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感 冒

 春华秋实1488 2022-05-19 发布于江苏

感 冒

普通感冒(又称伤风) ,是一种冬、春两季最多见的疾病。由

于身体强弱和受邪的性质不同; 临床上可分为风寒、风热两大

类。

恶寒发热,头痛, 无汗,鼻塞流清涕, 打嚏涕,全身酸痛, 咽痒

咳嗽,咯稀白痰, 舌苔薄白,脉浮紧, 即为风寒证。凡发热微恶风

寒,有汗不多, 头痛身痛,咳嗽, 痰少黄稠,口干微渴, 咽喉红肿疼

痛,舌苔薄微黄, 脉浮数,即为风热证。

另外还有一种全身症状较重,发高烧、头痛厉害,咽喉红肿、

疼痛,四肢酸痛, 消化不良, 全身无力, 食欲不振, 还有恶心呕吐

等症,同时容易并发生肺炎症状, 为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

第一方

主治:感冒风寒证。

取穴 :风门、风池、列缺、合谷。

手法 :用毫针浅刺; 用泻法。先针风门、风池、用力

捻转,角度要大 ,频率要快。次针列缺、合谷二穴, 要逆

经而刺,行针得气后,局部酸胀 ,留针 15 分钟,起针时摇

大针孔。如恶寒较重,风门穴可加艾灸。

加减 :头痛加印堂穴 ,太阳穴出血;

咽痛用三棱针点刺少商穴出血;

咳嗽加太渊、丰隆穴 ;

鼻塞加迎香穴、上星穴;

体虚加关元穴、足三里穴,用补法。

第二方

主治:感冒风热证。

取穴 :大椎、曲池、合谷、外关、少商。

手法 :毫针浅刺用泻法。取正坐位,先针大椎,进针

宜快,多捻转;次针曲池、合谷、外关,明显有酸胀感, 留

针 15 分钟,起针要快;最后点刺少商 ,使之出血少许。

加减 :热甚 ,大椎可针刺放血;

咽喉肿痛者,加列缺 ;

口干渴者,加鱼际穴 ;

头痛者,加太阳穴,印堂穴 ;

咳嗽者,加尺泽穴;

痰多者,加丰隆穴;

恶心呕吐者,加内关穴;

鼻衄者,加尺泽穴。

第三方

主治:流行性感冒。

取穴 :陶道、风门。

7

手法 :先将皮肤提起 ,用三棱针刺上述二穴 0. 3~

0. 6cm,出血 ,不留针,不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