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遗憾爱彼迎离开了,但或许是Airbnb回归的开始

 Holiday历险记 2022-06-05 发布于广东

预订好新一段旅程的高铁票,那种对「在路上」的期待终于能支撑我不那么难过地坐下来,写写关于爱彼迎的离开。

先做个自我介绍,这或许能帮助之前和我没有交集的朋友理解,为什么Airbnb对我如此重要。

大家好,我是Holiday,住过50+民宿,是Airbnb的资深用户;曾经是Airbnb故事板块的签约作者;是Airbnb广州体验大使,也是连续3年以上的Airbnb超赞房东。

从内容创作,到体验式经营,再到实体民宿经营,我都占全了。看着Airbnb变成爱彼迎,我是见证这个平台在国内本土化成长的忠实粉丝之一。

很难过,

又不是很难过

很多人会奇怪,不过是一个平台收紧了在华业务,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为什么它的退出会让我们难以接受。

对我们来说,Airbnb不仅仅是一个平台,不仅仅是对旅行的向往,不仅仅是一个生意,它是一种信念,一种我们相信的价值观:Belong anywhere.

The world is full of cities and towns, constantly growing larger.

But the people within them are less connected.

Yet we are all yearning for a sense of place.

We are seeking to Belong.

We all want to connected and share. To feel accepted and feel safe.

Imagine having that anywhere.

这是Airbnb某个宣传片里的一段话,讲的是Airbnb品牌文化的核心。每一个好的产品都有它的使命、愿景、价值观,Airbnb的关键词是belong归属感,而营造归属感的路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连结。

我作为游客,通过住进当地人的家、和房东交流和相处,获得了深度体验一座城市景区之外的日常生活的可能性,从而和这座城市产生了更强的连结

我作为房东和体验达人,通过接待来世界各地的游客,认识新朋友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生活,也从和多元化人群的交流中,感到和世界真实的连结

这种连结的基础,是基于共同价值观,全球化社区自发性形成的。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以职业、年龄、地域、收入水平、兴趣爱好,甚至是性取向形成的「圈子」,Airbnb的社区中,有还没毕业的大学生,也有退休的老阿姨;有每天伏案的作家,也有皮肤晒得黝黑的运动达人;有实现了财富自由的大厂高管,也有每天加班ppt写不完的打工人;有一家三口,也有独居男女…

这个社区足够多元,唯一的界定标准是价值观:是否热爱旅行,是否乐于分享,是否足够包容,是否把生活作为一种体验,是否想要与人、与这个世界产生多一点连结。

因为Airbnb,我在房东社区里认识了搬到广州后连结最紧密的一群朋友,有人在疫情爆发后我最低谷的时候收留我,有人帮我过生日,有人和我结伴旅行。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唯一的连结是Airbnb。

Airbnb的离开,让我没有很难过,因为我知道已经建立的这些连结并不会因为平台的退出而消失;它的离开也让我很难过,因为以后很难再用同样的方式去建立新的连结。

Airbnb在中国,

从来没有竞争者

Airbnb官宣退出中国境内业务之后,有人分析主要原因是竞争不过国内的平台。

某种程度上讲,是这样的。国内途家、美团、小猪这些平台上的民宿房源数量都多于Airbnb,国内的互联网平台有着更简单粗暴的资本扶持、更迅猛的扩张和更高效的运营。

但在我看来,这些平台并不是Airbnb的竞争者,事实上Airbnb在中国,从来没有竞争者。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当我们谈到竞争者,通常有两个概念—— direct competitor 直接竞争者和 similar competitor 相似竞争者。

直接竞争者是指产品的核心功能和所针对的用户群体相同;相似竞争者则是两个衡量标准中至少占其中一。

从核心功能上看,虽然国内这些民宿平台和Airbnb都在提供民宿短租业务,说白了就是“可以睡觉的地方”,但这只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Airbnb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附加价值。

比如房东亲自迎接你给你带来的回家的感觉,比如房东告诉你关于他从小在这个街区长大的故事和它的变化,比如彼此房东与房客彼此形成的信任,这些附加价值是基于相同价值观的吸引力自发形成的,是品牌和文化创造的价值,而不是通过copy同样的业务模式和更有效率的扩张就能同步移植的。

