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圣人”的学问

 弘德新国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国学100秒》陪伴您第194天

在繁体字里,写做“聖”——左边是个,右边是个,下面是个,但在甲骨文里,下面不是,而是,所以“聖最初的意思就是耳力超常的人。

《难经》里讲闻而知之谓之圣,还保存着这种意思。

在原初社会,人们主要以狩猎为生,听力好肯定是特出的长处,这样的人被称为“聖人,也不足为奇!

随着文明的演进,对圣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耳聪,还要目明,甚至绝顶聪明。

当然,仅仅聪明还不够圣人的格,更重要的是对社会要有大贡献。

能做出这种贡献的人绝不会是普通人,所以孔子、墨子、老子称道的圣人都是古代圣王——尧、舜、禹、汤、文王、武王。也就是说,没有权势也做不了圣人,因为在那时候对社会的大贡献要靠权势来实现。

当然,孔子时代所称的圣人都是死的,活着的人没有资格成为圣人,包括孔子自己。

子贡说孔子天纵之将圣,稍微透露一点这样的意思时,孔子坚决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出身低贱,经历了磨练,所以才有这些本事。

不过,人性是个奇怪的东西,对于过往的看法,就像拍艺术照一样,时间越久,细节越模糊,神圣(当然也包括邪恶)的轮廓却越清晰。

到了孟子的时代,孔子就被称为“圣之时者,也就是他那个时代“活着”的圣人。

到了汉代,一直被孔子称颂的周公也加入圣人行列。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更是周、孔并称。

当然,圣人不仅仅是“文”的,还有武圣人。

最早成为武圣人的,是辅佐武王伐纣的姜太公。

宋明以后,民族矛盾上升,忠义无双的关羽逐渐取代姜太公,直到最后成为至高无上的武圣人——“关圣帝君

在世俗性比较强的中国社会,圣人有着巨大的光环。做“圣人”,特别是活着的“圣人”,对于某些人而言,无疑具有魔幻般的吸引力,但这也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比如:王莽,一心想要回到“三代”——做圣人,最后不仅圣人没做成,反倒连累了周公,自己也落得个“身死、家破、为天下笑”!

不过,此后做圣人的理想不仅没有减弱,反倒更强了。

到了北宋,随着贵宗大姓的消亡和科举制的兴盛,中国文人迎来了历史上最扬眉吐气的时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也不是少数权贵的专利,而是成了众多读圣贤书、期待内圣外王者的共同梦想和实践。

但是,“靖康耻”和蒙古人的异族统治,把这一切击得粉碎!

到了明朝,朱元璋对知识分子的敌视,特别是廷杖制度的设立,让文人们斯文扫地!

从小立志要做圣人的王阳明,亲身经历这种耻辱后,在偏僻的贵州龙场驿领悟到:修、齐、治、平的路是走不通了,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把这种自性开发出来,就会满大街都是圣人

就这样,做圣人的路反倒更宽了!王阳明也因此风靡一时。

但异族的再一次统治,不仅让王阳明背上了亡国的黑锅圣人之梦也再一次破灭。

其实,圣人的路在远方,不在眼前!

前两天,朋友送我一本莫言的新书。不知为什么,我一下就翻到最后一页。

莫言说,村里人计划在三婶一家合葬处盖一座护子娘娘庙,怕上级不准,进京找他出主意。他说,不妨先建个纪念馆,时间长了,也就成了庙,没人敢拆了!

更多《国学100秒》:

张公吃酒李公醉

说说“宇宙大将军”

公门之中好修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