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内背诵——消渴、汗证...

 壹亩莳 2022-06-01 发布于山东


消渴

01

概念

图片



消渴是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导致阴虚内热,以多饮、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西医学的糖尿病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其他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处的疾病或症状,如尿崩症等,亦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图片
图片

02

病因病机

图片


【病因】①禀赋不足;②饮食失节;③情志失调;④劳欲过度。

【病机】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肺、胃、肾为主要病变脏腑,尤以肾为关键。

图片
图片

03

辨证论治

图片


(一)上消

①肺热津伤

临床表现: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

(二)中消

②胃热炽盛

临床表现: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玉女煎。

③气阴亏虚

临床表现: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代表方:七味白术散。

(三)下消

④肾阴亏虚

临床表现: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

⑤阴阳两虚

临床表现: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

图片

汗证

01

概念

图片


汗证是以汗液外泄失常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即止者称为盗汗。

西医学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低血糖、虚脱、休克及结核病、肝病、黄疸等所致的以自汗、盗汗为主要表现者,均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图片
图片

02

病因病机

图片


【病因】汗证的病因主要有体虚久病、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

①体虚久病;

②情志失调;

③饮食不节。

【病机】总的病机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病变脏腑涉及肝、心、脾、胃、肺、肾。病理性质属虚者为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由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

图片
图片

03

辨证论治

图片


①肺卫不固

临床表现: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治法:益气固表。

代表方:玉屏风散。

②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当归六黄汤。

③心血不足

临床表现:睡则汗出,醒则自止,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疲气短,面色少华;舌质淡,苔白,脉细。

治法:补养心血。

代表方:归脾汤。

④邪热郁蒸

临床表现:蒸蒸汗出,汗黏,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