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注(四)胃经脉证并治

 它山客石 2022-05-31 发布于浙江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叁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在体内位置,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对而言,膀胱经在表,胃经在里。胃经内管胃,外管肌肉,胃为胃经之府。胃经病,分病经和病府。身热烦渴,目痛鼻干不得眠,不恶寒反恶热者,此为足阳明胃经病,即邪在肌肉。潮热谵语,手足腋下濈然汗出,腹满痛,大便硬者,此为阳明府病,即邪在胃。病分经府,其治有别。经病之证为外证,府病之证为里证。

足阳明胃经,以下简称阳明。

足太阳膀胱经,以下简称太阳。

4.1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太阳之邪传经入阳明经,为阳明经病;传入阳明府,则为阳明府病。阳明府即胃,大便结硬不得出,是为胃家实也。

4.2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是《内径》言传经一般次第,非绝对日数。阳明乃多气多血之府,风寒传入,邪盛于中,太阳之表邪已除,又未传其他经,则单纯阳明病脉大,即不浮大,不弦大。一句话,正阳明之脉大。

4.3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阳明之病,本自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出不透彻,余邪传入阳明,在经则为阳明外证,为经病,入府则为阳明府病,胃实也。

4.4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太阳之邪传阳明,有来自中风的,有来自伤寒的。若能食,是来自中风,以风乃阳邪,阳能化谷,故能食,名中风;若不能食,是来自伤寒,以寒乃阴邪,不能化谷,故不能食,名中寒。阳能化谷者,风伤,卫迎之而发热,胃中热能提高,故能化谷。阴不能化谷者,寒伤,荣收缩以御之,血流因寒而变缓,胃中热能降低,故不能化谷。

4.5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太阳中风,发热,汗自出,恶寒。太阳风邪传阳明,即风邪入肌肉,虽身热,但与太阳中风之热不同,乃发于肌肉,蒸蒸而热,不似太阳之阵阵发热。风邪入肌肉,肌肉之热蒸蒸而上,故皮肤反而不恶寒而恶热。

阳明病外证:身热烦渴、目痛鼻干不得眠,不恶寒反恶热,病在经。

阳明病内证:潮热谵语、手足腋下濈然汗出、腹满痛、不大便或大便硬或大便难。病在府。

4.6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太阳中风,必发热恶风。太阳伤寒,发不发热都恶寒。有人得病一日,不发热而恶寒,又无其他伤寒外证,何也?这是太阳伤寒欲传阳明,虽得病只一日,只要邪传阳明,必恶寒自罢,汗出而恶热。

4.7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即止,此为阳明病也。

上条所言恶寒自罢,是阳明之府胃,居中属土,土为万物所归,阴阳之邪,终归入胃,此合自然界万物归土之义。初病一日虽恶寒,是太阳之表未罢也。二日即止,则是太阳之邪已悉数归入阳明,此即阳明病也。

4.8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问:阳明病是怎么得的?

答:太阳病时,若汗、下、利尿这些办法用之不当,则徒亡津液,致胃中干燥,未尽之表邪,乘虚而入传阳明。

不大便,内实,大便难着,都属阳明病。

4.9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躁烦实,大便难是也。

问: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三者何以区分?

答:太阳之邪,乘胃燥热,传入阳明,状成脾约,即脾受邪制约,无大便欲,这是太阳阳明。简言之,不大便是也。

太阳之邪,乘胃中宿食与燥热结,致内实满痛,大便硬,有大便欲却拉不出,称为胃家实,这是正阳阳明。简言之,大便硬是也。

太阳之邪已到少阳,法当和解,而反发汗利小便,伤其津液致胃中躁烦,已传少阳之邪又乘虚入胃,大便涩而难出,这是少阳阳明。简言之,大便难是也。

4.10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自汗出。

阳明病,即具有4.5条所言内证或外证者。邪在经,脉当浮长;入府,脉当实大。今脉浮而紧,潮热有时者,是阳明病而见太阳伤寒脉也,则知是从伤寒传来。脉浮而紧,是太阳伤寒未罢之脉;时有潮热发作,则阳明内证已具。若脉浮,是太阳中风未罢之脉,必自汗出。

4.11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发热,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阳中风之脉缓,传入阳明经,汗出已多,邪从皮肤进入肌肉,则脉变迟。继续入阳明府,则迟变数。

太阳伤寒之脉紧,传至阳明经,发热已甚,则脉变浮。继续入阳明府,则浮变实。

脉不数不实,则未入府,非胃实,不可攻下。

今阳明病脉迟,知由太阳中风传来。发热,微恶寒,则在表之风邪未尽,可发汗,宜桂枝汤。若表阳已虚则宜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汤方  见1.3条。

桂枝加附子汤方  见1.18条。

4.12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出现阳明病症状,参见4.5条。无汗而喘,知从伤寒传来。脉浮,太阳伤寒传入阳明经,未入府,脉由紧变浮,参见4.11条。可令其邪仍自表出,防止入胃,故宜麻黄汤。