有些东西的形成需要沉淀,有些事情需要慢慢来。但现状是,国内的平台慢不下来,国外的平台在这种快节奏的大环境下步履维艰。最后,我们并没有拿得出手的好产品,我们的用户消费理念依然停滞。

从针对的用户群体上,Airbnb的忠实用户和其他平台也有比较明显的区别。这里举个例子来说吧。

前几天Airbnb发布公告,大意是已与国内其他主流民宿平台达成一致,可实现房源信息、用户评价的整体迁移,但我看完的决定是:我并不会做这个迁移。

我的民宿是两室一厅,我住其中一间,主卧用来给客人住,客厅、厨房、洗手间则需要共享。2019年,我安排了去马来西亚和柬埔寨旅行,十几天的时间里我把房子租给了一个日本姑娘,我从头到尾没有见过她,但是基于我们在平台上的沟通,我相信把家交给她没有问题,甚至还拜托她照顾我的猫。

但在其他平台上,如果说我又要出门旅行了,我应该会把那段时间的房源关掉。而如果没有了信任,做民宿对我来说也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从业务上,Airbnb确实有很多竞争者,但它的核心,目前还没有其他平台可以比肩。这就像当我们谈到手机,总共分为两类:苹果和其他。当我们谈到民宿,Airbnb也应该是被单独拿出来的那个品牌。

爱彼迎  ≠ Airbnb

我在以往的全职工作,包括现在的自由职业中,服务的大多是外企,最明显的一个感受就是国外平台在中国的本土化做得不好。为了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很多公司会放弃更高成本的教育用户,而选择更快速的路径,即向现有市场妥协。

前面说了很多Airbnb文化上的不可替代性,现在我要开始吐槽爱彼迎了。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变化是中国区取消清洁费。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哇这很好啊!国际公司开始考虑中国用户的习惯了,和国内其他平台同步了。但我以一个普通旅行者和一个民宿房东的视角告诉你:一点都不好。

在国际市场上,清洁费是独立于房费,单独单次计算的。举个例子,比如我要去墨尔本旅行,要订一间民宿5天,它的费用可能是这样的:每天的房费100元,清洁费35元,所以最终的费用就是100*5+35=535元。

但如果现在清洁费取消了,房东会怎么定价呢?每天的房费变成了135,一趟旅程的总花费就是135*5=675元。所以对用户来说,取消清洁费,其实增加了实际旅行成本。

因为清洁的成本是存在的,当它无法成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原本只收一次的清洁费只能被加到单日的房租里,只要入住天数大于1天,整体费用就会更高。

再从房东的角度讲,清洁费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被拎出来,能让旅行者意识到房间是有清洁成本的,但如果直接加在房租里,就更趋同于酒店产品,事实上退房后的卫生情况并不如收取这个费用的时候更好。

当然你的反应或许是,如果单独收取清洁费,客人不应该觉得既然花了这个钱,那么就应该弄脏一点,让这个钱花的物超所值吗?确实有这样的人,但我只能说这些并不是主流,更不是Airbnb的目标用户。

另一个对房东的弊端是缺弱了单体房东的竞争力和实际收益。

这里需要对房东这个概念进行一个简单的拆分。

Airbnb是一种共享经济,原本是房子主人把闲置的房子、房间出租出去,既可以以比较低廉的价格方便旅行者,自己也可以赚取一部分收益,增加收入来源。这是一种基于调动闲置资源的共享。

可是就像共享单车一样,当它能带来经济效益的这部分价值被发现,就变成了一门纯粹以盈利为目标的生意。很多二房东在城市核心区域租下多间公寓,统一装修改造成为民宿。发定位和密码锁密码,标准的入住流程和统一的客服话术,网红的装修风格,大批采购的民宿物资和固定月薪的专门清洁阿姨,让以精品酒店形式运营的民宿房源具有更低的运营成本。

这里先插一句,是不是所有二手房东都不好?不是,也有很多人是怀着对经营民宿的热情进入这个行业,也在能力范围内提供了非常贴心、热情的服务,很好,但这不是Airbnb式的分享,缺失了最重要的文化根基和社区认同感。

