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瓷历史文化(68):磁州窑—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窑㈣磁州窑成就①

 眉州闲人688 2022-05-12
文章图片2

磁州窑作为著名的民窑,对中外陶瓷历史的影响之大,与中国北方民间生活及民间艺术文化联系之密切,是中国陶瓷历史长河中绝无仅有的,不讲磁州窑,不足以彻底讲清楚中国陶瓷文化。那为什么现在才讲?因为没有铺垫讲不好。

长期以来,磁州窑虽蓬勃发展、生机勃勃、老百姓喜闻乐见,但作为一个纯粹的北方民窑,其产品不被贵族、士大夫阶层重视,不被历朝历代收藏界青睐,甚至很少被文献所提及。即使被提及,也是带着有色眼镜,贬多褒少、极不公允。所以讲磁州窑没有很好的铺垫是很突兀的、很难讲清楚的。

在讲完越窑、邢窑、汝窑、钧窑、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建窑等历史名窑之后,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现在,我就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磁州窑,给大家作一个交代。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磁州窑的成就

(上)

前面提到过,历史上磁州窑的文献记载很少,即便有也大多评价不公、认识不清。事实上,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历史长河中成就巨大、影响深远——

磁州窑成就之一——扎根民间为百姓,得以致远

根据现有的考古证据证实,磁州窑是我国所有古代瓷窑中,生命力最顽强、延续时间最长的瓷窑之一,至今还窑火不断,什么原因?很多专家、学者总结有诸多原因。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磁州窑作为纯粹的民窑,自初创以来,就一直扎根民间以服务当地、服务百姓为主,并持续保持这一定位。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宋代 磁州窑黑剔花缠枝牡丹纹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很多收藏界人士,总喜欢动辄给一些窑口冠以“官窑”头衔,或者总想找些蛛丝马迹来跟官窑扯上关系,如邢窑、定窑、汝窑等等,其用意是什么?始作俑者的目的不外乎为提升手中藏品的市场价值,是铜臭味在作怪,而跟风者大多源于不加考证的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在之前的文章,对此有过讲述。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北宋 磁州窑白地褐彩梅花点纹长颈瓶 高21.4、口径8.9、腹径12.8、底径7.1cm 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藏

事实上,瓷器自诞生起,在生活用器方面,主要以仿青铜器、金银器为主,初期的质量还相当粗糙,并不为上层社会尤其皇族器重并首先使用,除明器外其主要使用人群是中下层人士或民间百姓。一些瓷窑随着制作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逐渐为上层社会所青睐,有些开始有“贡御”,如邢窑、定窑、越窑、建窑等。有些瓷窑,因为有特殊需要由朝廷亲自建立,如南宋官窑、景德镇御窑等。而磁州窑,在1000余年的烧制历史中,仅仅在明朝有过短暂的贡御记录,除此之外,和朝廷并无密切关联,即使有一些官府使用磁州窑瓷器也无外乎正常贸易所得。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北宋 磁州窑白地黑剔花熊戏纹叶形枕 面宽33cm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磁州窑这种服务当地、服务市场的纯民窑风格,使它与统治阶层保持着一定距离。这样做的好处有两方面,一是避免因朝代更迭、政权倾覆带来的大起大落甚至毁灭风险,如越窑、汝窑等;二是避免因受皇权的盘剥、压迫而影响瓷窑的发展和运转。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北宋 磁州窑白地黑剔花钱纹深腹钵 高15.2cm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当年越窑因受南方割据的吴越钱氏政权指派,大量生产进贡中央朝廷的“秘色瓷”而进入鼎盛时期。但自从钱氏政权归顺中央之后便失去了这块最重要的需求,由盛而衰,一蹶不振。而河南汝州清凉寺汝窑,因宋徽宗青睐,不惜成本“玛瑙为油”提升品质,产品都要供皇帝挑选,皇帝挑剩下的才准予市场出售。与朝廷关系如此密切的汝窑,自然难逃给朝廷“殉葬”的命运,当北宋被金攻灭,汝窑也很快衰亡。作为中国瓷器的巅峰——汝窑,前后只烧制了区区20余年的时间。南宋官窑也一样,南宋灭亡后南宋官窑自然也随之消失。所以,攀附权贵是有巨大风险和代价的,在中国陶瓷历史长河中,凡是与皇权走得很近的瓷窑,其曲折起伏都比较大,难以维持久远。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元代 磁州窑白釉“急”字碗 高4、口径16.2、底径6.5cm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那么,作为瓷窑来说,真像收藏人士那样认为的都喜欢攀附朝廷吗?我看未必。前面讲过,根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期间,朝廷曾向磁州窑订购过一万多件大坛子和大酒缸,这也是收藏家人士津津乐道的“经历”。