麻黄汤方  见2.2条。

4.13阳脉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着,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阳脉微,谓脉浮无力而微也;阳脉实,谓脉浮有力而盛也。凡中风伤寒脉,阳脉微则热微,微热蒸表作汗,则汗出少,这是营卫自和,病欲解。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则热盛,因此而发其汗,汗出多者,亦为太过。汗出太过,胃府津液被夺而干燥,大便因此而硬。

4.14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自太阳中风或伤寒传经而得,通常多汗,反无汗而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是其人久虚之故。卫气虚,与外邪相抗,正邪交战不激烈,则热少无汗;热邪循阳明经行走,卫气虚则不能逐邪出表,故皮中似有虫爬行。

4.15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阳明病初欲食,说明从中风热邪传来(见4.4),若已入府,则大便硬,今大便自调,说明邪未入府,仍在经。因胃中之水随大便排出,反致水道水少,小便不利。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即无大热,在经之邪轻,可自愈也。忽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乃初时所食,补充营卫两气能量,胃之气化功能增强,输向肌肉,遂使水气与在经之邪一同迸发排出皮肤,故发狂,濈然汗出而解。欲解之时,卫气取扩张进攻姿态,故脉浮;既解,卫已伤而营仍处防御姿态,故脉紧。

4.16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太阳经病也。呕不能食,寒邪入胃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则为肌肉著热,肤腠反开,汗了一身又一身,证明寒邪已传阳明经也。故经曰:阳明病,法多汗。

4.17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本当脉紧,传至阳明则脉变浮(参见4.11),继续入胃则浮变实。发热无汗,则太阳之邪未解,应优先解表,白虎汤解里热,故不可与之。若渴欲饮水,又无太阳表证,说明表热已除,邪已传阳明,脉浮则未入胃,仅血热失津液而渴,只需解里,加人参以生津止渴,故白虎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方 (见1.19)于白虎汤内,加人参45克,余依白虎汤方。

4.18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邪,白虎汤主之。

脉浮是表有热之脉,脉滑是里有热之脉,伤寒后脉浮滑,为表里俱热,邪已传阳明,若其人未经汗、吐、下,津液未损,可不加人参,白虎汤主之。胃热未盛则脉滑,盛则实。

白虎汤方

知母90   石膏(碎)250   甘草(炙)30   粳米100  

上4味,以水2000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200毫升,日3服。

4.19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脉实者,属阳明也,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太阳病烦热,汗出则烦热解,过后又如疟状,傍晚时分,即足太阳膀胱经旺时,15-17时,此时发热,知病始自太阳经。如疟状,则太阳风寒兼俱,是否已传阳明,须以脉辨。脉实者,邪已入胃,胃热已盛,宜大承气汤(见4.24条)下之;脉虚浮者,邪尚在表,仍为太阳证,宜桂枝汤(见1.3条)发汗。

4.2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太阳病,经过或吐或下或发汗后,仍不解,虽津液已损,但只是微烦小便数,胃中津液已损兼小便数而失水,因此大便硬,可知此硬非胃热实之硬,邪入里未深,结热未甚,故与小承气汤,和之可愈。

小承气汤方

大黄60   厚朴(去皮,炙)30   枳实(大者,炙)4.5

上3味,以水8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2服。初服汤后当有大便,若无,尽饮之。若大便出,勿再服。

4.21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足阳明经脉,行经脚背,此处之脉主胃,浮者,胃中邪热甚而卫气强;脾胃两者,胃阳脾阴,若脉涩,则营气弱,即脾虚,脾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津液输送闸门不固,故小便数。胃热脾虚小便数,胃失津液,大便则硬,这是脾被邪制约,故名脾约。麻仁丸主之。

麻仁丸方

麻仁200  芍药125   枳实125  大黄(去皮)250   厚朴(去皮)250    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75 

上6味,蜜合丸,如桐子大。饮服10丸,日3服,渐加,以和为度。

4.22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吐后,胸不胀满而腹胀满,是上焦之邪已除;腹胀满,则胃中壅热。表邪已尽,胃虽胀满而不硬痛,仅剩余邪,又兼吐伤津液,故不宜急攻下,只需调和胃气即可,与调胃承气汤少少温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去皮,酒浸)60   甘草(炙)30   芒硝60

上3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内芒硝,更煮两沸,少少温服之。

4.23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传经入阳明,不吐不下,胃中郁热,故心烦,可与调胃承气汤。

4.24 阳明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发热汗多,则津液随热外渗,亡津液则大便必硬,不可继续发汗以至亡阳,此时救阳的唯一办法,是急下之,引胃中之热从大肠而出。

大承气汤方

大黄(酒洗)60   厚朴(炙,去皮)125   枳实(炙)7   芒硝35

上4味,以水2000毫升,先煮二物,取1000毫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400毫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2服。若1服得下,余勿服。

4.25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下后,心中懊侬而烦,估计为药力不足,是否继续攻下,要看大便。若仍拉出结为燥丸之屎,便可攻之,宜大承气汤。若只是腹微满,大便头硬后溏,则里热轻,不可攻之。

