头痛类型。

由于疼痛患者通常对颈部轻微但持续的不适不太敏感,并对剧烈头部疼痛的天数有更高的关注度,存在干扰观察或报告疼痛的情况,确定UHNP还需要反复向患者进行仔细询问。

可能引起的头痛

UHNP患者可能包括慢性偏头痛、慢性紧张型头痛、新发每日持续性头痛和颈源性头痛。

国际头痛病分类(ICHD)将UHNP分为下面几类,包括慢性偏头痛(CM)、慢性紧张型头痛(CTTH)、新的每日持续性头痛(NDPH)和连续性偏头痛(HC)。但是,实际上许多患有持续性头颈痛的患者并不一定符合上述情况的标准。

UHNP的关键是颈部受累。颈痛常见于颈总动脉瘤和偏头痛,慢性颈痛这些患者是最痛苦的,身体活动和心理健康率最低,并且有更高的感知压力,此外,颈部疼痛的出现与头痛频率的增加有关。

引起头痛的因素

导致UHNP的原因可能是颈后肌及其枕嵴筋膜附着物压迫枕小神经和枕大神经,并伴有局部神经周围炎症。

由此产生的疼痛通常发生在枕下和枕部,通过颅外神经和颅内神经之间的解剖连接,可能会向头部的三叉神经支配区辐射。

偏头痛样的畏光和恶心症状可能会伴随额叶放射而出现。枕部痛觉异常是常见的,颈部肌肉痉挛也是如此。另外需要注意UHNP患者通常会遇到颈部活动范围减小和疼痛加重的情况

持续性头颈痛的起源机制


颅外源性头痛

研究发现具有感觉和疼痛功能的神经分支会从硬脑膜发出,穿过颅骨并驻留在骨膜中。这些颅骨交叉神经的来源是三叉神经的上下颌支。

通过对三叉神经的示踪剂试验发现,这些神经的分支也通过导骨管离开颅骨,不仅支配骨膜,还支配颞肌和上颈部肌肉的深层。

研究还发现来自C2-3背根神经节的神经纤维穿过颈后肌,穿过颅骨,支配后颅窝硬脑膜。

图为对后硬脑膜(颅内成分)C2 DRG外周轴突的顺行追踪。

通过这些研究发现,头部或颈部的颅外触发同样可以激活颅内脑膜伤害感受器,不仅会引起头痛,还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从而引起偏头痛样症状,包括畏光和恶心。这也是为什么针对偏头痛等症状集中治疗无效的原因。


枕大神经的解剖

枕大神经(greater occipital nerve)是第2颈神经后支(内侧支)。第2颈神经后支粗大,于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之间,经头下斜肌下方穿出,分为较小的外侧支和较大的内侧支 。

内侧支即枕大神经,先斜向后内上,穿过头半棘肌,斜向外上,神经干与后正中线的夹角为40°,在斜方肌腱膜深面潜行2.4cm后,穿出该肌腱膜及项部深筋膜至皮下。分成数支,与枕动静脉的分支伴行,分布于上项线至颅顶部的皮肤。

枕神经在头痛中的作用

另一种对颅外潜在疼痛源的治疗方法是通过颈后肌对枕大神经(GON)进行治疗。

斜方肌、头半棘肌等压迫枕神经引起的头痛会在此引起炎症,在周围神经受压部位有局部炎症和远端炎症,在神经受压部位发现神经周围增厚、脱髓鞘、轴突变性,以及不同程度的神经内和外膜炎症,炎症程度与轴突损伤程度相关。

枕大神经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部位受到卡压引起头疼,

包括:

  • 头上下斜肌与头半棘肌之间;

  • 头半棘肌入口;

  • 头半棘肌出口;

  • 斜方肌入口;

  • 斜方肌出口;

  • 枕嵴斜方肌筋膜插入处;

  • 颅底上方神经远端的枕动脉。

枕小神经(LON)可被胸锁乳突肌的筋膜附着物、枕动脉分支和筋膜带压迫。

枕神经卡压是UHNP的病因之一

当神经刺穿颈后肌结构和枕嵴的筋膜附着物时,会发生GONs和LONs的解剖性卡压。虽然神经在肌肉中的解剖定位似乎是胚胎性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轴突压迫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系统的缺血,会导致随后的炎症会发展,并且可能会因其他因素而加剧,例如直接打击或对枕部的强烈压力,或者是神经拉伤。

进行性炎症与周围肌肉的炎性组织积聚直接压迫神经和周围肌肉痉挛相结合会导致颈部和枕部持续性疼痛,也可能辐射到枕神经的更远的顶点或太阳穴分布。

还可能出现包括枕部痛觉异常、颈部和斜方肌疼痛和痉挛的共病症状。而颈椎屈曲或头部转动等,斜方肌和其他颈部肌肉参与的活动还会加重疼痛。

来自颅外的疼痛信号可以通过三叉神经的分支在颅内传播,这些神经分支穿过颅骨,或通过上颈神经纤维经颅内传播。这会激活颅内脑膜伤害感受器,导致额叶放射痛,在枕小神经受压的太阳穴,以及顶骨、额头和眶后位置引起更大的枕神经压迫;这种伤害性刺激也是导致偏头痛样畏光和恶心症状的原因。

枕神经痛和枕神经压迫的鉴别

枕神经痛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中的任意两个特征的疼痛:

  • 反复持续数秒到数分钟的突发性发作;

  • 疼痛强度为重度;

  • 射击痛、刺痛或锐痛。

但是需要注意,枕上压迫的临床表现与枕神经痛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一些重要差异。

共同点

  • 痛觉超敏;

  • 触诊神经或枕下间隙软组织时的触痛。

不同点

  • 疼痛的特征:大多数有压迫感的患者主诉他们的主要疼痛症状是紧绷和压力感,而不是刺痛和剧痛;

  • 持续时间:症状的持续时间通常持续在压迫状态,而不是枕神经痛所需的阵发性发作;

  • 与枕神经痛诊断所需的严重程度相反:压迫时的疼痛强度通常不严重,在一天里,疼痛程度可能是轻度到中度疼痛。

慢性头痛虽然致命,但是久而久之,对人的身体也是极大的负担。近年来对慢性头痛的研究也逐渐向外周发展,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外周甚至颅外定点来治疗头痛。

枕神经受压只是慢性头痛的一个病因,通过对枕神经的处理能对缓解慢性头痛引出一个新的思路,另外对枕神经进行处理还能产生额外的改善,例如通过减少枕部疼痛来改善睡眠等。

Want to know more?

想要了解更多?

汇总!盘点12对颅神经

头痛脖子痛除了斜方肌,这个地方也需要你的注意

最全!脊神经系统汇总

第111个国际护士节,向所有医护,致敬!!!感谢您们的守护。

课程指南

本次系列课程共26讲

原价399,限时特价99

支持试听,永久复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