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轮考点】考纲重点之中诊气血津液辨证(四)

 壹亩莳 2022-06-05 发布于山东

01

下列病症中,与痰有关的是(多选)

A.鸡胸  

B.瘿瘤  

C.瘰疬 

D.乳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 :BC。

痰证是指痰浊停聚或流窜于脏腑、组织为患的病证,其中,痰结于颈部的皮下肌肉,凝聚成块,则为瘿瘤(B对)、瘰疬(C对)。鸡胸即胸骨下部明显向前突出畸形,因形似鸡胸而得名,因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骨骼失于充养所致,常见于小儿佝偻病(A错)。乳痈,是指妇女哺乳期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乳汁不畅,甚则破溃流脓,身发寒热,多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或外感邪毒所致(D错)。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痰证常见表现的是(单选)

A.胸脘痞闷、恶心纳呆

B.头晕目眩

C.肋间饱满,支撑胀痛

D.舌苔黄腻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 :C。

胸脘痞闷、恶心纳呆(A错)、头晕目眩(B错)可见于痰证;舌苔黄腻,可见于痰热,属于痰证常见表现(D错);肋间饱满,支撑胀痛,见于“悬饮”(饮证之一),不属于痰证的表现(C对)。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3

饮证可见的表现有(多选)

A.带下量多

B.脘痞腹胀

C.咳痰黏稠

D.心悸气喘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 :BD。

饮停于胃肠,阻滞气机,胃失和降,故可见脘腹痞胀(B对)。饮停心肺,阻遏心阳、肺失宣降,故心悸,气喘(D对)。带下量多,多与湿邪有关(A错)。咳痰黏稠,多由痰邪所致(C错)。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4

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则痛剧,证属(单选)

A.饮停胸胁

B.饮停于肺

C.水饮凌心

D.痰湿阻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 :A。

“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则痛剧”,为有形实邪阻滞胸胁气机,胸胁气机不畅所致(A对)。饮停于肺,肺失宣降,则见胸部紧闷,咳吐清稀痰涎,或喉间哮鸣有声(B错)。水饮凌心,则致心悸(C错)。痰湿阻肺,则咳嗽、痰多色白质粘(D错)。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5

饮停于肺可见(多选)

A.咳嗽气喘

B.胸闷

C.痰清稀

D.胸胁作痛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 ABC。

水饮质地清稀,停滞于不同于的脏腑组织,会导致不同的病变。其中,以饮停于肺,胸胁,胃肠的病变为主。饮停于肺,肺气上逆则致咳喘(A对)胸闷(B对),饮为阴邪,质地稀薄,故咳吐的痰液多质地清稀色白量多(C对)。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饮停胸胁,气道受阻,络脉不利,故可见胸胁胀闷作痛(D错);饮停胃肠,则胃肠有振水声,且胃肠气机不利,可见脘痞腹胀、泛吐清水(胃气机不利,胃气上逆)。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中医诊断学
第九章  气血津液辨证(四)
考点三十一:水停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1.概念

指体内水液因气化失常而停聚,以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腹大痞胀,舌淡胖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头面、肢体甚或全身水肿,按之凹陷不易起,或为腹水而见腹部膨隆、叩之音浊,小便短少不利,身体困重,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缓等。
 
3.证候分析

病理性的“水”,为质地清稀、流动性大的病理性产物。由水液停聚所导致的证候,称为“水停证”。导致水停的原因,可为风邪外袭,或湿邪内阻,亦可因房劳伤肾,或久病肾虚等,影响肺、脾、肾的气化功能,使水液运化、输布失常而停聚为患。此外,瘀血内阻,经脉不利,亦可影响水液的运行,使水蓄腹腔等部位,而成血瘀水停。

水为有形之邪,水液输布失常而泛溢肌肤,故以水肿、身体困重为主症;水液停聚腹腔,而成腹水,故见腹部膨隆、叩之音浊: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蓄而不泄,故见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濡,是水湿内停之征。
 
考点点拨

此考点为2017年考纲新增考点,与原来的“阳水、阴水”考点实属一回事,新世纪版教材和第九版教材已将“阳水、阴水”改为“水停证”。考生需要重点掌握水停证的临床表现。
 