4.26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得病二三日,无太阳、少阳证,故知此属阳明。以脉弱,知其人胃虚,只宜微和不宜急攻。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不大便,虽能食,也不可轻下,只可与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其小安。至六日,再与小承气汤促之。若竞不大便六七日而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大便头硬后溏,则知胃中尚未干燥,屎未定硬,攻之必溏而无头硬。须小便利,知脾胃功能开始好转,胃中水液走尿道而出,则屎定硬,便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4.27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太阳中风则脉缓,传经阳明,则由缓变迟。阳明病脉迟,可知由中风传来。汗出不恶寒,太阳外证欲解之兆。热邪已入阳明,肌肉受困,其身必重。若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则热邪已入阳明之里,自胸至胃,皆受邪制,这时,可以开始考虑攻里了。若见手足濈然汗出,则知胃中之水已被热邪蒸出,大便已硬,攻下时机到了,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则外未解,其热不潮,则里未实,还不可与大承气汤。若腹大满,大便不通,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预防药力过猛反伤身也。

阳明经旺之时为申酉戍,即15时零秒至19时59分59秒。十二时辰之申时,为15时零秒至16时59分59秒,又称为晡时。阳明胃热实特点,即每日于晡时发热,犹如潮水进退有规律,故称为潮热。其热不潮者,言其发热时间不定,亦不在申时,非潮热之有规律。

4.28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气者,慎不可攻也。

潮热是阳明病胃热已实之特征,胃热实则大便必硬。故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以用大承气汤;大便不硬,则胃热未实,不可用。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丸屎,可用小承气汤来判断。少与小承气汤,服后放屁者,则知其人胃中热甚,水受热蒸而化气从下出,胃中废渣必结丸,结丸则有空隙,故屁能出。有燥屎就可攻之,即可用大承气汤。若小承气汤少少服后不放屁,则其人大便必头硬后溏。即燥屎未结,大便只是头硬,后为废液,屁无空隙可出,故不放屁。不放屁则不可攻之,攻之则寒气上逆,使胃胀满,不能食。若服小承气汤后欲饮水,可知仍有胃热;饮水则哕,亦是寒邪上逆之故;其后发热者,必是大便再硬,但已服过小承气汤,所硬必不多,继续用小承气汤和之即可。不大便者,服用小承气汤后不放屁,慎不可攻也。

4.29 阳明病,俨语,发潮热,脉滑而疾,小承气汤主之。因与小承气汤一升,腹中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

阳明病,口齿不清叽叽歪歪,发潮热,说明寒邪已入胃。脉滑,胃中屎欲硬之兆。脉疾,胃热已盛。此时尚无濈然汗出、小便数而大便硬燥等实证,不可骤然攻之,只宜小承气汤试之。若服小承气汤后屁出,再服小承气汤;若小承气汤试之不放屁,则不可再与小承气汤,等明日再看。若明日依然脉滑而疾,再服小承气汤,若脉转为微涩者,不可再服小承气汤。脉微,说明胃府阳(卫)气弱,运行困难。脉涩,说明胃府阴(荣)气弱,血行不畅,这是里虚,一下即里虚,当然不可再下,所以难治。

但凡胃热未实者,不可轻用大承气汤攻之,只宜小承气汤调试之。大便硬,有燥屎丸,则为热实之证。

4.30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滑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俨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即津液已耗损但病不愈,寒邪必已深入。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每日申时发潮热,不恶寒,乃经邪已罢,府实燥甚。十来日不大便,则阳明府(胃)实,胃热极盛,正气失守,故喃喃自语如见鬼状。更严重者,邪热攻心,心神乱故而不识人,循衣摸床;肝魂乱故惕而不安;肺气欲绝则微喘;肾气欲绝则直视。这是荣阴虚极将亡,卫阳孤阳无依,神明扰乱之象。不大便日久,胃热极盛而不能从下排出,热邪上逆冲击心胸,以至神魂混乱呈欲死之状。脉滑者,滑为阳脉,滑则气血仍通,有救。脉涩者,涩为阴脉,塞也,不通也,故难救。所以,但见发热、俨语者,就应急攻,大承气汤主之,不可久拖也。若一服即大便出,便不再服,别下过头。

上条言阳明病俨语潮热脉滑而疾,用小承气汤调试之。本条虽也潮热俨语,但却是伤寒或吐或下后不解,可能是误治之后果,则其人必正气已虚,以至十余日不大便,此刻,泻其大便为急务,故可趁病势未严重时, 大承气汤方先攻之。若剧者,当先补气正气,先活之,后图之。

4.31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水、谷入胃,其精华者化为津液和营卫两气,其余成渣滓化为屎。营卫两气驱动津液输送周身,汗、尿、屎中水分都来自胃,故汗多或尿多,皆能夺走津液。胃中津液若被汗或尿所夺,其屎必干燥。

阳明病,本来自汗出,医误以为风邪,更重发汗,病势是有好转,但仍微烦没个完,如此重汗,大便必硬,故而烦。因重汗亡其津液,胃中干燥,故大便硬。只是微烦而无腹满或胀痛,可知未成结热,病势轻微。这种情况,当问其小便情况,若原本一日三四次,今日只有两次,可知大便不久便出。因为小便减少,津液回归胃中,屎不再硬,肠得水润,大便必自出。

