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偶感——中医的霍乱该怎么治疗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22-05-17 发布于甘肃

仲景在本章里给了好几种治疗方法,对于这种外邪引起的吐泻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常规的治疗就是五苓散和理中丸,至于出现各种变证或者坏证,仲景强调了这类疾病后阴虚是常态,很容易出现亡阳,疾病好转的标志就是胃气来复,所以整个治疗过程顾护胃气很重要。

385.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四逆加人参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

实际上本条是气血两伤,阴阳两亏,不单纯是亡血。主要是脉象虚,而腹泻停止是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拉了,而出现恶寒不是因为外邪,而是因为阳虚,所以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加人参补气养阴。

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去皮) 白术 茯苓各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泽泻一两六

理中丸方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

本条说了霍乱的两种治法。这两种治法也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因人制宜。一个是利小便实大便用五苓散,一个是温阳健脾止泻。一补一泄,治疗两种不同证型但是属于同一疾病。这里首先强调的是霍乱,有吐和下利,而其他是兼证,伴随的均有头痛、发热、身疼痛。不同的是五苓散发热重并且想喝水,说明外邪重,五苓散解表利水,而理中丸恶寒重说明里虚重,以温阳健脾为主。

文章图片1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内已经胃气和,但是表邪未解,所以用桂枝汤小和,从这一条我们可以看出来,霍乱是外邪,虽然它引起的是吐利,但是同样也会有表症,用桂枝汤说明霍乱是阴邪为主。

388.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出现了四肢拘急说明阴液亏虚,手足厥冷阳气亏虚,如果还有吐利后还有汗出,说明要出现脱证,所以用四逆汤。像这样吐利明显的,阴液亏虚后,大多不容易出汗,出汗多就是亡阳欲脱之象。

389.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我们用常理推断,吐利后,阴液亏虚,小便量少是常态,少出汗也是常态,如果同时都违反了,就是出现脱证了,这个时候再出现脉象的提示,说明应该用四逆汤来救急。

390.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本条同样如此,只不过这里没有体现戴阳症。

391.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呕吐、腹泻、汗出以后,脉搏呈平和之象,还感觉微烦不适的,是病后新虚,脾胃之⽓尚弱,不能消化⾷物所致。所以本条是说明霍乱好了以后,也应当适当节制饮⾷,进食要少而且容易消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