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终极问题的解决方案

 老玉米棒 2022-06-02 发布于山西

儒家面临的困境

儒家自春秋战国时期诞生起,一直就是实用主义至上,讲究“克己复礼”克制住自己的僭越行为,回归到“周礼”的规则之下。

但是儒家在唐宋的时候面临一个天大的问题,儒家没有对终极问题的解释和论述。唐朝时期佛教盛行,它带着戒律和轮回、涅槃之说席卷中原知识分子,人们纷纷拜服。当时就有很多儒学家开始探讨儒家的终极真理,但是都没有结果。

到了北宋时期,这个问题更加严峻,直接面临的是“正统之争”和“文化之争”,如果在这次争斗中败下阵来,中原文化可能会彻底消失,被“佛教文化”、“契丹文化”“金文化”“蒙古文化”所取代,当然,当时的人不可能看这么久远,他们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只能做好当下的事情,如何复兴“儒学”。

文章图片1

终极问题如何解决?

唐宋时期很多知识份子非常迷恋佛学,觉得佛教里面无论是宇宙起源还是人与自然,无所不包括,也有完整的因果逻辑系统存在。就拿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态度,一头钻到佛学里面去学习,可惜的是,学着学着很多原本坚定的儒家信徒,纷纷投靠到了佛教阵营。

幸运的是,当时有一个大大的天才横空出世——周敦颐。就是写《爱莲说》那个周敦颐,他反其道而行之,当大家都在“佛教”系统里面寻找“儒家”的终极真理时,他默默的翻开了《周易》,最终创立了《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的意义

《太极图说》是中国儒学解决终极问题的里程碑式学术,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他打破了儒学只有“世俗礼仪”和“圣人教诲”的一贯学术风格,加入了终极真理作为学术依托,

如果你违反了就是与终极真理在较劲儿。

周敦颐一生在政治上的成就不高,大部分时间都在琢磨《易经》。他带着问题出发,偶然有一天他看到《易经》里的一句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句话其实说得很莫名其妙,不知道在表达什么。但是周老先生觉得,这或许就是中国老古人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解释。

于是他在《太极图说》中解释一番:“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这里讲的就是太极是从而来,有了太极就生出了阴阳,有了阴阳就有了五行,有了五行就有了四时。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四时就是:春夏秋冬。这里面有什么逻辑关系,实在是耐人寻味,但是在当时这套理论一出,那是震天动地,人人拍手叫绝。

无极而太极

在中国古代儒家没有一套完备的宇宙真理解释系统,周敦颐《太极图说》出来以后,大家争相解释。朱熹就认为“太极”就是终极真理,他认为这和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是一个意思,“太极”就是道家里面所谓的“道”,然而无极又是什么?是一个多层空间的关系,当然古人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于是朱熹就接着解释说:“太极其实就是终极真理”,是宇宙的法则,也就是我们说的“理学”的“理”,“理”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理”从哪里来?从“无极”中孕育而来,无极就是“无形”,就是他不是具体的物质,就如同“理”也不是有形的,它们都是“无形、抽象的”。这就是朱熹版的儒学基础,我们叫做程朱理学。

文章图片3

阴阳是什么

在《易经》里面粗略的说道“太极生两仪”,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太极分裂成了阴阳,而《太极图说》则很高明的解释了阴阳的成因“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就是太极这个东西会运动,虽然它是抽象的,但是它会运动。运动的时候就形成了“阳”,“动极而静”就是运动到了极致就变成了安静状态,反过来就是“静极而动”,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全在一个“静”字,其实理解错了!中国文化全在一个“动”字,打坐也好、冥想也好,其实都是“静极而动”。

这么来看,其实阴阳并不是分裂的,他是一个事物的两面表达。比如树叶,有正面和背面;人有善与恶;其实都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了。

五行是什么?

太极的运动是生生不息的,总在静止和运动之间调换,也就意味着“阴阳”也是源源不断的产出,而这些产出的“阴阳”去哪了?就变成了我们看到的万物,古人概括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之间又互有生克,自称一套体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这就完成一个循环,生生不息,于是有了春、夏、秋、冬四季轮转。

如果只是从《太极图说》的文字来看,这种变化还是很有逻辑性的;但是朱熹却认为“太极”是没有实体,是抽象的。那么如果“太极”是抽象的,这些物质从何而来?只能靠我们打开脑洞去脑补了。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