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30年数据显示:趁早关注体重变化,或延缓肾病、心脏病发生

 老头齐子双 2022-05-13
心血管疾病(CVD)已成为全球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也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策略需要及早识别高风险人群,并对这些人群进行早期干预,从而更好地减轻心血管疾病带来的负担。
蛋白尿是血管功能障碍的标志,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病(CKD)的发生风险相关。蛋白尿可比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更早出现,在血压和血糖正常的年轻成年人中,有近70%可出现蛋白尿。因此,尽早发现蛋白尿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近日,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旗下eClinicalMedicine发表一项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早期高增长身体质量指数(BMI)轨迹与中年期较高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和蛋白尿发生率独立相关,此相关性在男性中更为显著,提示早期识别BMI变化趋势有助于预测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病的发病风险。
研究者指出,深入研究儿童期BMI和BMI轨迹(从童年到中年)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对早期有效预测血管功能障碍、延缓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分析基于“汉中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研究队列”中的数据,旨在识别BMI轨迹30年内的变化情况,并评估其与中年蛋白尿的关系。
汉中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研究于1987年3月10日至2017年6月3日期间,共招募了4623例6岁~18岁的受试者,在30年期间共有1825例受试者参与了6次随访。研究以患者组为单位进行建模,在纵向分析中识别不同的BMI发展轨迹。蛋白尿的定义为尿白蛋白与肌酐之比(uACR)≥30 mg/g。
分析结果发现:受试者儿童期至中年期存在三种不同的BMI发展轨迹:低速增长(n=671,36.8%),中等速度增长(n=940,51.5%)及高速增长(n=214,11.7%)。从低增长组到高增长组,受试者的uACR呈现出线性增加态势。三组人群的uACR水平分别为7.5(5.0~12.6)、8.8(5.7~15.4)和13.8(7.0~28.0)。共有201例受试者出现蛋白尿,发病率为11.0%,低速增长组到高速增长组中发生率分别为6.7%、11.4%和22.9%。
多变量模型(充分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婚姻状况、收缩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与低速增长组相比,高速增长组中年蛋白尿风险是前者2.13倍(优势比[OR] 2.13,95%CI: 1.26-3.61)。
男性受试者儿童期至中年期的BMI指数比女性受试者的BMI指数呈现更快程度的增长。在BMI高速增长组中,男性与女性的未调整OR分别为5.08(2.76-9.37)和3.45(1.78-6.69)。此外,充分调整相关因素后的分析结果表明,BMI高速增长与成年蛋白尿的相关性在男性中仍显著存在。
分析结果表明,BMI的发展轨迹与uACR水平以及成年蛋白尿的发生风险呈显著相关性,儿童期BMI越高的人群,成年后uACR水平越高,蛋白尿的发生风险也更高。
本次研究提示,未来我们有必要尽早对BMI较高以及肥胖人群进行纵向随访和持续筛查,早期BMI管理将有助于延缓成年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进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