且不说同时期朝廷向景德镇窑订购的瓷器量是四十四万件,单说磁州窑这点“贡御”就已经引起磁州人的反感。据记载,因为给朝廷这点“纳罐贡”已经成为当地瓷民的一个严重负担,也是瓷窑的灾难,所以明朝的磁州知州任塾记载“磁州有三害:徒马、嘈粮、磁罐”!另外,我在《中国陶瓷文化略谈之十一:明代——瓷都景德镇》中讲过,明代景德镇御窑窑工因难以忍受朝廷对瓷品“百里挑一”的苛刻标准以及残酷管理和盘剥压榨,十万窑民生活难以为继,被迫奋起反抗,爆发过多次武装暴动。

可见,对于瓷窑来说,成为“贡御”、“官窑”、“御窑”未必就是件好事儿。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清 《光绪重修广平府志》卷十八 磁州物产(据康熙四十二年版本修订)

磁州窑始终扎根民间,坚持服务百姓,其产品种类繁多、装饰风格丰富多彩、装饰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所以磁州窑赢得民间百姓的好评,不仅销量巨大而且影响深远。服务百姓并不等于产品粗制滥造。事实上,磁州窑经过广泛学习、博采众长、精心制作,精品也不断涌现。正因为如此,王佐在增补曹昭所著《格古要论》一书时把磁州窑描述修改为:“古磁器 出河南彰德府磁州,好者与定相似但无泪痕,亦有划花绣花,素者价高于定器,新者不足论也”。也正因为如此,在明代磁州窑有向朝廷进贡大磁罐的经历。而根据清朝《磁州志》载:磁州窑在“彭城镇烧造缸、盆、碗、炉,诸种,有黄、绿、翠、白、黑各色,质厚而粗,只可供肆店庄农之用”,清楚说明,磁州窑始终没有改变将民间百姓作为服务对象。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元代 磁州窑白地褐彩孔雀舞牡丹纹大罐 高24.5、口径16.9、底径11.7cm 日本东京松冈美术馆藏

磁州窑所在地区——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无论朝代皇权如何更迭,中华民族在此生生不息,历史的车轮在此滚滚向前。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具——瓷器,会随着社会一起向前发展。长期以来,磁州窑就是这样,依附在中国北方大地上,低调前行。正是这种低调,才让磁州窑得以躲过一个又一个因朝代更迭而带来的毁灭性灾难,也正是这种低调,让磁州窑在上流社会、士大夫阶层,长期不被关注、重视,甚至文字记载踪迹难寻。所以,磁州窑的一大成就,就是用他的发展经历告诉世界,只有准确的战略定位——服务市场和老百姓,才能让自己走得最远、笑到最后。

文章图片20

磁州窑成就之二——就地取材成本低,覆盖民间

与几大宋代名窑珍贵庄重、深得皇亲国戚及贵族士大夫阶层青睐形成鲜明对照,磁州窑不为上层社会所关注,宋、金、元文献对磁州窑鲜有记载,但老百姓却是口口相传、誉满天下,以至于在广袤的北方民间,老百姓只要看到瓷器,都认为是磁州生产的。把所有瓷器都称为“磁器”的,都因此而来。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元代 白地褐彩行书“大都春”四系瓶 高27.5、口径4、底径8.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我国陶瓷发展历史长河中,不论窑口、不论类型,把瓷器都称作“磁器”可不是一个偶然错误或小众的称谓,而是一个经历时间非常长、接受范围非常广、影响非常深远的称谓,包括史书、文献、歌词诗赋里都存在。

在元代之前,各种历史文献中,瓷器的称谓有陶、瓦、瓯、瓷等,偶尔有叫磁器的也是有专指“磁州器物”之特称。但是到元朝,出现把所有磁器都称作“磁器”的现象,如元朝廷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磁局”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此时景德镇地区把瓷器就叫做磁器。日本到现在,依然把瓷器都称作磁器。

从前文分析可知,金、元时期是磁州窑的鼎盛时期,此时的磁州窑不仅水平达到顶峰,而且产能也获得巨大提升,元代是产量最大的时期。磁州窑在此时流传十分广泛,多个贸易港口、多艘海底沉船遗址发掘、多处瓷器窖藏考古等都显示磁州窑瓷器是当时民间和中外贸易流通中的活跃商品,也充分说明磁州窑广受市场欢迎,且需求量大。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元代 白地褐彩行书“焦家用”四系瓶 高29.4、口径10.6、底径4.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那么,磁州窑为什么这么受市场欢迎呢?磁州窑之所以需求量大,广受市场欢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主要有两大原因。

文章图片25

北宋 黑釉六曲素胎纪年盘 高3.5、口径17.8、底径6.4cm 楷书“元祐四年,五月戊辰,李贵刊造”(公元1089年) 日本大阪东洋陶磁美术馆藏

文章图片26

一是就地取材,成本低价格低廉,民间百姓消费得起。其实,磁州地区的瓷土主要是青土、缸土,资源非常丰富,但品质不高,含铁量非常高,瓷胎多呈灰色或灰褐色,并不适合制作白瓷。但磁州窑工却创造性地以低劣原料外加少量白化妆土,粗料细作,生产出了化妆白瓷。这样做的好处是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满足整个社会的普通生活需求。还有使用当地易于开采的丰富的浅层煤炭做原料,也非常有利于降低成本。

