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拳经》解读(1),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习武者,爱好者必看

 tjboyue 2022-05-20 发布于四川

问曰:势雄脚不稳(者)何也?

答曰:在势去意来(不接)。

歌云:势若去时要猛跟,意旋回时身步稳。百骸筋骨一齐收,后手便顺何须恐。

(词句分析解释:

势雄——出手很有力量。势,手势,拳式。雄,雄壮,威猛。

脚不稳——脚,脚步,下盘。不稳,平衡欠佳,有失重之虑。

何也——为什么,什么原因,怎么,怎么办。

在——原因在于,由于,因为。

势去意来——势去,即去势,向外的力。意来,即来意,向内的力,即回势。

不接——动作不连续,相互脱节。不接二字原件无,今据句意添。

势若去时——力发出时。

意旋回时——盾园还原时。

百骸筋骨——身体各个部位,即整个身体。

一齐收——一齐,一同动作不分前后。收,收回,还原。

后手——下一个动作, 不作前后手解。

便顺——,便,就; 顺,顺利,无碍。

何须恐——哪里还用担心,恐,怕,担心,不作恐惧解。

古文今译:

问:出手的力量很大,但是下盘却有点不稳,这是什么原因?

答:这是因为去势与回势动作不连续。

阐秘:不论出手多么凶猛,到位后即刻盾园收回,整体就不会失去平衡。整个身子一下子就回到原始状态,下一个动作根本就不会受影响。

补充解读:

一.   问句中的何也如果做为什么或什么原因讲,“在势去来意”的回答就存在问题。因为问的人本身就知道打出去收回来,但他就是站不稳。所以,回答应该告诉对方打出去收回来这个过程中存在的失误,而不是告诉对方打出去收回来,物理知识告诉我们,“势雄”是重力移动的结果,“不稳”是重心没有及时回归平衡点,如果去力与回力转换及时,失重现象就不会发生。所以在势去意来后加“不接”——力与势转换间隔时间太长了。

二.   如果何作怎么或如何讲,则回答可称及问,势去意来可解释为“出势之中即带回势”。此时的意字,应作寓。出中寓回,并且是“旋回”,收放自然如环无端,无因迟重而失重之虑。这样问的是“出手凶猛站不稳怎么办?”回答是“记住出中寓回”。似此则浑然成章。)

问曰:弱可以敌强何也?

答曰:在偏闪腾挪。

歌云:偏闪空费拔山力,腾挪乘虚任意入。让中不让乃为佳,复去翻来何地立?

(词句分析解释:

弱可以敌强——以弱胜强。

何也——怎么,该怎么办?

偏闪腾挪——偏闪,向侧面移动,让出正面。偏,不正,引申为侧。闪,很快让开。腾挪,通过移动造就空间。挪,就是挪动,小幅度移动。腾,为空出空间而转移物体。偏闪腾挪,生动周旋,不与对方正面接触。

空费——白费。

拔山力——千斤神力。汉代楚霸王力可举鼎,作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拔山力出此。

让中不让——闪躲恰到好处,便于及时攻击。让,不争;不让,抗争。让中不让,在退避中寻求杀机。

复去翻来——原件曹传本作开去翻来,良本作闪去开来,均不如直接用成语翻来覆去更确切。

何地立——良本原作向地立。据义推论,何地立为是。何地,什么地方。立,站立。何地立,站不住脚。翻来覆去的是弱者,何地立的是强者,只有这样才是以弱胜强。

古文今译:

问:想以弱胜强应该怎么办?

答:那就要善于偏闪腾挪。

阐秘:打不到我身上他力量再大也没有用,落入我的陷阱他想逃跑就不可能。闪打是以退为进并非逃避,得机得势反客为主就把对方摆平。

补充解读:

一、本节所说的强与弱,主要是指体力亦即实力上的强弱。本节所说的以弱胜强,是用技术技巧和战略战术战胜对方,是用技艺的强战胜力量的强,是用技艺的强战胜技艺的弱。

一这样考虑,那么问答的实际意思就是,问:对方实力比我强时我该怎么办?答:用你的技术优势与战术优势对付他。

一、这里的以弱胜强事实上讲的是以小力胜大力,其前提一定是技高一等。如果力不如人同时技亦不如人,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就是痴人说梦。

一、偏闪腾挪在传统拳中叫肺腾轴闪战,俗称让开打到。在轨迹拳学中叫让位攻击,简称闪打。闪打闪与打同时进行,不分先后,这在轨迹拳学上叫同动。)

问曰:下盘胜上盘何也?

答曰:在伸缩虚实。

歌云:由缩而伸带靠人,以实击虚易为力。下盘两足管在斯,撑拳托掌谁能敌?

(词句分析解释:

上盘下盘——传统武术把人体分为三节,头至胸部为上节,胸部至下腹部为中节,臀部以下为下节,各节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层次叫盘,三节对应的层次即称三盘。攻击人体上节叫攻击上盘,攻击人体下节为攻击下盘。

下盘胜上盘——用下盘攻击阻击下盘侵犯。上盘应为三盘,因为事实上善攻下盘者,不论要何种情况下均可得手。

伸缩虚实——缩。束身,势团起。伸,长身,势开张。伸缩,缩身与长身。虚,空档,薄弱部位。实,切实,实实在在地用力。虚实,此处作乘虚而入全力攻击,而不作虚虚实实讲。伸缩虚实,切入空档束身得手,暴长身形整体发力。

靠人——用身体外侧贴紧对方身体发力的技击形式。跤技术语叫贴身靠,太极拳相应的动作叫斜飞式。

下盘两足管在斯——下边管住对方的两条腿。

撑拳托掌——撑,向前或向外用力;托。向上用力。撑拳托掌,根据靠法常识无法解释,因为无论是穿裆靠,痛折靠还是贴身靠,似乎都不存在撑拳托掌。勉强解释为复合用力,以待高明。

谁能敌——敌,敌挡,亦即抵挡,挡得住。谁能敌,谁都抵挡不住。

古文今译:

问:用下盘攻击致胜的关键是什么?

