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佑子:那顿烩莱

 砚城文苑 2022-05-16


2019年一样,今年的母亲节和四月初八又撞了个满怀!刚好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母亲节是个洋节,据说是因为感恩伟大母亲专门设置的,近几年在中国人们也很热衷。想表达孝心的大部分子女,也会在这一天和妈妈一起度过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
 
几年前日子过得紧张,作为老师,除了利用周末节假日(大部分人休息的时间)给孩子们辅导再没其他本事。可恶的新冠疫情把我唯一能够增加收入的业务中断了。有功夫能够在母亲节陪母亲一起过,心里便坦然许多!
 
年迈的母亲与长她一岁的父亲同住四一广场。由于二老渐近八旬,体弱多病,他们已经有些时日不能独立上街买菜并利索做饭了。于是每天看望父母一次、帮他们做饭已经成为我每天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平时一直和父母在一起,母亲节怎么能错过呢!尽管伺候父母以后,我的厨艺有了明显提升,但是调般调样做父母喜欢的饭食我还是感到力不从心。好在我平时做的饭,父母已经吃得习惯了。
 
我一个人悄悄地盘算:今年的母亲节该怎么过呢?到外面吃,因为疫情不安全,又花销大;在家里吃又有点为难,跟父母一起吃,妻今天生病了,回佳泰吃,父母腿脚不好,不方便行动。毕竟一个老母亲是我的,一个小母亲,是我儿女的。这可咋整啊?经过一番缜密而复杂的考虑,我最后决定回母亲那儿把饭做熟了,我先和父母一起吃,然后带饭回佳泰让妻儿吃。
 

方案既定,吃什么呢?我一边开车,一边飞速的思考着……吃炒菜,父母不爱吃;吃莜面豆面,儿子不爱吃,唉,看来只能吃大烩菜了,因为只有大烩菜更能切中大家的胃口!
 
说到烩菜,曾经和同事秀珍老师争得面红耳赤。有回中午,快下班了,我问问秀珍老师:端豆腐了,吃烩菜?秀珍老师翻起眼,淡淡地跟我说:山药糊糊!我说:烩菜和山药糊糊还不一样?秀珍反问我:你的烩菜里有肉吗?我说:没有。秀珍继续问:你的烩菜里有豆腐吗?我说: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我反过来问秀珍:那你说的烩菜究竟是怎地个?秀珍慢条斯理地给我解释:烩菜里头至少得有肉、豆腐、粉条,当然不能少了山药蛋、茴子白或者豆角那才能够着烩菜的标准哩!
 
听了秀珍老师的解释,我愰然大悟:原来没肉也没有豆腐的菜,只能叫山药糊糊!从那以后,我总以山药糊糊告诉问我问题的人,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到能吃起烩菜是件极体面、上档次的事。而且后来在饭店叫人吃饭总免不了要点烩菜这道菜,或者五花肉烩,或者黑肉烩,唯有如此才感觉请人请得不丢底跌帮!
 
路上我就想好了,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一定要吃顿烩菜!只要端块豆腐就行,因为家里啥也不缺:疫情很严重的时候就多购置了一些蔬菜,比如茴子白,葱蒜姜;猪肉降成八块一斤时买了20多斤;过年时整摞年货压得粉条还没吃完……做烩菜,现在对我来说用驾轻就熟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桥头起端了块豆腐就径直往家赶。放下豆腐,从冰柜里取一块冻肉放水盆里,用冷水浸上;同时拿一托子干粉,也用盒泡在冷水中。然后刨炉灶,打炭,搂柴禾,打开引风机,点火,坐锅,加水,盖锅盖,擦洗炉台和厨柜面。等待水开的过程擦山药皮,切成块状,再切茴子白,切葱蒜姜。切完菜,冻肉应该消得差不多了,以最快的的速度把肉切成不厚不薄,不大不小的片状,盛于碗中。葱姜蒜盛于另一个碗中。
 
这时水开了,把开水灌到暖水瓶中,锅底留差不多一碗水,水开状态把肉全部倒入锅中小煮,同时用铁匙翻炒约10分钟。而后把葱姜蒜同时放入锅中并往锅中倒适量老抽酱油,再放入适量花椒、大料面,待搅拌均匀时放入适量的食盐。这时把土豆块,茴子白块同时倒入锅中继续翻炒三五分钟。视色泽再补充倒入一些老抽酱油、花椒大料面。等闻到香喷喷的热气时,加入三半舀水子水,用铁匙搅拌,使锅中食材与水面持平。等水开的时候把泡好的粉托子浸入汤水中。笼甑置于锅上方,把泡好大米的蒸盘放在笼甑里,蒸盘的水要高出大米差不多一公分,与盘沿齐。笼甑里再放入其他上顿饭没吃完的旧饭,加锅盖,看表。
 

1520分钟后锅里水就不多了,若火太大,中途还需要加入适量水。该不该再加水从声音和气味都可以作出判断!缕缕饭香飘出时,速速把笼甑和锅盖揭开。趁着锅底的水还没有完全熬完,迅速拿起铁匙在锅里将所有的食材搅拌一遍,然后大烩菜即大功告成。
 
最后用铁匙迅速将烩菜耩到刚才盛放山药块、茴子白块的盆子里。烩菜出锅时如果觉得盐味不够,再加点食盐搅拌一遍即可出锅。把笼甑和菜盆从厨房都端到炕上,父母盛饭的同时,我去洗锅。等父母把饭盛好,我的锅也就洗完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共进午餐。父母亲两个人合起来没几颗牙,吃饭的进度很慢,但很享受。尤其是母亲,时而不时用她那双已经不太明亮的眼睛(一只眼因白内障而视力不好),深情的望着她的儿子。这也许就是我这个中年人所能体味的母爱一一慈祥、平静、博大!
 
亲情间的爱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的,我也以平静和沉默回应了母亲,虽然言语交流不多,但我能够感到电磁波的温度。我吃饭速度快,放下碗筷,我就急忙给妻和儿子盛饭。因为我知道3公里外的母子正等待着她们的当家的已经做好了的烩菜!
 
我知道这顿烩菜里烩的,不仅是秀珍说的那些食材,更是一家三代人的对生活的理解、包容、顿悟和希冀!【504】

【作者简介】佑子,原名管佑,网名一杯清秋,祖籍山西省五寨县。中学英语教师,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喜欢用文字勾勒社会生活,用爱心托起教育事业。主要作品有史志《管家湾村志》、《韩家楼村志》(在编),  教育专著《动能晨语》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