考点三十二:内湿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1.概念

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以湿浊蓄积停滞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胸闷咳嗽,面垢眵多,头重如裹,倦怠乏力,脘腹痞满,泛恶,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腹胀便溏,或下痢黏液脓血,小便不利,或小便浑浊,妇女白带量多,肢体闷重酸困;甚或发为水肿;舌苔厚腻,脉濡缓。
 
3.证候分析

内湿的产生,多因过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志抑郁,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所致。因此,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

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面垢眵多,头重如裹;湿阻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精微不生,则倦怠乏力,脘腹痞满,泛恶,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湿注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或小便浑浊,妇女白带量多,甚则肠中湿邪搏结瘀血,导致下痢脓血;湿邪留滞经脉,则肢体闷重酸困;湿浊久留不去,更伤脾肾之阳,气化不利,发为水肿;舌苔厚腻、脉濡缓均为湿邪内阻的征象。
 
考点点拨

此考点为2017年考纲新增考点,是命题的重点,考生需要全方位掌握。
 
考点三十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的临床表现
 
1.概念

饮证指水饮停聚于腔隙或胃肠,以胸闷脘痞、呕吐清水、咳吐清稀痰涎、肋间饱满、苔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可根据饮邪在体内停留的位置的不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四型。
 
2.临床表现

图片

3.饮证的辨证依据

以胸闷脘痞、呕吐清水、咳吐清稀痰涎、肋间饱满、苔滑、脉弦等为主要表现。
 
考点点拨
此考点要求重点掌握。注意饮邪所停的部位不同(肺、胃肠、胸胁、四肢),其表现的症状也是不一样的。
 
考点三十四: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的证候分析
 
证候分析:

1.饮邪主要停积于胃肠、胸胁、心包、肺等身体的管腔部位。

2.饮邪停留于胃肠,阻滞气机,胃失和降,可见泛吐清水,脘腹痞胀,腹部水声辘辘,是为狭义的“痰饮”。

3.饮邪停于胸胁,阻碍气机,压迫肺脏,则有肋间饱满,咳唾引痛,胸闷息促等症,是为悬饮。

4.饮邪停于心包,阻遏心阳,阻滞气血运行,则见胸闷心悸,气短不得卧等症,是为支饮。

5.饮邪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肢节疼重等,是为溢饮。

6.饮邪犯肺,肺失宣降,气道滞塞,则见胸部紧闷,气喘,咳吐清稀痰涎,或喉间哮鸣有声。

7.饮邪内阻,清阳不能上升,则见头目眩晕。

8.舌苔白滑,脉弦或滑等,亦为饮证的表现。
 
考点点拨

这是一个高频考点,要求全面掌握,特别是饮停于肺的表现。其次要注意饮停于肺与寒邪客肺的鉴别。
 
考点三十五:痰证的临床表现
 
1.概念

痰证是指痰浊内阻或流窜,以咳吐痰多、胸闷、呕恶、眩晕、体胖,或局部有圆滑包块,苔腻、脉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图片

3.痰证的辨证依据

以咳吐痰多、胸闷、呕恶、眩晕、体胖,或局部有圆滑包块,苔腻、脉滑等为主要表现。
 
考点点拨

此考点是要求理解记忆的内容,复习时可以根据痰浊所阻位置(肺、胃、心、皮下、经络)的不同来记忆其表现。
 
考点三十六:痰证的证候分析
 
证候分析:

1.“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说明痰的生成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湿不化而凝聚密切相关。

2.痰浊最易内停于肺,而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故痰证以咳吐痰多、胸闷等为基本表现。

3.痰浊中阻,胃失和降,可见脘痞、纳呆、泛恶呕吐痰涎等症。

4.痰的流动性小而难以消散,故常凝积聚于某些局部而形成圆滑包块。

5.痰亦可随气升降,流窜全身,如痰蒙清窍,则头晕目眩。

6.痰蒙心神则见神昏、神乱;痰泛于肌肤,则见形体肥胖。

7.苔腻、脉滑等为痰浊内阻的表现。

8.痰浊为病,颇为广泛,见症多端,因而有“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
 
考点点拨

此考点是理解性内容,注意兼夹证的表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