4.32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续上条,阳明病,本已自汗,又发其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非胃结热,虽大便硬也不可攻之。须等到其人欲大便之时,用蜜煎导通之,土瓜根及大猪胆汁,也可导屎。

蜜煎导、土瓜根、大猪胆汁,都是古时外导大便之法,与开塞露同理,但开塞露更为方便,故略蜜煎导、土瓜根、大猪胆汁三方。

4.33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六七日,邪入阳明无疑。目中不了了者,视物不清也。睛不和,即瞳孔不透亮也。五藏气之精华,皆上荣于目,故目为重要的审病对象。睛不和者,肾水竭而热邪上攻于目也。伤寒六七日而睛不和,说明里热盛极,水不能制火,反被胃热烧灼而竭,内热无所制约,沿经入目,致眸子朦胧,视物不清,此热极神昏之兆,阴虚已极,危恶之证也。虽无其他表里证,只大便难,身微热,亦为热实。须急以大承气汤下之,泻热救阴。

4.34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小便自利则大便当硬,小便不利则大便不当硬。大便硬不硬,决定于津液竭不竭。今小便不利,按常理屎不燥,然却大便乍难乍易者,是其屎已部分燥硬,因津液未竭,有时一并拉出,此为乍易;而极坚硬部分燥屎仍留于大肠中拉不出,此为乍难。燥屎结于下,浊气上攻心肺,故时有微热,攻心则冒,攻肺则喘,肠胃中有燥屎,故不能卧。宜大承气汤。

4.35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是胃中燥屎结,肠胃干,屎无去路,滞涩一处,故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是燥屎秽气上攻则烦躁发作,有时秽气伏而不攻则不发作。燥屎已确认,大承气汤攻之。

4.36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腹中屎已堆满。烦不解,里热未尽也。腹满痛者,宿食因热又结硬也,宜大承气汤。

4.37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阳明病下后身热未除,手足温,不结胸者,是所陷之邪浅。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是热邪郁蒸于胸膈间,故宜栀子豉汤吐其热。

4.38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伤寒呕多,虽有恶热不恶寒、大便硬等阳明证,但因邪逆于上,并未集结胃中,故不可攻之。

4.39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病,自中风传来,口苦咽干为少阳热证,说明热邪已入少阳经;腹满,阳明里热证也;微喘、发热恶寒,为太阳伤寒证也;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脉也。此为风寒兼伤表里同病之证,若下之,则表邪乘虚下陷入胃致腹满,津液竭而小便难。

4.40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俨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复利其小便故也。

阳明病,脉现太阳伤寒之脉浮而紧,证现诸多阳明内外证,脉证错杂。因已发热汗出,津液已损,若发其汗,则夺液伤阴,燥热攻心致昏愦失语;若加烧针,则更助阳邪,致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邪热冲膈,致心中懊侬。当此之际,观其舌头,若舌上生胎,则膈中热甚,宜栀子豉汤主之,一吐除膈中热邪。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则为胃热甚,胃中干,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解热生津。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则为胃中饮热并盛,宜猪苓汤主之,利尿滋燥。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因汗夺胃液,汗多则胃燥,猪苓又利尿复夺胃液,恐津液立亡。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泽泻  滑石(碎)各15

上5味,以水800毫升,先煮4味,去400毫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140毫升,日3服。

4.41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府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脉浮而大,太阳、阳明脉也。今太阳脉浮之表未解,心下反硬,则阳明之里热已盛,宜汗或者宜攻,需要权衡。若邪在藏(里),可攻之,不发汗;在府(表),不但不可攻,仍当发汗解表,还不能利尿,尿多则大便硬。汗多则胃热更甚而大便硬,汗少则大便不硬但难。因只是心下硬,未至腹满痛,不宜急于攻之。脉迟,则胃气空虚,津液不充,也未可攻。

阳明胃热实可攻,热未实不可攻。实与未实,看是否腹满硬,今心下硬,邪未结于胃,热未实,故须权衡。

4.42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脉迟,是中寒。胃中寒不能化谷,所以虽饥欲食却不能吃饱。胃府营卫受寒而虚弱,食物不能消化而胃中湿瘀,吃饱则湿瘀愈甚,还未到不能食之地步,说明邪未深入胃里,尚在胃上部,邪气上逆而微烦头眩,阻下排之液而小便难,小便难则水气外渗,邪气挟持水谷之湿,蒸发而身发黄,此黄疸因饱食诱发,胃气虚寒使然,故名谷疸。欲作,将要之意,非必然也。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则胃气空虚,此腹满非结热,属胃气虚寒使然,下之胃气更虚,故腹满如故。下之无效,发汗或利小便,也无助于消除为寒,此当温中,胃和则愈。

4.43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与上条比,同为阳明病中寒,从食难用饱到不能食,从小便难到小便不利且手足濈然汗出,病势明显加重,邪入胃已深。手足濈然汗出,虚汗也,则不发谷疸,欲成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水谷不分,小便不利大便必溏。