文章图片27

金代 磁州窑红绿彩持莲童子立像 高30.8、底宽8.2cm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文章图片28

二是产品品种十分贴近当地社会百姓的生活需要。磁州窑产品主要以瓶、盆、罐、坛、碗、盘、枕、盒、水注、香炉、唾盂、盏托和各式玩具、佛像等为主,有典型的民众实用型特点,都是老百姓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大量的盛酒坛子还显示着当地民间浓郁的生活气息。

文章图片29

北宋 白釉墨书“宣和二年”款大盆 高7.9、口径25.2、底径16cm 日本大阪和泉市久保纪念美术馆藏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因此,磁州窑器物作为民间生活必需品,如果民间百姓消费得起,那么它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传播也是十分广泛的。

文章图片32

磁州窑成就之三——广泛巧用化妆土,独具特色

磁州窑由于瓷土原料比较劣质,瓷胎灰色或灰褐色,难以制作成像样的白瓷。为弥补这个缺陷,磁州窑窑工使用一种白色化妆土将瓷胎掩盖——化妆白瓷诞生。化妆白瓷往往显得十分恬静、高雅,日本业界把它叫做“白无地”。化妆白瓷的大致工艺是,待青坯干燥到一定程度时,或浇、或蘸、或浸、或涂,在器物外表施上一定厚度的、经过精心调配的化妆土浆液,工艺方式及厚度会根据器物不同要求进行调整,待干燥后再在外面罩上白色透明釉,最后入窑烧制。

文章图片33

磁州窑白地划花装饰工艺流程示意图 摘自叶喆民主编、马忠理副主编《中国磁州窑(上)》

然而,聪明的窑工没有停步于掩盖坯胎的瑕疵,而是在此基础上,利用坯胎的深色和化妆土白色的反差,待化妆土干燥但未变硬之前,对化妆土进行刻花,露出深胎色,或者直接在干透的白胎上用毛笔绘画,形成装饰图案,创造出磁州窑独具特色的装饰——白地黑花装饰。

文章图片34

隋代 白地黑花武士瓷俑 高71cm 1959年河南省安阳张盛墓(隋代)出土 河南省博物院藏

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到底诞生于哪一个具体窑口,尚不得而知。目前发现最早的白地黑花瓷器,是1959年,河南省安阳豫北纱厂附近发掘的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张盛墓出土的白地黑花武士瓷俑。

文章图片35

磁州窑化妆白瓷装饰分类表 摘自《中国磁州窑(上)》

这种巧用化妆土装饰的“白地黑花”技术,犹如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具有自然、随意的韵味,深得民间百姓喜爱,更是让磁州窑窑工们“脑洞大开”,由此一发而不可收,创造出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成为磁州窑的主要特色,如上表。磁州窑的装饰技法细分起来有百种之多,这在中国陶瓷历史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些装饰技法多成熟于北宋—金这段磁州窑辉煌时期。学者们按工艺差别把磁州窑装饰技法划分为化妆白瓷、黑釉瓷、低温釉陶、其他装饰等四个系列,而最重要、最具特征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化妆白瓷装饰系列。

文章图片36

磁州窑白釉黑剔花工艺流程示意图 摘自《中国磁州窑(上)》

文章图片37

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绘画瓷枕制作示意图 摘自《中国磁州窑(上)》

白化妆土技法既是磁州窑的特色,也遍及于我国北方许多民窑,显示以磁州窑为代表的北方民窑生产群共同的工艺特征。众多国外学者给予磁州窑白化妆土技术以很高评价,日本素木洋一认为“磁州窑的白化妆土是最有名的”,内藤匡更是赞誉道:“没有这种白化妆土,就不会产生磁州窑”。

文章图片38

金代 磁州窑白地黑花划缠枝牡丹荷雁纹梅瓶 口径5.4、底径11.7、高54cm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藏

文章图片39

磁州窑的装饰工艺技法比较自由灵活,方式多种多样,要完全准确的进行归类总结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很多研究人员将磁州窑的装饰工艺技法大体归纳为划花、刻花、剔花、印塑、绘画及彩釉六大类,每一种技法也方式灵活多样。比如划花,有使用单片的竹、木兽角进行划花的,也有用篦形器联排划花的,有施用化妆土之前在素胎上划花的,也有在施用化妆土之后划花的,每一种方式制成的器物,其风格和韵味都大不相同。

文章图片40

元代 磁州窑白地褐彩草书“风花雪月”四系扁壶 高26.6、口径5、底径20.6cm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这次就简单讲到这里。后续请看下一集:五、磁州窑成就(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