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63篇:读文有思∣语文教学和测评不能忽视基本能力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2-05-25 发布于广东

语文教学和测评不能忽视基本能力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我说的基本能力指的是阅读和写作板块中那些最为基础性的能力,例如对语言材料进行概括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和整合关键信息的能力、围绕中心进行写作的能力、对景物进行描写的能力等等。《高中语文教与学》2022年第3期全文转载了长沙铁路第一中学覃永恒老师发表于《中学语文》2021年第11期的论文《概括的层级系统及其综合方法》,这篇论文对“概括”的内涵及方法进行透彻的阐述。

概括是很重要的一种语文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会让学生概括全文的意思,或者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考试的时候,也会有压缩语段、下定义、为新闻写导语等题目,本质上也是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前一段时间,我市某中学出了一道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第1题就是:“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道题看似笨拙,实际上是“大巧若拙”,直截了当呈现出任务本身,而且能够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不过,教师很少会直接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对学生概括的评价也只是进行模糊表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不能全怪教师,毕竟课标、教材、教参中都没有直接出现概括的方法,而且概括能力也不仅仅是一种语文能力,其他学科也会涉及到。更值得注意的是,概括还涉及到复杂的逻辑学知识,这也为教师教授概括方法增加了难度。而覃老师这篇论文,我认为应该反复阅读,最好能够提炼出概括文段的方法与技术来。

首先,概括涉及到概念的层级问题,例如上位层级、下位层级和同位层级等。我们知道,概念是由种和属差组成的,例如从“猪牛”到“脊椎动物”到“动物”,就存在着概括层级上升的问题。作者认为:“概念的概括就是利用属种概念之间的逆变关系,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使一个外延较小的种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按照这种层级推进的方法,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进行了分析,通过概念流程图呈现了本文中出现的系列概念,这对于理清本文的论证脉络是很有帮助的。

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尤其提到了同层级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平时说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例如因果、转折、并列、递进、条件、假设、选择、让步等,就是概括的同层级。因为对句子或文段的概括毕竟不同于从“猪牛”到“脊椎动物”到“动物”那么直接简单,而是需要对句子关系进行分析,包括如何在概括的过程中处理这种关系。除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还有因表现技巧而产生的关系,例如比喻、象征中的本体与喻体,借物喻人中的物与人,类比、对比、比兴、衬托、烘托、抑扬、虚实等。这两类关系,都需要理解与把握。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的前两句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两句话就是“比兴关系”,两层意思就处于同一概括层级。

其次,如何根据层级关系对句子进行概括呢?作者以《岳阳楼记》中的层级关系为例进行了阐述,具体说来有三类方法:

其一是概括的上下位层级之间的转换要采用置换与保留的方法。置换什么呢?很简单,就是那些比较具体的信息,需要置换成更为概括性的信息;保留什么呢?自然是不需要概括和抽象的部分。此外还要保持句子的结构关系。例如对“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将天地织在一起”进行概括,句中的“我的爱心”比较抽象,不用概括,而“像丝缕那样将天地织在一起”是比喻的说法,比较具体,那就需要进一步的概括和抽象。那么能抽象成什么呢?那就需要去分析丝缕的特点,即绵长、博大、繁多等。句子的“像”所代表的比喻关系保持不变,于是这句话就被概括成“我的爱心细肉、绵长而博大”。作者认为,经过置换和保留之后,概括的下位层级就转换成上位层级。当然,也存在概念的上位层级转化为下位层级的情况,这就是具体化了。

其二是概括的同层级之间需要采用保主舍次、累加与删除重复。其中最难的就是区别主次关系。如何辨明材料中的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呢?一是根据逻辑关系而确定。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听到,有人找你谈话,“虽然”之后的内容不是重点,“但是”之后的才是重点,这就是转折句的主次之分。当然像选择、并列关系的句子,本身是没有主次之分的。二是根据整体的属性、功能和整体结构关系确定。例如我们在概括某一段落的段意时,需要考虑到整篇文章的含义。再比如根据中心思想决定详略以及材料的选择,也是这个道理。作者用了《关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等篇目,具体阐述了同位层级的概括问题。我觉得仅仅看懂作者举的例子是不够的,最好还要能够运用作者提供的方法进行具体分析。

其三是舍弃下位层和选取恰适的层级。对于运用概括的多个下位层级表达相同意思的句子、文段,一般舍弃下位层级、保留上位层级就行。作品中经常出现排比句,这些排比句本身之间是并列关系,同时也是某个上位层级的下位层级,这就需要把握上位层级的意思。此外,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层级恰适”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在概括时,需要概括到哪个层级,或者具体到哪个层级,这个没有固定的标准。以前在教学生进行新材料作文立意时,就经常出现这种问题,学生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时,肯定要经过一个概括的过程,但究竟概括到哪一层级呢?我当时也很困惑,过于具体可能会很烦琐,过于概括可能会遗漏关键信息,而导致理解发生困难。经过大量的研究,得出了相对一致的结论,即提炼观点时只上一个层级,不要跳到第二个层级。但是这并非绝对化的标准,不同的材料对立意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还是需要具体材料具体分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