固瘕者,大便全程液态也,即溏泻。初硬者,胃中有宿食,因不能食,拉完宿食之后,尽是水也,故初硬后溏。下次再拉,必全溏,即固瘕。

此当以温中治之。

4.44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若小便不利,渴者,宜五苓散。

太阳病脉浮缓而弱,中风脉也。发热汗出恶寒,中风证也。不呕则里气和,缘何心下有痞?此必医误下之故。若不误下,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风邪已入胃。小便数着,太阳之邪犹在膀胱,尿多则肠胃失润,大便必硬,虽不大便十日,无所苦者,此大便硬非胃热结之故,故不可攻之。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即可。若小便不利而渴,则为停饮,水停不化,当以五苓散救之。(五苓散方见1.21条)

因小便数而大便硬者,不需药治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俟其阴阳自和,小便少则大便自然不硬。人体阴阳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可不用药者,不必用药。

4.45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阳明病,不能单凭心下硬满便攻之,如上条太阳误下致心下痞,不大便十日必也心下满,然非胃家实,故不可攻。若攻之,其人利下不止者,则虚极正脱,气亡而死;若利而自止,则邪退气未绝,犹可治。

心下硬满可不可攻,要看痛或不痛。满而痛者,属热,可攻之;满而不痛,属寒,不可攻之。本已寒盛而硬满,攻之必寒虚极而下利不止。

4.46 诸虚者,不可下,下之则大渴,求水者易愈,恶水者剧。

阴阳俱虚者,不可下,下之则重度虚,阴津消亡,自然大渴。其欲求水者,阳气犹存,治愈不难;恶水者,阳气濒绝,治之难矣。

4.47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大下之后,复发其汗,若只是小便不利而无其他症状,这是重亡津液,水液内竭之故,不必治,俟其阴阳和,小便利,必自愈。

4.48 阳明病,下血俨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足阳明胃经,中段自气冲穴(气街)直上至不容穴,再斜上至乳根穴,又直上乳中穴,这一段为血室之脉。妇人病阳明恰逢例假下血,热邪乘虚而入血室,故而俨语,宜刺期门穴。男人病阳明,亦有下血俨语者。若热随血去,必通身汗出而解。若血止而热不去,但头汗出而不解者,亦当刺期门,通身濈然汗出则愈。期门穴见足厥阴肝经图。

4.49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足阳明胃经,开窍于口,阳明有热,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虽燥而不渴,知热在经不在府。热在经脉,迫血妄行,阳明之脉起于鼻,血妄行由鼻而出也。衄者,热随衄出而解。

4.50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此承上条,阳明病热在经脉,则脉浮发热,热循阳明脉而上,故口干鼻燥。能食则胃气和,邪未入胃只在经。热邪在经,解之当从表出,不解于卫则解于营,解于卫者汗出而解,解于营者衄血而解。

同为脉浮发热,太阳中风则头项强痛恶寒,阳明经热则口干鼻燥。

4.51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太阳瘀血在膀胱,轻者如狂,重者发狂。阳明瘀血在肠胃,不至于狂。今其人喜忘,必有瘀血。所以然者,其肠胃本有久瘀之血,阳明营血输送受制,心血少而热上冲心,故令喜忘。瘀血之屎虽硬,但大便反易,其色必黑,乃瘀血与屎混合而出,故易出而色黑。宜抵当汤下之。(抵当汤方见2.36条)

4.52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此续上条,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即只有连续低烧一证,知此发热非比寻常,当为阳明蓄血。所以然者,若肠胃有瘀血,则血流受阻,必荣不足与卫和,阴阳失衡,卫行脉外,荣不能与卫偕行,故发热。因无表里证,则此热非来自风寒之伤,乃卫强荣弱所致,故非大热,表现为低烧。瘀血不去,则低烧持续。这是瘀血未严重之证,若迁延日久,血瘀于肠胃则喜忘,如上条;瘀于膀胱则发狂。因此,虽脉浮数,可下之,宜大承气汤。假令下后,脉不再浮,脉数依旧,是表热去而里热未去也。下后消谷善饥,则知此里热乃卫强之热,非邪热。邪热又称客热,客热不能消谷也。故曰“合热则消谷善饥”,胃阳强故能消谷善饥也。说明此前之低烧,乃卫强荣弱所致。能消谷善饥而六七日不大便,又非胃邪实热,只能是肠胃瘀血,因瘀血阻滞而大便不通也。宜抵当汤。若抵当汤后,脉数不解,不是不大便,反而下利不止,必是抵当汤药力足够,久瘀之血,协热腐化,随大便拉出,便脓血也。

4.53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伤寒发汗后,身目发黄,说明其人体内本来有湿邪,发汗引湿邪向体表扩散,故身目发黄,此黄非内热郁湿,故以为不可下也,当于寒湿中寻求治法。结合下条,当宜麻黄连轺赤小豆去麻黄汤。

4.54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伤寒表邪未解,若其人阳明经素有湿邪,则伤寒传入阳明经时,受到体内原有之湿阻滞,郁而变热,热蒸湿邪,向体表扩散,身必发黄。上条发汗而黄,故不宜再汗再下,宜去其湿。本条未汗已黄,伤寒无黄者,麻黄汤主之,今未汗已黄,故用发汗兼祛湿之法。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去节)30   赤小豆180   杏仁(去皮、尖)40枚(16克)  生姜(切)30  大枣(孹)12   甘草(炙)30   生梓白皮(切)60   连轺 30

