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会做题,大多是因为...

 王予红 2022-05-25 发布于河南

本文摘要:

  • 学生们经常做了很久没有做出来题,其实是他一直都没有真正开始做

  • 把题目条件都放在工作记忆里面才能开始做题

  • 工作记忆需要锻炼

  • 工作记忆里面有其他,注意力就不集中

  • 应该让学习内容不知不觉地占有工作记忆

  • 减轻工作记忆的负担可以释放思考能力

  • 聪明不是天生的,聪明是一种习惯

朗读:李俊岩

01





有两个学生,一个是数学程度比较好的小A,一个是数学程度比较差的小B,我说“给你们一道题,试试做一做,稍微有一点点难啊。”然后我就离开了,让他们独立做题。这道题确实有一点难度,小A看了一遍,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他努力控制自己的思绪,让自己静下心来,注意力更集中,然后在这些条件中一点一点的去摸索,慢慢的就有了突破,十分钟后他就做完了。

而小B,他看了一遍题目,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从这之后他就开始脑子里面混乱了,这十分钟里,题目的条件在他的大脑里乱飞,没有秩序,夹杂着烦躁,他始终不能够把自己的思绪控制住。

十分钟之后,当我回来时,小A上交了任务,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小B什么都没有做出来。于是他会在心里想“都是因为我笨”。老师也会觉得小A比较聪明,小B比较笨。

真的是他比较笨吗?实际上在这十分钟里面,他真正的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有效思维了吗?其实,始终都没有进行有效思维,他只不过让自己的大脑陷入了十分钟的混乱而已。

不要轻易断言脑子笨,人类大脑这么精密的器官,是大自然进化的最高级产物,至今我们仍然有大量的不了解它的地方。我们买一个电器,都有说明书,告诉你如何使用,大脑这么复杂的仪器,却没有使用说明。很多学习问题都是因为不会用脑造成的。

02




工作记忆与脑力

大脑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工作记忆,它是我们的工作台。事物要放在工作台上才能被思考。

A能努力地控制自己,把这些题目的条件都停留在工作记忆里,所以才能做出来。工作记忆非常消耗脑力,会感到有点儿累,条件越多,就会觉得越累。但是,把题目条件放到工作台上是必须的,这是思维开展活动的前提。

很多人始终没有学会利用工作记忆,就一直不会学习。小B同学什么都没有想出来,他始终没有把所有的条件都摆在工作记忆里。可能他的工作记忆容量小,不能同时放下所有的条件,工作记忆必须有一定的容量才能开展思维。还有可能是,他一眼看上去不会的题目,就开始烦乱,这烦乱的情绪一直占据他的工作记忆,所以他一直也不能够把自己的脑力用在真正的思考问题上。

03



锻炼工作记忆

从小学到高中,思维不顺畅的问题根源大都在此,好多人觉得是脑子太死,我们首先应该排除掉工作记忆问题,再去说脑子死不死。

孩子小学做应用题,他的工作记忆很有限,读到后面,前面的条件就忘掉了。所以,我们要让他反复读题。反复读题就是在训练孩子使用工作记忆,让他把题目中的条件努力的留在大脑中。当他把题目中的条件都留在大脑中时,思考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的学生正在教小学数学,他说,基本上90%的学生不会做的题目,通过让他们重复读题,自己就都会做了。反复读题,就是锻炼孩子使用工作记忆,经常锻炼,工作记忆的容量也会变大。

反复读题还是不会做,就让孩子脱稿给你复述题目,用他自己的语言把这道题目的条件都说清楚,这也是在训练工作记忆。

04




工作记忆里面还放其他的东西,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前面我们提到的,一年级的孩子背英语“what's the time”记了几十遍也没有记住,如果“what's the time”在工作记忆中,中文“几点了”也在他的工作记忆中,这两者同时在工作记忆中存在,要不了几遍,就记住了,记不住的原因是工作记忆太狭窄,不能同时放下这两样东西。或者工作记忆里面还放着其他的事情,导致这两样就不能同时放进去。

我们为了让孩子注意力集中,经常会限时训练,或是反复说“注意力集中”,这样是可以提高效率,改善注意力。但是,这样主动的控制注意力,特别消耗大脑资源,容易造成人的大脑疲劳。孩子们对学习的抵触,大多是因为这样消耗注意力带来的疲倦,让他感到学习是很辛苦的事。人的注意力实际上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够让题目的条件不知不觉的占有了他的注意力的话,那么他的注意力就不会分散了。而且,他的脑力不用消耗到控制注意力上。

我们应该把不知不觉地占有他的注意力作为目标。老师们上课,有很多办法吸引孩子,就是不知不觉占有他的注意力。当人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达什么事的时候,注意力是最集中的,而且也是不知不觉的。所以应该让孩子反复读题、或者让他说出来题目条件,一个人在用语言描述他自己的思维的时候,他的注意力不仅集中,而且活跃,容易有灵感。

当孩子处在紧张状态的时候,人的警觉要占用一部分的工作记忆,因此人的工作记忆就变得狭窄。例如,考试的时候,一边做题,一边还不由自主的担心考不好,这就占用了一部分工作记忆,大脑就不灵转了。所以,人很紧张的时候,反而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有信心的时候,感到很安全,人就解除了戒备,于是人的工作记忆就被释放出来,因此可以全部用来思考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放松,不要紧张,只想你手头的这一件事就行。”

05




减轻工作记忆的负担可以释放思考能力

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题目的条件越来越多,把题目条件写在纸上,能减少工作记忆的负荷。如果脑力都被消耗到记住条件上,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做思维活动。

例如: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又行了4小时,又行了多少千米?

这样的一道题,纯粹用脑子记住条件,就很累了。如果在验算纸上,写成这样:

然后看着这个思考,大脑的工作记忆就轻松了很多。只用脑子去处理文字叙述的题目,脑力的消耗很大,很多人都不能承受,哪里还有剩余脑力去思维。有些孩子的脑力特别强,不用做草稿,就能轻松思考。但是他们将来也要遇到超过自己脑力的题目,还是要借助草稿来减轻负担。

回到一开始的小B 同学,遇到这样的孩子,首先让他明白,他根本没有思考,告诉他不要把脑力消耗到烦躁上,静下心看题目的条件,并且把题目条件写在草稿纸上,想不出来的时候,看着自己写在草稿上的题目条件,用语言自己再叙述题目。

只要我们用好工作记忆,给他创造思考的条件,其实大脑天生爱思考。聪明不是天生的,聪明是一种习惯,是基于对大脑的了解,逐渐学会了使用大脑后的结果。


亲爱的读者,目前每周三更新一次,请点星标在看,不然你就找不到我啦。文末留言你的想法,让我了解你!点分享,给身边的家长,让更多家长懂教育,让更多孩子快乐、成功!

分享朋友圈,让大家都看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