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岁少年跳桥自杀:家庭教育,该如何预防这样的悲剧?

 心通国学育儿 2022-05-24 发布于湖南

上午看到一篇文章,关于那个17岁少年跳桥自杀的。事情的表象是一个17岁的孩子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批评后,其母在载他回家的路上把车停在卢浦大桥继续责骂孩子,导致孩子一时冲动从车里冲出跳桥自杀。

有很多网友留言责怪这个孩子不懂事,心理脆弱;也有很多网友留言责怪这位妈妈不通情理,不懂得与孩子正确沟通;更有网友留言说自家孩子也是在叛逆期,犯了什么错误都不敢管,生怕孩子做出什么极端行为……

在这里,我没有任何立场去评论任何人,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导致观念不一样。跳桥的孩子,有他跳下去的理由,责骂孩子的妈妈,也有他管教孩子的理由。甚至留言不敢管孩子的妈妈,也有她不敢管的理由……

 

前段时间,一个9岁孩子因为撞坏学校玻璃,遭受压力之后跳楼自杀的消息还没有完全沉下,就又爆出这样的消息。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逝者已矣,生者长悲!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我们该如何预防这样的悲剧发生?

想起我自己小时候,也曾有过好几次轻生的念头。一次是因为父母吵架,幼小的我不知道该如何阻止他们,在找邻居来劝架无果后,就冲着父亲说了一句:“你们再吵我就去死了算了。”结果气头上的父亲回了一句:“你去死啊!”就这样,我茫然地走入黑暗中,向池塘边走去,幸好有人拉住了我……

还有一次,是我在学校做了错事,生怕父母知道了会失望,跪着求老师不要告诉父母。当得知自己是被好朋友“出卖”时,我觉得委屈、气愤和羞愧,那时候有了轻生的念头。但是,想到我若是死了,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所以还是放弃了。当我憋不住对父母说出事情的原委时,父母没有责怪我,而是理解我,包容我。现在想来,我真的非常感激父母当时没有责骂我。

我的父亲,也曾跟我们说起过,他在抚养我们长大的过程中,也曾因为没钱给我们交学费而想到过自杀。但他说:“我自己是孤儿,我想我的孩子再经受和我一样的苦,所以我忍住了……”

一个人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中间肯定有委屈,有恐惧,有生无可恋,有不知所措。社会因素是一部分,而更多的是家庭因素导致的!当我们心中还有爱,有责任,有放不下的东西,那么,即便我们想到了轻生,我们依然能在关键时候刹住车。这些爱和责任,以及放不下的东西,是谁给的呢?是我们的家庭!

想起有些时候,我家7岁的儿子,遇到一些事情哭泣,事后他会说:“我那样哭,其实只是希望妈妈能够来安慰安慰我……”如果一颗受伤的心灵,能够及时得到抚慰,又有几个人会冲动到结束自己的生命呢?要知道,每个人对死亡其实都是有恐惧的啊!就像我小时候,曾经想过各种死法,也曾想过那样的死法背后要承受的痛苦和难看的死相。

如果我们父母能够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孩子温馨的家庭;如果我们父母在孩子犯错无助时给予孩子及时的引导而不是责骂;如果我们父母能够有智慧去教育孩子,而不是靠情绪去管孩子;如果我们父母在生气时能够管住自己的嘴,不要说出让人心寒的话……那么,又有几个孩子舍得离父母而去,让父母伤心呢?

然而,我们做父母的,也并不是生来就会做一个智慧的、平和的父母。我们这一切行为模式和情绪模式,也是受我们所成长的环境所引起的。

从小长在不和睦的家庭,我们也会不懂得如何经营和睦的家庭;从小总被打骂,我们也会不懂得如何用打骂以外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从小不懂得如何与父母沟通,我们也会不懂得如何正确与孩子沟通;从小没有人教我们如何面对情绪和处理情绪,我们也自然就会受到情绪的支配……这些家庭的模式,如果我们自己不通过学习成长去打破和脱离,就会在我们的家族一代代承传下去……

压死骆驼的,绝对不是最后一根稻草!逼孩子轻生的,绝对不是一次两次的打骂!不管孩子多大,都需要父母智慧的引导,不管我们年龄多大,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