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型反酸烧心、胃灼热嘈杂应该如何诊治

 中医陈孝和 2022-05-12

继续讲反酸烧心。 

先来看两个医案。

案1:李某,男,33岁。主诉2个多月来胃院部嘈杂隐痛,口苦粘腻,呕恶纳少,咽干欲饮,剑突下灼热隐痛频发,大便不爽,小便黄少,进食辛辣肥腻食物会加重症状,舌薄黄微腻、质红,脉弦滑小数。胃镜检查提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药用:败酱草40g,蒲公英20g,清半夏15g,枳实15g,每日1剂,水煎服。服7剂诸症减轻,纳食增加,灼痛发作次数减少。即以上方再进16剂,诸症消失。上方去半夏,加当归15g,间断服药1个月,并配合饮食调理,诸症悉除,随访2年未复发。

案2:黄某,女,42岁。胸闷暖气、干咳无痰,胸骨后正中灼热难耐,常有嘈杂泛酸、口苦咽干,大便或秘或溏,失眠眩晕,已近半年,加重2周。刻下舌苔薄黄、质淡红,脉弦细。胃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

药用:败酱草30g,郁金15g,茯苓15g,白花蛇舌草20g,紫苏梗9g,大黄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症状略减,再加败酱草至40g,服16剂,诸症消失。继以上方或加山药健脾,或加鸡内金消导,或增佩兰芳化,间断服药1个月巩固疗效。1年后追访,未见复发。

这种热证明显的反酸嗳气是最常见的。患者往往饮食不规律,吃的过饱,过于油腻,胃肠负担加重,胃功能暂时下降,属于一时的功能病变。

病史都不会太长,改变饮食习惯症状会明显缓解。以胃灼热嘈杂、嗳气反酸为主证,舌苔黄腻,口气重,口干苦明显,一般不伴有全身症状。

按中医上来说,湿热郁滞于中焦,则胃热嘈杂;随气上逆,则吞酸作矣。

湿热是怎么来的?胃酸分泌减少以后,口腔和大肠里的细菌在胃里定植,胃里的食物发酵腐败则产酸产气产热。再加上饮食偏油腻,高蛋白、高脂肪居多,那么产气会少,产酸和毒素更多。所以患者腹胀并不是很明显,但胃灼热反酸严重。

碳水化合物发酵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是导致腹胀和肠鸣的重要原因,所以腹胀肠鸣、嗳气矢气严重的人,饮食上要减少主食和高糖分食物。

在治疗上就要双管齐下,第一是促进胃酸分泌;第二是抗菌抑菌。

中医上常用的清热滋阴药,大多数都有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比如沙参、麦冬、天花粉、石斛、地黄等等。

败酱草也有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之前讲的时候提到败酱草能用于治疗失眠,其实就是能调节植物神经,抑制交感神经亢奋,而交感神经亢奋会导致胃酸分泌减少。

另外就是用到抗菌药,黄连、黄芩、败酱草、夏枯草、大黄、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金银花这些清热药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胃酸分泌增多了,胃里的细菌减少了,食物进到胃里就不会再发酵腐败,也就不再产酸产气,症状就会缓解。

但药物并不解决根本问题,关键还是要改变饮食习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