再说回增加清洁费的影响,单体的传统的Airbnb房东通常出租一间房或者一个房源,大部分时候可能是自己打扫的,即使请阿姨打扫,因为体量小,成本也相对高很多,所以清洁费对于整体收入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按照通常情况,旅行住几天下来,清洁费分摊到每一天,客人就很容易接受。

当清洁费取消,这部分对于单体房东更高的成本被加到单日房租里,整体价格就更高,相比于连锁式的民宿,竞争力在下降。

你可能会说,前面不是谈了很多文化相关的东西,低价格吸引到的客人也不是最核心的用户,并不影响目标用户的决策啊!没错,但是随着平台的无差别扩张(这又是另一个问题),越来越多价格驱动型用户进入,连锁型房源可能会有更高的预订率,这意味着更高的排名,也意味着单体房东的优秀房源在价格不具优势的条件下更难被发现,同时有着更贴近Airbnb价值观的用户的搜索成本更高,使用体验下降。

除了取消清洁费,民宿排名、今夜特惠,以及取消政策的更新,能看出来爱彼迎在努力迎合中国市场,但这些是我作为老用户和独立房东并不喜欢的变化。

在致房东的一封信里,用了「固本培元」这个词,我蛮喜欢这个说法的。爱彼迎暂时离开了,但是还好,这或许意味着那个曾经的Airbnb要回来了。

当我们谈论Airbnb时,

我们在怀念什么?

我怀念的是在塞尔维亚,当我意外丢了所有证件和钱,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是Airbnb的房东无条件地相信我,给我提供所有需要的帮助,那种感觉我后来在游记里形容是:失去所有,但获得一切。

我怀念的是在宁波预订的民宿,女儿在国外读书,于是把她的房间作为Airbnb租出去,我和她妈妈一起生活了两天,去的时候她和邻居在打麻将,她招呼我自己换鞋,当自己家里一样。后来我发起了一个播客节目,女儿也很感兴趣想要成为播客志愿者。

我怀念的是去珠海住民宿的时候,房东也在旅行,我们并没有碰到面,但谈起房子的设计,她说很感动,虽然未曾见到却仿佛能神交,我懂她所有的小心思。这个房子也成为后来我自己家里装修的设计灵感来源。

我怀念的是接待第一位体验客人,她从英国到广州转机,只停留一个晚上,我为她定制了一条路线,她真诚的感谢我,并且鼓励我专门为转机的外国人开设一个晚间city walk,后来我也确实这样做了。

我怀念的是之前入住的客人会带家乡的特产送我,我们一起去吃街边的煲仔饭,我还拉着她做我播客节目的嘉宾,分享她的职业故事。

我怀念的是之前在拉萨住民宿认识的姑娘,会专门来广州旅行,住在我的民宿,临走时送了两本她很喜欢的书给我,后来我又寄了很多我闲置但是她用得到的手帐贴纸给她。

Airbnb官宣退出后的两天,北京的房东小队长Tony哥(是我以及整个社区都非常喜欢、佩服、嫉妒的房东朋友)做了一份全国社区连结表,总结了各个城市的社区特点和活跃分子。

另一位广州的房东小队长大敏说,她和其他几个城市的小队长一直积极地和平台反馈,希望不要下架我们的房源,希望可以保留之前的评论,希望还能保留社区,哪怕自行运营。

当一个平台结束在中国的民宿业务,当我们再也不能通过这个平台获得收益,依然有人愿意做点什么,把社区留住,把曾经建立起来的信任留住,我想很难再有其他的品牌能够做到这样。

所以,我们究竟舍不得Airbnb的什么?

我想是连结感,从个体的一个点,一座城市,通过Airbnb串联成一条线,然后汇集成一个网络。

我想是归属感,作为房东、作为用户、作为全球大社区里的一份子,和其他我们喜欢人共同经历带来的身份认同。

我想是我们共同相信的、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的:

可以信任陌生人,

需要接纳融入多元的世界,

旅行可以有深度,城市应该有温度

以及期待与生活的各种可能性不期而遇。

疫情之下,旅游业难上加难,我理解爱彼迎的退出,也期待「固本培元」后Airbnb的回归。

注:文章随手而写,赶着出门吃饭,表达不完整不全面,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讨论,请勿抬杠,杠就是你对。


感谢关注,欢迎勾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