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晋皇室为啥总是那么憋屈?

 奥卡姆剃历史 2022-05-26 发布于北京


摘要

在东晋当个皇帝是相当憋屈的,司马睿同志因为这件事颜面全无,连裤衩都没能保住。本想提升一下皇权的权威,却更进一步证实了东晋皇室统治的软弱无力,他本人遭到软禁,羞愤而终。

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晋与秦代、隋代有很多相似点,都结束了多年的纷争割据,实现大一统,然后又很快瓦解。

但西晋又有许多不同,秦、隋虽只经历二帝,立国几十载,却开创了后世的大一统局面:秦汉大一统,隋唐大一统。然而西晋的覆灭,并没有带来大一统的局面,反而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几百年五胡乱华,生灵涂炭的悲剧。

晋惠帝司马衷时期发生了八王之乱,使得西晋国力大大受到削弱,少数民族乘虚而入,侵略中原,北方黄河流域大面积国土沦丧,长安、洛阳接连陷落,许多北方的世家大族被迫南迁,史称“衣冠南渡”。这里的衣冠南渡就和明代明英宗朱祁镇去瓦剌部落“北狩”,清代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西狩”是一个概念。

东晋王朝,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司马睿,西晋皇族,是司马懿的曾孙,祖上被封在琅玡(今山东临沂),世代袭封琅玡王。八王之乱之后,东海王司马越胜出,令司马睿都督扬州诸军事,也就是扬州的最高军事长官。司马睿听从了王导的建议,南渡建康(今南京),笼络结交江左士族,并得到了江南士族和南渡北方士族的广泛支持,于公元318年正式在建康称帝,史称晋元帝。

司马睿本来是皇室很远很远的一支,竟然一下子继承了大统,真是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运气爆棚啊,但其实,这个大馅饼没有那么好接,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香。

从表面上看,司马睿顺利成为了新王朝的执政者,贵为九五之尊,,西晋的国祚得以延续。

但是,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却暗流涌动,有时只是一粒小石子,也能激起千层浪。

公元322年,琅玡王氏的代表人物王敦以清君侧为名(一个经常见到的口号,清君是真实目的,侧恐怕是怕不好听加上去的)起兵造反,连续攻克多座城池,直逼东晋国都建康(南京)。

王敦成功占据石头城,并不入宫觐见司马睿,却在城中纵兵抢掠,这明显就是在告诉司马睿:你再不主动来求我,我的士兵可就打进宫城了。方今王敦为刀俎,司马睿为鱼肉,司马睿只得去派使者求和。

但事情接下来的发展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王敦一没有诛杀司马睿,二没有废黜司马睿,反而让他继续当皇帝。

自古以来,每一次政变无论阳谋也好,阴谋也罢,都免不了要腥风血雨,原因大家也都知道,斩草必除根嘛。

读到这里,想一般人都会有几个疑问:1.皇帝同志的军队是吃干饭的?号召不了全国吗?一个反贼都收拾不了?2.王敦脑子是不是进水了,国都都打下了,为么不自己当皇帝?

要理顺清楚东晋这些怪事,还要从东晋的权力构架上说起。

简单而言,一个国家,要想能玩的转,都会有几个必不可少的元素。

从物质层面上讲,要有钱。换句话说就是税收来源;武装力量,就是国家国防维稳的军队;人口,他们是国家的子民;土地,要耕者有其田;官僚队伍,负责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代表国家管理地方的管理者们。从精神层面上讲,要具备人心所向,王朝的正统合法地位要得到普遍的认可。

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白了,钱才是根本。没有钱,军队没有粮饷,谁会为你卖命打仗?官僚队伍同样的道理。至于人口,老百姓加入你的王朝也是有条件的,你要为他们提供耕地,提供安稳的生产生活环境,他们为你提供赋税和徭役,想空手套被狼,老百姓也不是傻子。当年刘邦攻入长安,也是要封府库,不近美色,和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才得以稳定人心。

那么我们把这个公式套在司马家族身上。钱,司马睿来的时候根本就没钱,完全是穷光蛋一个。当皇帝的启动资金主要是南渡的世家大族和东南的世家大族联合资助的,这有点类似今天的股份制公司。

由于地缘位置以及历史原因,西晋虽然灭掉吴国,但并没有完全掌握江南这片土地。当地世家大族靠着发展庄园经济,聚拢人口,建立武装,向官僚队伍输送干部,掌握了田赋,盐铁,关税征收自主权,进而控制地方的财政,俨然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王国。你司马睿来拉赞助,自然可以资助你一些,但是要抢人家的饭碗,怕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同样的道理,地方武装的绝大部分,都是由当地门阀大族牢牢掌握。至于人口,很多都成为了庄园经济的一部分,成为了庄园主的私有财产(当然也不同于奴隶社会的奴隶,还是有区别的)。

那么既然世家大族要啥有啥,自己当爷不好吗?干嘛还自己主动找个爷,甘愿当孙子?

原因很简单,我们讲的维系国家运转的要素还剩下一个,就是精神层面的要素:人心归附,对王朝正统性,合法性的认同。这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实际上分量却举足轻重。

一个王朝,要想长期延续下去,就必须有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让所有人都认同你的意志和追求,认为由你带领大家,是天经地义的,是无需置疑的。我们不妨把小说里的情节拉来一用,宋江为啥要竖立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那就是要树立团队的核心价值,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只能去安抚小喽啰,真正有思想的头领需要有核心价值,这样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宋江。

我们的司马睿同志虽然一无所有,但却具备所有江南士族不具备的东西——西晋皇室的身份。

晋代统一三国,立国数十载,当今北方国土受到胡虏蹂躏,南方继续由晋代的司马家族统治,是老百姓都接受的事情,也体现汉族人对汉族政权的认可与归属感,因为这个时候民族矛盾已然上升成为主要矛盾。

而对于江南世家大族而言,既然大家势均力敌,谁也不服谁,那找个中间方代表大家统治国家也是件极好的事情。东晋皇室成为了世家大族之间的缓冲区和政治平衡器,对任何一方都不是一件坏事。就这样,司马睿顺利成为了皇帝。这便是东晋权力形成的渊源。

那么到这里,所有的疑问都可以解决了。

皇帝手上根本没有多少军队,王敦造反的时候,镇守地方的将领都是世家大族利益集团的代表,全部处于观望状态,谁也没有轻易下注,这就是王敦能长驱直入的原因。

至于王敦为什么不废黜司马睿,也是考虑到自己以门阀士族的身份难以服众,留下司马睿当台面人物,自己掌握实权,才是最好的选择。东晋已经在江南站稳了脚跟,人心归附。推翻东晋,或是擅行废立之事,承担的风险太大了。

总而言之,王敦带兵进京,就是要说一句话:皇帝是皇帝,门阀是门阀,大家各司其职,谁也不要越位,要是做得过分了,就别怪我不客气。

由此可见,在东晋当个皇帝是相当憋屈的,司马睿同志因为这件事颜面全无,连裤衩都没能保住。本想提升一下皇权的权威,却更进一步证实了东晋皇室统治的软弱无力,他本人遭到软禁,羞愤而终。

东晋政治始终没有摆脱这种生态,日后虽然皇族与门阀士族各有涨消,但始终不偏离这个总基调,皇帝逐步成为门阀士族的政治平衡器,协调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矛盾,维系着东晋王朝的运转前行。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