上8味,以潦水2000毫升,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毫升,分温3服,半日则尽。

潦水,收集之雨水也。古时无空气污染,雨水近乎纯水,纯则无邪,故以潦水。今人若用潦水,恐怕酸雨或空气污染,反而不纯,宜以商品纯净水,或用甘澜水制作方法,制作甘澜自来水代之。

湿热发黄无表里证,热盛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里实者下之,表实者汗之。以麻黄开表,佐姜、枣和营卫,加连轺、梓皮以泻热,赤小豆利湿,合成治表发黄之效。

连轺,即连翘根。

4.55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已七八日,必转阳明。身黄必内有湿。湿热身黄,若湿盛于热,则黄色晦暗;若热盛于湿,则黄色明亮。身黄如橘子色,则明亮,属于热盛于湿。小便不利,腹微满,此热已入胃也。当令湿热从二便泻出,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90   栀子(孹)14 (约15克)  大黄(去皮)30

上3味,以水2400毫升,先煮茵陈,减1200毫升,内2味,煮取600毫升,去滓,分3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出也。

茵陈蒿除湿,栀子清热,大黄攻胃热。

4.56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伤寒只是身黄发热,外无可汗之表证,内无可下之里证,寒受湿滞而发热,湿受寒郁而身黄,只需清热除湿即可,栀子柏皮汤主之。

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孹)15  茵陈蒿60   黄柏30

上3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4.57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阳明病,若汗出或小便利,热随汗、尿排出便不致发黄。阳明病无火疗之理,若因太阳与阳明合病,无汗而自下利,则用葛根汤升发太阳之表;若不下利但呕,则用葛根加半夏汤降上逆之气(见合病并病篇)。今用火疗,则热邪愈炽,致热盛津干,邪热上升,虽额上有微汗,但周身无汗,更兼小便不利,饮停而湿化,故必身黄,宜茵陈蒿汤。若小便利,则不黄,但必渴,宜白虎加人参汤(方见1.19条)或白虎汤(方见4.18条)。

4.58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侬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无汗,则热无从外越;小便不利,则湿不能下泄;湿热郁于胸故心中懊侬。湿停热郁,故身必发黄,宜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见4.54条)。若经汗吐下后,小便利而懊侬,则非湿郁,乃热郁,大便硬者,宜调胃承气汤(方见2.9条)下之,软者,以栀子豉汤(方见2.24条)吐之。

4.59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面色赤时,是热邪还在经,未入府,未成里实,故不可攻之。若攻之,则怫郁于经之邪不能从表散出,更引邪入府,若其人小便不利,热郁湿积,必发热,面色发黄。

4.60 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阳明病,发热汗出,则邪从表散,这便是热越,越出体外之意。热邪既去,没理由发黄。但是,如果头有汗,颈以下全身无汗,则为热上蒸于头而非热越;小便不利,则膀胱湿蓄;渴饮水浆,乃热灼胃府也。此为湿热瘀蓄在里,故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方见4.55条)。

4.61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伤寒脉浮而缓,浮为太阳脉,理应有太阳表证。今无太阳表证,则邪不在表。手足热是太阳证,手足温是足太阴证。今太阳脉而太阴证,是邪发于太阳,传入太阴。若邪真的传入太阴,滞留则伤脾,则可能小便不利而身发黄,也可能小便自利而不发黄。小便自利不发黄者,七八日后若大便硬,则邪又传入胃也,变成阳明府病。不论怎么传经,最终都传入胃经。

4.62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此条补充说明上条。外邪伤身后,不管怎么传经,最终都会传入胃。传经日久则邪衰减,最后胃热不甚,故其人濈然微汗出,不是濈然汗出。三阴、三阳之邪,若传经阳明,必有濈然微汗出之证,始为转属阳明。

4.63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太阳病当恶寒,吐之表解,便不恶寒。今吐后不恶寒,是表邪已解,但不欲近衣,则为恶热,此种恶热,是吐伤气液所致,胃液伤而烦,非外邪所致。宜竹叶石膏汤。(方见10.5条)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2   石膏250   半夏(洗)65   人参30   甘草(炙)30   粳米250   麦冬(去心)125

上7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200毫升,日3服。

4.64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五六日吐之者,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病人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是表邪已解也。其人关上脉细,为胃气已虚,脉数,为胃气热,胃气不和也。表已解而里未和,多半是医吐之所致。太阳病,误吐必伤胃之气液,上条误吐致内烦属轻者,此条进一步阐述误吐之后果。若一二日吐之,此时太阳病初期,正气未衰,虽吐之,伤胃未深,只是胃中空而感觉到饥饿,但胃气不和,虽饥而无食欲;若三四日吐之,此时邪已转入阳明,胃中已热,故不喜糜粥而喜冷食;若五六日吐之,此时正气已衰,胃中邪热已甚,脾胃虚冷又不能下泄,热邪上逆,则朝食暮吐。此非脾胃原有之病,乃医误吐之过,是为小逆。

