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 | 梁忠全:端 午 节

 新用户9326cauu 2022-06-01 发布于安徽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据《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张晋周处·风土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即是指五月的第一个五日。那为什么“五”要称作“午”呢?说法有二:

据《说文解字》解释:“午”即“牾”字,“牾”是“逆”的意思,五月初五正是阴气逆转,阳气上升的时候,故称作“端午”。

另一个说法是“端五”改为“端午”,始于唐玄宗时期。玄宗李隆基八月初五日生,为避讳,将“五”改为“午”,所以“端五”就成了“端午”。

端午时期阳气上升,故端午又称作“端阳”,又因为端午为五月初五,有两个“五”,故称“重五”。

至于端午的来源,说法有多种多样,主要有二:一是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华夏人对传说中的祖先“龙”的祭祀活动。华夏族的先人以龙为图腾,把伏羲、女娲、颛顼、大禹等著名祖先称为具有无边法力的“龙”,端午节是祭祀龙的最隆重的节日;二是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沉于汨罗江,当地百姓为祭奠他,逐渐把五月初五他的忌日演绎成端午节,这个说法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生于公元前340年,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是很有才气的忠臣和诗人。他任职楚怀王的左使(相当于副宰相)时,极力主张立法富国,联齐抗秦,进而统一中国,但是,他的“联齐抗秦”的战略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等一批权贵的诬陷谗谤,加之外敌的挑拨离间,他的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主张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被楚怀王猜忌疏远。后楚国遭外敌入侵,国破地失,怀王也身死异地。楚襄王继位后,仍然听信谗言,把屈原逐出郢都,流放沅湘,长达十数年。当楚国被秦军攻占后,屈原万分悲痛,眼见原本强大的楚国日益衰竭,最后被秦侵吞,屈原悲愤至极,不忍目睹祖国沦亡,人民痛苦,自己又无回天之力挽回祖国沦亡的惨局,写下了诗作《哀郢》,带着绝望和哀怨留下遗作《怀沙》,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含悲饮恨,自投汨罗江殉国。相传,屈原投江之日,老百姓出动许多船只打捞他的遗体。为了防止蛟龙吞噬屈原,人们纷纷将粘软的糯米饭投入汨罗江中,让蛟龙吞食后粘住牙口。后来这种做法逐渐演变为赛龙舟和包粽子这些民俗。因为地缘地貌的关系,明光地区没有形成赛龙舟习俗,但包粽子这一习俗却历代延续。

粽子,古称“角黍”,因其形状有棱有角,用黍米煮成,故叫“角黍”。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记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曰粽,曰角黍。”

粽子,最初叫“筒粽”。传说屈原投江后,沿江百姓出动许多船只打捞屈原遗体,经过长时间的打捞也没有捞到。后来,为了纪念屈原,老百姓便用竹筒装糯米饭投入江中,这就是最早的“筒粽”。楚国人听说屈原投江殉国后,异常悲痛,为纪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的忌日,老百姓都会用竹筒庄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据《襄阳风俗记》记载,屈原五月初五投江自尽后,他的夫人在每年这一天也都要和乡亲们一道投食于江中祭奠他。一天夜里,屈原夫人忽做一梦,梦见屈原对她说:“你给我的食物都被蛟龙抢去了,蛟龙别的什么都不怕,就怕五色彩线和竹子。”从此以后,屈原夫人就用竹筒装上米和红枣,再用五色彩线扎好做成“粽子”,投入汨罗江以祭奠屈原。

还有一种传说,屈原投江殉国后,楚国百姓也在五月初五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屈原。相传到东汉刘秀建武年间,长沙有个叫刘回的人,在大白天突然见到一个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告诉他说:“你们常常祭奠我,我很感谢。但是你们投到江里的竹筒都被水中蛟龙抢走了,今后再祭祀时,可用苦楝树叶子塞在住竹筒口,再用五色线捆扎起来,因为蛟龙最怕这两种东西。”说完后,人就不见了。此后,刘回就按此法去做,并一一告诉了别人,自此粽子上就拴上了五色彩线和楝树叶。

屈原投江殉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了,他的爱国精神一直激励着华夏子孙,人民怀念他,爱戴他,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之俗,一直延续至今。

旧时,五月被称为“毒月”“恶月”,群魔俱出,五毒俱生,祸害人民。据史料记载,自周代以来,端午节就有用朱索、桃印饰门,艾草悬户,系五彩线,挂钟馗像,悬符箓等禳灾避邪的风俗。
端午节民间习俗甚多。明光地区多用芦苇叶(南部山区也有用竹笋叶)包裹糯米、红枣等做成粽子作节令食品食用。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粽子的品种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口味愈来愈全,甜咸香辣,荤素俱全,粽子,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缺的名餐美食。但是因地域的差异,明光地区则少有赛龙舟之俗。

