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胃痞、胃脘痛

 ywmdtsg301 2022-05-20 发布于四川
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
医案一
患者,男,时年29岁。初诊时间:1月10日。
主诉反复胃脘胀满疼痛2年。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胃脘胀满疼痛,每于进食多时出现,有时伴胃脘烧灼感,曾于外院诊断为胃炎,治疗效果欠佳,遂来诊。
现症见面色少华,反复胃脘部胀满隐痛,时伴烧灼感,纳呆,眠可,腰酸困,小便调,大便时干时稀,舌淡暗,齿痕,舌尖偏红,苔薄白,右脉弦细。

诊断:(肝胃不和型)胃脘痛(西医称为慢性胃炎)。
治则:疏肝和胃。
方药:黄连10g,黄芩10g,干姜6g,姜半夏10g,茯苓12g,佛手10g,青皮10g,厚朴10g,延胡索10g,广木香6g,白蔻仁6g,扁豆15g,焦三仙各15g,生甘草6g,30剂,每日1剂,加生姜2片,大枣1枚,水煎服。

4月9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胃脘胀痛、腹泻等症状完全缓解。但近期外出工作,饮食不节,后上症再发,情况基本同一诊,舌淡暗,齿痕,苔薄白,右脉弦。提示服药后肝气得疏、脾已健运、胃之寒热已消,但饮食不节而诱发之,结合四诊,病机大体相同,守上方,加苍术、白术各10g,以加强健脾燥湿之力,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随诊,患者上症再次缓解。
医案二
患者,男,时年28岁。初诊时间:9月22日。诉消瘦1年余,反复胃腹胀满、腹泻8月余。患者于去年7月开始体重下降、形体消瘦,于外院行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未行治疗。8月余前患者出现进食稍不慎则胃腹胀满、嗳气、反酸,大便每日约3次,为稀烂便,体质量持续下降,为中医治疗来诊。发病以来体质量下降10kg。有慢性乙肝病史十余年,现服用恩替卡韦,血转氨酶正常。
初诊症见:形体消瘦,面色少华,怕冷,易疲乏,手凉,性格平和,进食稍多则胃腹胀满,嗳气反酸,大便稀烂,无黏液脓血,眠差易醒,舌淡暗,苔薄白,脉虚数。

诊断:(肝郁脾虚型)胃痞,腹泻(西医称为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
治则:疏肝健脾。
方药:香附12g,广木香6g,砂仁6g,姜半夏10g,陈皮10g,党参10g,白术12g,茯苓12g,黄连6g,吴茱萸5g,郁金12g,焦三仙各15g,炙甘草6g,鸡内金10g,佛手10g,大覆皮12g,小茴香6g。17剂,每日1剂,加生姜2片,大枣1枚,水煎服。

10月9日二诊:上症明显减轻,无腹泻,进食多则胃腹仍胀满明显,体质量增加0.5kg,舌淡暗,苔薄白,脉虚数。提示脾气健旺,肝郁得疏,但胃之和降仍欠佳,故上方加厚朴10g、陈皮10g加强行气降气之力。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10月20日三诊:患者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脉虚。提示患者病情稳定,上方去大覆皮加白蔻仁6g,桂枝6g以加强温中化湿消滞之力。此后以上方为基础加减调理,患者病情稳定,体质量渐增加5kg。

按:案一张学文认为其肝气不疏、脾虚失运、胃之寒热互结,而以半夏泻心汤合行气之品加减治疗,以平调寒热、疏肝散结。

案二张学文认为患者肝气失疏、过劳正伤、脾虚失运、胃失和降,而见诸症,其见嗳气反酸,为肝郁化热、肝胃不和之象,故以香砂六君子汤合左金丸、郁金等以健脾行气、疏肝清郁。

对比两则医案,足见张学文治疗该病时明辨脏腑虚实、灵活运用祛邪、或扶正祛邪的特点。方药治疗始终,张学文根据患者病邪特点,运用黄连、黄芩、白蔻仁等解毒之品,与舒肝、运脾、消食、和胃等法合理搭配,取得满意疗效。

———国医大师张学文医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