4.65 食欲呕吐,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食欲呕吐,胃寒也,故属阳明。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必非胃寒,乃上焦太阳之表热,吴茱萸气味俱热,故得汤加剧,宜葛根加半夏汤。

吴茱萸汤方

人参45   生姜90   大枣12   吴茱萸70

上4味,以水1000毫升,煮取600毫升,温服140毫升,日3服。

葛根加半夏汤方

于葛根汤内,加半夏半升(约60克),余依葛根汤法。

葛根汤方

葛根60   麻黄(去节)45   桂枝30   芍药30   甘草(炙)30   生姜(切)45   大枣(孹)12

上7味,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黄葛根,减400毫升,去沫,内诸药,煮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复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4.66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故吐也。

病人本来胃寒,医发其汗,结果脉数。脉数为有热,若为胃中有热,则当消谷引食,今食而反吐者,知此热乃客热。客热不能消谷,但发汗使其人阳气微,膈气虚,热邪停留膈上,脉乃数也。此数为外邪之数,非胃中实热之数,误汗使胃中虚冷,故吐也。此条说明,医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审察病人整体情形而治之,若本有胃寒病人需要发汗,宜兼顾温其胃,不宜独发其汗。

4.67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阳明病,若非内有燥屎,谵语潮热,不能食者,是谓寒。上条言胃寒不可汗之,攻之呢?也不可。攻其热必哕,即干呕。所以然者,攻之虽能逐热,然胃中虚冷依旧,以其人本来胃虚,攻之更虚,故必哕。

4.68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胃中虚冷严重者,不能食,不待攻之,饮水则哕。胃中虚冷,饮水则助其寒冷,故哕。若胃中虚冷至此,当大温之,宜理中汤加丁香吴茱萸。

理中加丁香茱萸汤

人参   白术   甘草(炙)  干姜 45   丁香15   吴茱萸30

上6味,以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3服。

4.69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抟,故令气餉,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血也。

哕、餉、吐、呕区别如下:

吐——无声有物。

呕——有声有物。

哕——有声无物,也叫干呕,以其有哕哕之声,故名哕。

餉——呃逆也,有声无物,气上逆冲击喉咙,发出格儿格儿之声。

位于脚背上趺阳胃脉,浮为有热,浮而无力为虚。胃气虚则气流上下交通之功能弱,受热邪所困,小气团冲击喉咙,发出“格儿格儿”声,这是餉,即呃逆。若脉滑,则是热邪壅郁于气道,积聚成较大气团而出,发出“哕哕”声,这是干呕。若其人本来只是胃虚作餉,用药之后加重成哕,则是医误下之过。若误汗,使扶阳脉浮,鼻中燥,则助邪热上逆,阳盛而阴虚竭,必衄血。守空,阴血为守,守空即阴虚极也。迫血,以发汗或火疗,热迫血妄行也,虚为寒,实为热。故言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谓误下愈虚其虚,误汗愈热其热也。

呃逆者,胃虚轻微,热邪亦轻微,可饮冷水一大口,分十二次咽下,呃逆立止,百发百中。常发呃逆者,宜温药温其胃,姜糖茶或甘草姜茶皆可。

4.70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抟,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水得寒气,冷必相抟,其人必餉。

寸关尺六脉皆浮大,此乃太阳之大脉,非阳明之大脉,阳明大脉,当关脉按之大。病在太阳,法当汗之,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既经下之,胃气必伤,下后若脉浮,则为胃中空,气虚之浮,下后若脉大,则为胃中有寒,虚与寒纠缠于胃,则作肠鸣,医仍不知,见脉浮大,以为有热,饮以冷水意图以冷压热,则原本已虚寒,又得冷水之寒气,表热陷下共相抟,必咽噎塞而呃逆。

4.7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伤寒哕者,邪传于胃,胃气壅遏,气逆上冲则哕。若哕不腹满,是胃气寒不能纳谷,宜吴茱萸汤(方见4.65条);若哕而腹满,是邪热实,水谷不得下泄反上逆,可视其大小便,哪个不利便利之,小便不利宜五苓散(方见1.21条),大便不利宜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方见4.22条),利之则愈。

4.72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

谵语者,颠倒错乱,言出无伦,不避亲疏,妄言骂詈,其声高朗,常对空独语,如见鬼状,是阳明燥热甚,上攻于心而神昏气乱所致。

郑声者,精神衰乏,其声微短,不能自主,语言重复如郑重其事状,是正气虚所致。

4.73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俨语。

伤寒四五日,通常邪已入胃,脉沉,是邪已在里,即阳明府胃,胃气受寒瘀滞,消化功能减弱,遂腹满而喘。邪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从体表越出,则胃干,大便为难,发汗必虚肌表,结果变成表虚里实,久则胃热炽盛,必俨语。

4.74阳明病,其人汗多,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俨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俨语止者,更莫复服。

阳明病,其人汗多,汗多则津液外出而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俨语。这是汗多而致胃燥大便硬,不需重下,只需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俨语止,不可再服。

