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饿肚子居然是好事?

 aobaodingding 2022-05-23 发布于四川
文章图片1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观点: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比如在司汤达的不朽小说《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被告知“今天的活儿很重,要干到很晚,所以,让我们好好吃这第一顿午餐来增强体力吧”(当时法语中将早餐称为“第一顿午餐”)。

民以食为天,吃饭在我国更是历史悠久。在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不时,不食”《论语》。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而下令“且日享士卒”,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并且,三餐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

但几千年饮食习惯和同我们的进化历史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人类诞生之初,长时间处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间歇性进食状态,直到进入到农业社会,也不过1万年有余,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因为摄入的稳定而调整,相反。老祖宗留给我们依旧是那一副适合打猎的身体。

因此历史把我们打造得具备经受极端饥饿与极端富足的能力,目前没有实验验证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比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更健康。

系统反脆弱的必要性

塔勒布的《反脆弱》一书的核心观点

一个系统,必须具备适当的外界负面刺激,才能激发它更好地保持灵活性和稳健性。一旦把它跟外界的负面刺激完全隔绝开来,它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最终经不起一丁点的风险和冲击。

我们人体有感官系统、口腔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等各色各样的系统,它们复杂、稳定、各司其职保证人体正常开展各种生理活动,但是系统的稳定是暂时、事物是处于不断运动中,如若系统的稳定被打破(例如疾病),那么将势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比如说,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导致半身不遂、认知失败等问题……

如果我们的系统被保护的很好,没有与时俱进定期升级,也许眼下系统因为一时的保护而得以正常的运行,但是从长远来看,一旦面临更大的风险,尤其是黑天鹅事件,那么对系统来要面临的是直接毁灭性的崩溃瘫痪。

不要小瞧了饥饿

人体机制能因食物匮乏而被激活,研究人员通过细胞自噬机制对此进行理性化解释。当外部资源匮乏时,你的细胞开始自噬,或者分解蛋白质,重新合成氨基酸,为构建其他细胞提供原料。一些研究人员(目前)认为,自噬带来的“吸尘器”效应就是长寿的关键

请让我们回到第一段,我们最早可不是从送餐员手上获取食物的,在大自然中,我们必须费些力气才能弄到吃的。狮子要靠狩猎才有食物,它们可不是为了取乐而去狩猎的。因此,在人们还没有辛苦工作之前就供应食物,无异迷惑了他们的身体信号系统。

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间歇性(只能间歇性)地剥夺食物可以对许多肌体功能产生有益的影响。比如瓦尔特·隆戈(南加州大学长寿研究所主任)注意到,集中营的囚犯们在食物限制的第一阶段反而很少生病,进一步限食才导致他们的崩溃。瓦尔特·隆戈做了实验后发现,老鼠在饥饿的初始阶段能承受高剂量的化疗,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科学家们也常常说,饥饿会导致基因对一种被称为蛋白质的基因进行编码,从而带来延年益寿等功效。人类的反脆弱性往往会在饥饿的压力下通过某些基因的升级来显现。

人类从挨饿中受益,早已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

中国本土也有类似的做法——辟谷。辟谷在很多古书典籍中也有记载,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源自古代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道家《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法。

除了道教区域,世界各地宗教中也存在相似的修炼方法,比如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也有要求禁食的特殊戒律(佛教的过午不食、伊斯兰的斋月和天主教的禁食)。

萨勒诺医学院的养生法则是:愉悦的心情、充足的休息,以及适当缺乏营养。

在西伯利亚早就有使用饥饿疗法的机构和疗养院了。

同样地还有发烧

同理,类似反脆弱的情况,还有发烧,没错就是感冒。

在《进化心理学》中说,人在一生当中会多次受到疾病的威胁。人类已经进化了抵抗疾病的适应器,只不过其中一些适应器并不那么显而易见。达尔文医学这门学科的出现,推翻了很多传统的观念,比如我们如何应付诸如发烧之类的疾病。发烧会导致出汗,减少我们血液中的铁元素含量,这两种反应都只不过是感染疾病后产生的自然结果而已(Williams & Nesse, 1991)。

在20世纪早期,一位名叫Julia的医生就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在疟疾横行的地区,梅毒倒是很少发生(Nesse & Williams, 1994)。当时,身患梅毒的人中99%都会死去。Wagner-Jauregg有意地让梅毒患者染上疟疾,疟疾会产生发烧症状,最后有30%的梅毒患者存活下来了。这一比例远远高于没有刻意染上疟疾的病人的康复率。很明显,疟疾产生的发烧症状有助于杀死致命的梅毒病菌。

