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隔三年左右,就会调一次组织架构。 这和公司的战略有关,战略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架构决定用谁去做,它保证了整个组织的效率。一个不好的组织架构,会对公司内部造成组织效能的内耗,但设计组织架构对众多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有很多企业朋友向我们征询,什么时候要调整组织架构,又该如何设计、调整架构?战略调整的时候,架构必须跟着调,合理化的管理幅度及管理层次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 管理幅度 想清楚“你”能够管理多少人
管理幅度的大小意味着管理者直接或实际控制、协调的业务量大小,管理者能够有效地直接主管的下级人数,才能称之为有效管理幅度。 以下图为例,部门经理层次能够直接管理的、控制的人应该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效率达到最佳,如果企业为了某种目的而压缩管理层次,必然要受到有效管理幅度的制约。 ![]() 合理设置管理幅度是必要的,但需要对企业组织架构的要求、岗位上对人才进行充分评估,如此才能制定出适合企业本身的管理幅度。一般来说,除了管理者的能力考察,我们会比较关注以下两个因素:
总之,管理幅度是具有复杂性的,除了管理者个人能力外,还要考虑工作本身和下属状况,建议先想清楚事(战略目标、经营计划等),然后再在人上适配管理者,其次才是下属。 ![]() 管理层级 想清楚公司需要多少个“你” 组织需要多少层级?这是管理层级问题。 我们非常明白的是,即使是最卓越的管理者,他的管理幅度再大,也是有限度的。就像小米一样,第一天开业只有13人,大家一起喝了小米粥,就开始干革命。发展至今,有近20000名员工。创始人雷军感慨一个公司从十几人到一万人,到处是漏水。 没错,人多,是小米遇到的最大的管理难题,所以他们才进行了4次人事改革和组织结构调整。现在的小米,共设了10个层级,从13级到22级。当一个组织人数众多的时候,单个的管理幅度有限,就必然要设置管理层级。 ![]() 如上图所示,两条线的交点,就意味随着人员、规模的增长带来的利润,终有一天被管理复杂度吞噬。说到这里,是不是感觉越来越复杂了?这只是形式的复杂,逻辑很简单:
当开始组建团队,想要做成一个事业的时候,管理模式与组织利益的关系会伴随着我们的团队成长,而我们需要做的只能是不断调整,不断适应。 ![]() 信息要对称 企业管理高效率运转的开始 管理层级的设置,势必带来信息的不对称。 企业规模越大,受管理幅度的限制,纵向分工链条只会越来越长,权力体系越垒越高,信息衰减的越来越快。整个组织就像穿了一层又一层的棉袄,对外在天气的变化越来越不敏感。 如何让企业和个人信息对称?就是管理层、部门、个人的所思所为,大家都彼此知道,信息高度对称,目标感极其明确。解决信息对称最好的办法就是目标上WikiWorks云平台管理:
只有当信息足够对称的时候,企业运行才会更健康,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经常向大家强调我们要像是一支军队一样,为了完成特定任务: ◎ 所有的人都实时在线,信息要通透; ◎ 信息要完成动态闭环,PDCA 管理; ◎ 随时靠数据敏捷决策,靠数据决策; 选择WikiWorks目标管理系统,让大家看到一切情况,这是完整的信息链条和闭环——把目标和进度放到手机应用里,提高组织的效率,进而解放人! |
|
来自: blackhappy > 《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