4.75汗出俨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汗出多而致俨语者,料燥屎已结于胃中,这是太阳风邪传入胃之故。此种情形,法当下之,但须掌握时机,必须等到太阳之风邪已过阳明经而入阳明府,方可下之。下之过早,因里热未结,不但除之不尽,膈上余热犹在,攻心则语言必乱。时机一到,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方见4.24条)。与上条比,热重致有燥屎丸,故用大承气汤。

4.76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能食者,但硬尔。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是胃中热甚所致。胃中热,本应消谷能食,今反不能食,乃热已伤胃中津液,胃中屎燥结,气化不能下行,反逆上攻致不能食,故言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方见4.24条)。能食者,说明胃中气化自行,津液未至大伤,屎未至燥结,虽硬能拉出,不必用药,自和则愈,下之反伤。

4.77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既下利,则热气得以下泄,何由而致谵语?此必下利燥屎兼有,胃中大热,已热结燥屎,但非全部,故虽下利,仍有燥屎未出致谵语。若按其脐腹,当有燥屎必坚痛,不按则不痛。半利半结,不需急攻,故宜小承气汤(方见4.20条)。

4.78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死。

直视者,精不注乎目也。谵语者,神不守乎心也。直视谵语,精神俱失,危证也。直视谵语兼喘满或下利,死证也。喘,阳气上脱;下利,阴气下脱。阴阳脱尽则死。

4.79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俨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太阳病,发汗多已伤阳,见病未解,又重发其汗,导致气液两伤,亡阳矣。亡阳之人,所存者阴气耳,故神魂不定而俨语。俨语者,胃阳热也,为阳病。若脉短,短为阴脉,阴衰也。亡阳而阴衰,故死。即内经所云之阳病见阴脉者死。阳明胃脉按之大实或洪滑,即与俨语热甚相符,脉与证符,为自和。脉自和者,则阴阳自和,有救也。

4.80 发汗多,亡阳俨语者,不可下,以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阳明胃热甚致谵语者,为可下之证。发汗过多而致亡阳俨语者,乃津液枯竭,与热甚内实之谵语不同,以无大便硬、腹满痛,故不可下。上条未言治法,本条续以治法也。既不可汗,又不可下,故以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通其津液后可愈。

柴胡桂枝汤方

柴胡60   桂枝23   人参23   甘草(炙)15   半夏(洗)30   黄芩23   芍药23   大枣(孹)6   生姜(切)20

上9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4.81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弦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中风传阳明,若太阳病未罢,脉当浮缓。今脉弦浮大,比较复杂。弦,少阳脉也;浮,太阳脉也;大,阳明脉也。脉见诸经,症状亦然。短气,气衰矣;腹都满,阳明府证也;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少阳证也;鼻干,阳明证也;不得汗,太阳证,气衰故不得汗也;嗜卧,少阴证也;一身及面目悉黄,太阴证也;小便难,太阳府证也;潮热,阳明里证也;时时哕,胃气将亡也;耳前后肿,少阳证也。病情阴阳错杂,令医圣也开不出药方,不得已用针灸,稍有好转,但外证不解,病势已危。十日后,若脉弦不浮,则邪已转少阳,与小柴胡汤(方见5.4条)。若脉浮而不大,无余证,则邪已转太阳,与麻黄汤(方见2.2条)。若十日后邪不转经,病势依旧,更上不尿、腹满、哕等证,则胃气已亡,没救。

4.82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脉浮而芤,浮为阳盛,芤为阴虚。阳盛则发热,阴虚则血虚。胃阳气盛,脾阴气虚,阴不足以和阳,阳盛发热又损津液使阴更虚,恶性循环,则津液绝,阳无阴和,而绝于里,实则阴绝。

4.83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阳明病本当汗多,今反无汗而小便利,为寒邪已深入体内;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冰冷者,寒邪上逆以至四肢,必然也上逆及头,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冰冷,又小便利,则寒邪不上逆,将随尿出,故头不痛。

4.84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阳明病,当恶热不恶寒,若从伤寒传来,则不能食,若从中风传来,则能食。荣行脉中,寒邪伤荣,荣伤则血行受滞,故寒气上逆则头痛。卫行脉外,中风伤卫,热邪上攻则头不痛而眩。眩者,天旋地转眼冒金星也。能食头眩,风邪上攻也。寒邪上攻能令咳,其咳兼呕;热邪上攻亦令咳,其咳不呕,干咳伤咽,故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4.85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病人原本胃寒,胃中阳气本来就虚,反复发其汗,胃中阳气几乎耗尽,胃中冷甚,必吐甚,以至,若胃内有蛔虫也会被吐出。

4.86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不止。

胃寒之人,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即发汗亡其胃阳,胃中虚冷以至水药入口即吐,这是吐逆,若还发汗,必吐不止。

4.87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阳明病脉浮主表热,迟主里寒。下利清谷者,里寒已极故根本不能化谷,完谷而下,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

甘草(炙)30   干姜23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1

上3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1枚,干姜45克。

4.88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戍上。

经云:日西而阳气衰,阳明之所主也。从申至戍,乃阳明主气之时。经气旺,则邪退而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