一项更新的研究发现,因水痘而发烧的儿童,如果服用镇痛退热剂的话,其患病时间比未服药的儿童几乎多了一天(Doran et al., 1989)。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故意让被试感染感冒病毒,给一半被试服用退烧药,另一半只服用安慰剂(不包含任何活性物质的药片)。结果,与后者相比,前一半被试的鼻塞症状较为严重,抗体反应较差,而且感冒的康复时间略长一点(Graham et al., 1990)。

我也曾记得妈妈小时候和我说过,每年感冒一两次是好事情,能让身体抵抗力更强,而且妈妈在我感冒期间,一天只让我吃一点小米粥,现在想来,实践出真知啊。

在生活中还能见到很多为了反系统的脆弱采用“以毒攻毒”的办法,例如小孩子的教育,如果保护得太好,就非常容易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霜挫折;还有健身,想要获得肌肉增长首先得撕裂原来的肌肉,当然大自然也有类似的案例,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了,感兴趣的话,我们在下次专门谈反脆弱的时候再详细说说。

正如尼采那一句经典名句:“凡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强大”,同样的本质内涵表达也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还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因此,基于反脆弱性的考量,为了让我们的更加健康,可以保持一定饥饿刺激迫使我们的身体系统进行“反脆弱性”升级。

间歇性断食法

那么如何禁食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间歇性断食法。

间歇性断食方法有四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试试看

  1. 全天断食法包括定期断食一整天。最严格的形式是隔日断食(ADF, Alternate-day fasting),也就是 24 小时断食,然后接着进入 24 小时候非断食期,不断循环。
  2. 改良版隔日断食(ADMF)和 5:2 饮食 - 后者定义为每周五天不断食,每周两天进行断食或改良的断食。在禁食期间,可以允许消耗大约 500 到 700 卡路里的热量,或大约 25% 的每日常规卡路里摄入量,而不是完全禁食。
  3. 限时进食法(TRF, Time-Restricted Feeding)意指每天只在有限的几小时内进食, 通常在 8-12 小时内,建立一致的每日热量摄入模式。该时间表被认为可以更好地使食物摄入与与营养代谢的昼夜节律保持一致 。最常见的限时进食法(TRF)即16/8断食法,每天断食16小时,只准在其余的8小时内吃东西,通常每天在相同的时间内进食。
  4. 较为弹性的做法是12小时的断食配合12小时的饮食,或更严格形式是每天只吃一餐,这将涉及每天约23小时的断食

我本人是采用的第三个方法,已经践行6月有余,并同其他践行者进行讨论,均得到从中受益的情况,最直接的是身体更加年轻、体重降低等。

2018 年的研究表明,减少每周一至六天的卡路里摄入量,持续长达至少 12 周以上,平均可协助受试者减轻 7 公斤的体重,研究认为间歇性断食法的减肥功效,与肥胖者在短期内连续断食减肥,是同样有效。(From Intermittent fasting interventions for treat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dults)

隔日断食法(ADF)对体重减轻是有效的,其有效程度与限制热量的饮食法相去不远,肥胖者和体重正常者都观察到了体重减轻的情况,而且并未影响身体中脂肪以外的净体重。与单纯限制热量摄取的饮食相比,更有助于维持瘦体体重。(From Longo, Valter D; Mattson, Mark P. Fast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在为时八周的限时进食法(TRF)研究中也观察到进行限时进食法(TRF)可以减轻脂肪重量,而肌肉量并没有减少。(From Effects of eight weeks of time-restricted feeding (16/8) on basal metabolism, maximal strength, body composition,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resistance-trained males)

间歇性断食可能减少睡眠中的快速动眼期。对于大脑其他功能,在实验小鼠身上可以观察到进行隔日断食组的学习与记忆测试表现提升。(From Rhythm: Interaction and Effects on the Cardiometabolic System)

美国心脏协会(AHA)建议可将间歇性断食(透过控制摄取正餐和零食的时间和频率,借此以降低和健康疾病相关的风险)作为减重或控制热量的一种选择。对于过重的人来说,断食还可以纳入更广义的饮食习惯的改变(例如:在爆食前先策略性地吃一些零食。),也可以透过全天策划正餐和食物的摄取以控管饥饿。美国心脏协会也说明相较于完全的断食,在断食的日子吃一些食物反而对降低体重有最佳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