端午节前,人们就忙着采集艾草、菖蒲、透骨草等,当天,用艾草菖蒲杂以透骨草等捆扎在一起,系于门窗上或悬于屋檐下,有的人家还会用菖蒲剪成“蒲剑”悬于门框上或者帐沿上,还有的用艾草在屋内熏烟驱邪。

端午节前,母亲、奶奶们忙着替孩子们制做虎头鞋,缝制虎头帽等,端午节当天给孩子穿戴,给女孩子挂装有艾叶的小香包,给小孩子手腕、脚脖上系五色彩线,俗称“耍线”,等到七月初七七夕节时剪断,扔到屋顶上,让喜鹊衔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早些年,潘村地区农村妇女会用独头蒜、麦秸管、彩色布条、艾条等穿成“蒜葫芦”挂在门头上,既作节日装饰,又能驱灾避邪,图个吉利。还有的地方用五彩丝线织成小网袋,内装“千滚蛋”(粽子锅里煮的鸡蛋)或咸鸭蛋或煨熟的大蒜头,艾叶是必不可少的,用以辟邪去恶。

端午节除插艾挂菖蒲,吃蒜吃蛋吃粽子外,还要喝“雄黄酒”,但现代人们已经知道雄黄含有汞毒,此俗已不再承继了。全国各地,端午节习俗各有不同,但核心主题是一样的,即驱瘟、除恶、消灾、祛病等。

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把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规定为法定节日,全国放假一天。2008年端午节首次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

近几年,作为“中华诗词之乡”的明光市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市文宣部门和市诗词学会、老年大学诗词班等许多单位都会举办“中国古典诗词诵读”活动,端午节又逐渐演绎成“中国诗人节”。

2008年,湖北省秭归县、黄石市;湖南省汨罗市;江苏省苏州市三地联合申遗,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此前的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但这“江陵端午祭”,非“中国端午节”。韩国在申遗时也明确说明“江陵端午祭”之俗源于1500多年前的中国端午节。
 

附:关于端午节挂艾的传说


艾,又叫艾蒿,艾草,白艾,五月艾,是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的一种野生药材,有一种特别的芳香,中医可以入药。艾晒干后点燃,可以用于驱蚊,过去夏夜民间常以此作驱蚊香。将艾草碾碎制成艾绒,是中医针灸用艾条的主要原料。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将其悬挂在门窗上可以去毒驱邪,这,最早见于南朝《荆楚岁时记》,可见此俗出现是很早的了。

因端午挂艾的习俗,民间百姓还创作并流传演绎了农民起义领袖以此除恶爱民为宗旨的故事。

说是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时,黄巢在河南邓州见到一个妇人在逃难。她怀中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手中却拉着一个只有两三岁的孩子在地下走。黄巢好奇地问她为什么抱着大的却拉着小的?妇人回答说:官府传令我们全城出逃,否则黄巢来了要全城杀光。我拉着的是我自己的孩子,抱着的是我邻居家的孩子,邻居大人都不在了,我只得带着他出逃,我宁愿自己的孩子受罪,也不能苦了邻居留下的这根独苗。黄巢听后,很为这位妇人的仁义之举感动,就对妇人说:我就是黄巢,我只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绝不杀贫苦百姓。大嫂,你爱邻居的孩子,我爱天下的百姓。黄巢随手在路边地下薅下一把艾蒿,并对妇人说,你不用逃跑,请你回去暗中传话给所有的穷苦百姓,让他们都在门上插上一支艾蒿,只要有这个记号,我的军队一定会加以保护。妇人为了传送黄巢的口谕,连忙回到家中。两天以后,就是端午节。正好这天黄巢的军队杀进邓州城,凡是门上插了艾蒿的穷人家不仅受到了保护,还分得了粮食。从此,端午节就有了插艾的习俗。

这个故事在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版本。如在四川,说的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故事。故事的发生地点是在四川绵竹,被称赞的妇人姓苏,她所在的街道因为她传达了张献忠关于挂艾不杀的口谕而得保平安。

挂菖蒲
菖蒲,也是一种常见的生在水边的野生药材,也有一定的芳香味,但比艾草要弱得多。中医主要用其根部入药。菖蒲的叶片狭长似剑,也有药用功能,所以古人也将其悬挂在门窗上,认为可以去毒驱邪。此俗一直延续至今。

文化明光|我为家乡代言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