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金纳,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有别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另一种条件反射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并将二者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本文是Psy大师兄按照《心理学与生活》教材整理,对于初学者而言,这一块内容会感觉有点乱,整体上缺少一个层次,所以我推荐大家可以看一下冯忠良老师写的《教育心理学》以及陈琦老师写的《当代教育心理学》进行适当的扩展,一方面可以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好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核心关键词:1个实验、1个核心理论(包括5个主要规律)

我们知道先有桑代克的猫实验(效果律),斯金纳继而接受了桑代克的理论,然后才有了他的搭档小白鼠,除此之外,桑代克的搭档还有鸽子(感兴趣的可以去自我补充)。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理论核心是强化理论,也有人称之为他的理论为强化理论/学说。在介绍他的理论之前,师兄带你看看他的著名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将小白鼠放进一个特殊装置的箱子中,并设一杠杆,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小白鼠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小白鼠就能吃到食物。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通过实验,进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一、强化和惩罚 在引入强化和惩罚理论之前,我们想看一下何为强化物和惩罚物。强化物(reinforcer)即与行为相倚的--随时间的推移能增加行为出现可能性的任何刺激。主要包括①条件性强化物②代币经济③高概率活动作为阳性强化物。惩罚物(punisher)指的是任何一种刺激--当它伴随在某一反应之后出现时--能降低该反应在以后发生的概率。(1)正强化: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出现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阳性强化/正强化。(2)负强化: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的解除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阴性强化/负强化。Psy大师兄解析:从定义上讲,强化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但是“正”、“负”的含义一个在于给予愉快的刺激,一个是撤销厌恶的刺激。 (1)正惩罚: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物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阳性惩罚/正惩罚。(2)负惩罚: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有喜欢刺激的去除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阴性惩罚/负惩罚。Psy大师兄解析:从定义上看,惩罚的最终结果都在于降低行为出现的频率,最后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 行为出现概率 | 条件 | 正强化 | 增加 | 呈现愉快刺激 | 负强化 | 撤销厌恶刺激 | 正惩罚 | 减少 | 呈现厌恶刺激 | 负惩罚 | 撤销愉快刺激 |
对经典条件作用而言,当无条件刺激不再呈现时,条件反应会经历消退的过程。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操作性条件作用--若将强化消除,操作性消退(operant extinction)就会出现。因而,如果某一行为不再产生可预期的结果,那么它就会退回到操作性条件作用之前的水平--它就消失了。 2.自然恢复
与经典性条件作用一样,自发恢复也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一个特征。假设你已经给一只鸽子这样的强化:当绿灯亮的时候啄键会得到食物球。如果你不再强化,啄的行为就会消失。但是,当你再次把鸽子放在绿灯装置前,鸽子很可能自发地再啄。这被称为自发恢复。对人类来说,最初的消退经验延迟一段时间之后,你还可能再次去踢自动售货机。 ps:这块知识点和巴普洛夫的基本上一致。 通过强化或惩罚相联合,某些先于特定反应的刺激--辨别性刺激--便可以设定行为发生的背景。有机体知道,当一些刺激而不是另一些刺激出现时,他们的行为很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某一特定影响。例如,当绿灯出现时,机车驶过十字路口的行为会受到强化。而当红灯出现时,这类行为则会受到惩罚--它会招来罚单或交通事故。斯金纳将辨别性刺激--行为--结果这一序列称为三项相倚。有机体也会将反应泛化到类似于辨别性刺激的其他刺激中去。一旦某一反应在一种辨别性刺激出现时被强化,相似的刺激也能成为同一反应的辨别性刺激。例如,经过训练的在绿灯出现时啄食圆盘的鸽子,在比最初的辨别性刺激稍亮或稍暗的绿灯出现时也会啄食圆盘。类似的,你会将“继续行车”的辨别性刺激泛化到不同明暗的绿色车灯上。1.固定--比率(FR)程序表:在固定--比率程序表中,强化物在有机体做出一定数目的反应后才出现。 2.可变--比率(VR)程序表:在可变--比率程序表中,强化物之间的平均反应次数是预先确定了的。3.固定--间隔(FI)程序表:在固定--间隔程序表中,强化物是在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后,有机体第一次做出某反应时出现。4.可变--间隔(VI)程序表:在可变--间隔程序表中,平均时间间隔是预先确定了的。 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所谓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子强化帮助学生达到目标。他采用连续接近的方法,对趋向于所要塑造的反应的方向不断地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1.()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巴普洛夫 D.詹姆士 参考答案:B 2.程序教学模式的鼻祖是() A.罗杰斯 B.夸美纽斯 C.斯金纳 D.布鲁纳 参考答案:C 3.当幼儿龙龙改正了不认真吃饭的行为后,老师取消了不准他参加游戏活动的禁令。这种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参考答案:B 4.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家长便撤销惩罚,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是( )。5.家长要求孩子快点做作业,做完之后就可以看电视了,看电视对孩子来讲是()参考答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