答:关键在于切入空档贴身发力。

阐秘:避实击虚是得手的保障,束身长身方容易靠出力量,用前脚管隹对方的两条腿,连挤迼靠对方就无法抵挡。

补充解读:

一、 诗歌与平常语法 差异,为了押韵等原因,叙述往往前后颠倒。所以白话叙述时,其句子顺序应该是避实击虚、缩身靠入,双管两腿、后撑前推。在这里,避实击虚上战略战术,后边讲的是具体操作。

二、 古传拳法甚多,但双管法是《拳经》首先披露的,所以曹焕斗称之为双管秘法。

三、《拳经》的主要内容是“绵掌短打”,这从良传本拳经内容上可以证实。而绵掌实与古传通背有联系,竹林古拳谱上,二路通背记作《细寿面张通背(左月右北)捶》,因该拳谱错别字满篇,显系半文盲根据他人口述记录,仔细分析考证,细寿面张通背捶实际上就是“神手绵掌通背捶”。

四、在张三丰传世的“内家拳”拳谱上,通背拳记作“神佑通背”。而神佑通背的说法,源于通背神授——此拳法是真武大帝在梦中教给张三丰的,而这种神授说法的出现,远远迟于竹林古拳谱,所以“神授”是“神手”的讹变,神佑是神手的神化。

五、善于内家拳的技击特色,书称是“以静制动。犯者应手立仆”以静制动就是后发制人,避实击虚;应手立仆就是得机得势一招制敌。而双管两腿的靠尖一旦到位,其实具有应手立仆的实效,所以,双管靠入应为“内家拳”技法。

六、 良轮先生叙述《拳经》的来龙去脉,称之为内家真传。据此推测,所谓内家拳,实指《古拳经》真传,其中包括“神手绵掌”。)

问曰:斜行并闪步何也?

答曰:在避冲逃直。

歌诀:避冲非斜势难当,逃直非闪焉能防。用横用直急起上,步到身傍跌见伤。

(词句分析解释:

斜行——向斜前斜后方向移,即沿×线移动,人的运动坐标是个米字,十字形为正,×线为斜。行,行走,移动。

闪步——横向移动的步法,沿十字线的横线移动,即侧闪步。

避冲逃直——即逃避直冲。直冲,正面直线冲击。逃避,即免与人接触。

势——势必,一定,不作势头讲。势难当,势必难以抵挡。

焉——怎么,哪能,安。安,怎么,如何。

用横用直——用侧身或正身;从正面或侧面。

直起上——直起,奋起。上,进攻。直起上,奋起进攻。

步到身傍——步到身傍,不是步到身旁,傍不是旁。旁是旁边,与主体有一定距离,傍是贴紧,零距离接触。步,步子,腿脚。到,到位。身傍,用身体贴近,把身体贴上去。

古文今译:

问:斜行式与闪步是干什么用的?

答:它们可以用以对付正直向我们冲来的攻击。

阐秘:如果不向斜角或侧面迂回,如何躲得开凶猛的直线进攻?趁着敌人扑空的机会奋力进攻,把步子穿过他的下盘,把身体贴紧他的身体,就可以跌坏他的身体。

补充解读:

一、斜行,即斜行步。所谓斜行步,就是沿米形步法坐标的斜线运动的步法。这种步法《拳经》上叫三角步,轨迹拳学叫斜步。

二、 闪步,即侧闪步步,即十字坐标的横线左右运动的步法。闪步分纵步侧闪与横步侧闪两种,并且有半让位与全让位的分别。半让位只移动一只脚,全让位则两只脚都移动。半让位一只脚还占着原来的地盘,全让位则腾出全部的立体空间。

三、 用横用直,可以理解为正身侧身。也可理解为纵步横步,其大形与意思并无差别。正身(正面)只宜纵步上,侧身(侧面)只宜横步上。正身如虎扑,无法使用横步。而侧身如迎风挥袖,进步就不好使。

四、 步到身傍的步,是我方的脚。它要到的位置是对方的下盘。这里的身是我方的身。傍是贴上去,靠紧。我的身要贴的目标是对方的身体,贴紧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人我合一”。轨迹拳学说:“人我合一得势”,就是这个道理。跌,含义是双重意义,即我使用跌法使敌人跌倒。见伤,即造成一时半刻不能恢复功能的破坏,又如骨折、内伤出血、脑震荡、关节错位等等,这些都是跌法可造成的严重后果。

五、 用横用直可以举例说明。例如乙左纵步立,甲右纵步右直击乙面,乙左脚向左前方滑半步,双手右立园捋甲右腕,倒步(退右步)沉身后拖,即可将敌向后跌仆。其得手为横,发力为直。

同上式,甲右拳击乙,乙左脚向左横滑半步,右转身双手右立园捋甲右臂,甲上右脚救势,当甲进步过关或未落稳之时,乙转右纵步虎扑式前发力,即可将甲远远放出此亦也是先横后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