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志军:患癌时被告知活不过3月,5年后肿瘤消失,他做了什么?

 dsjycby 2022-06-06 发布于江苏

当你被告知要面对死亡时,会有怎样的反应?是恐惧死亡,还是感到遗憾,亦或者是其他?

电影《遗愿清单》的两个主角,面对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选择去尝试以前没做过的事,从而填补了人生遗憾,人生圆满而离开。

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关于遗愿,而是一个抗癌故事。

当他确诊肺癌晚期时,医生说他活不过三个月。

这令他想起肝癌去世的父亲,想到自己是肺癌晚期,心里感到莫名的恐惧。

他觉得这是误诊,遍寻名医、四处挂专家号,可是国内医生们的判定都一样。

得到这个结果后,他逐渐冷静下来,开始仔细研究和对比不同的治疗方案,最后理性选择,积极配合,最终战胜了癌症。

现在,他每天开心快乐,生活多彩。

生病期间,他曾写下最想做的十件事,最后一件事就是告诉癌症病人和家属们,癌症不是绝症,它是可以治愈的。

然后,他把自己的抗癌经历写成了书——《重生手记》,鼓舞了许多人。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他是如何做到的。

01

2007年2月,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在工作时,一向很少感冒的他,忽然感觉到头痛,晕眩,这让他感到问题严重。

清醒过后他到医院看病,结果被确诊为“肺癌、脑转移”,通俗地说就是肺癌晚期,活不过三个月。

在这之前,他在上海一直忙于自己的工作,写书,他写的书,评价都很不错。

4月,他的新书《中国的新革命》出版,这本书被评为“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而他本人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他是一个作家,也是人民日报社的高级编辑、资深记者,还是法学硕士。

文章图片1

凌志军

但不论是谁,也不管身份是什么,一旦被医生告知得了癌症,都很难平静接受。

凌志军从上海回到北京,他到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脑、肺、肝都有肿瘤。

他不信,到北京遍求名医,还特意去排队挂了北京天坛医生一位知名专家的特需号。

他和妻子满怀希望地等了三个小时,终于在下班前几分钟见到了专家。

凌志军尝试向专家描述自己的问题,以方便专家了解自己的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

结果,专家对他并不感兴趣,看过他一眼后,就盯着他带来的核磁共振片子看,还不忘跟身边的年轻医生说话。

妻子因为着急而问专家自己丈夫脑中和肺内的肿瘤是不是有关系时,等来的不是专家耐心地解释,而是嘲弄和不屑,以及专家的一句反问:“你想让它有联系,是吗?

这反问,让夫妻俩懵了。他们为了来看病,挂的特需号,一路辗转赶到医院,经历了漫长的等待,结果看病就三分钟,且专家也没说点什么有用的东西。

凌志军忽然意识到,病人倒霉的不仅是生病本身,还有专家的漠不关心。

鲁迅说,人间的悲欢并不相通,果然没骗人。

后来,他在采访中说,医生对于病人的影响力是压倒性的,特别是有专家头衔的医生。

病人挂他们的号是为了得到希望和安慰,而他们往往给出的是绝望。这非常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和恢复。

在国内看了许多医生,得到的结果都一致。

不过,家人们并不放弃,也向国外的知名专家请求帮忙会诊。国外的专家认真对待影像片反反复复看了一个小时,结果的判断和国内不同。

02

在患病前,凌志军每天埋头工作,一天工作12小时,一周工作七天。

他的头衔和成就,都是这么拼出来的。

但在此之前,他的履历丰富多彩,跟“记者”两个字完全不挂钩。

1963年出生的他,只读到了小学便毕业,15岁进了成了工人,16岁又成一个农民。

他人生在转折点在从19岁当兵开始。

在部队,他每天练习刺杀和投手榴弹等,枯燥又乏味,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

他想要的未来是光明的,是活出自己。

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于是每到晚上,他就偷偷地躲在被子里学习数理化和英语。

有一天,首长发现他偷摸学习,批评他不安心保家卫国,居然还想出国。

文章图片2

凌志军

被批评后,他就暂停了学习,又埋头训练了。

凌志军不会因为挨了一顿训就放弃,后来,他凭借父亲的关系,从千百万写作训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人民日报》的记者,他开始写新闻了。

他父亲凌建华,曾是《人民日报》记者、评论员、总编室副主任、科教部主任、编委。

虽然说,他进入报社跟父亲有关,但努力还得靠他自己。如果没有真本事,那些书和头衔,他父亲并不能为他挣来。

在他结束十年和家人的分离生活后,回到北京,和父亲团聚了一段时间。但好景不长,父亲因为肝癌而去世。

回家后,他看到自己的父亲不开心,这和自己小时候的记忆不同。那时,父亲在他面前有爽朗的笑声,而后来见到的多是沉默不语,也没有笑容了。

等他收拾父亲的遗物时,他才知道为什么。

父亲留下了很多稿纸,上面都是父亲的检讨,因为时代原因,父亲过得很痛苦,他一直在做思想斗争。

这些让他决心活出自己,不像父亲那般被困住。他不走父亲的老路,这或许是他努力工作的一个原因。后来,他确实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不仅有世俗的功名利禄,也战胜了癌症,活出了自己。

03

凌志军坦言,当自己得知自己只能活三个月时,也非常恐惧。

特别是,当时的他对癌症的认知是这是个绝症,并且,自己也目睹过身边许多人,因病而死。

但经历了一系列医生的会诊,知道结果后,他反而冷静下来。

很多家人都会选择隐瞒病人的病情,但凌志军都是自己和医生商量治疗方案和对策。

他说,如果大家都冷静的话,其实可以默契的分析病情,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当然,家人们的冷静和齐心协力,也给了凌志军很多支持和鼓励,这有助于他能更好地面对病情。

在国内,医患关系一直都比较紧张。有的病人把医生当作权威,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也有的人,并不信任医生,但自己又什么都不懂。

这两种情况都不好,我们应该有选择性地听从医生的建议,像凌志军一样。

文章图片3

图片来自网络

他冷静下来后,查资料了解病情,与医生讨论病情,就好像是在说别人的事一样,这让医生非常惊讶。一般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多半崩于心态。

虽然,他也曾吐槽看病很难受,说的不是病情本身,而是看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医生的水平,有的也会犯错,但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医生还没热情也不去寻找新的证据,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这样的医生,对病人来说就是致命的。当然,不能一棍子打死。

凌志军也曾遇到过心目中的好医生,故而他说,病人要学会辨别哪些医生值得信任。

这对于病患和病情来说,非常重要。

他不对医生言听计从,也不一味反对医生的建议,而是有选择性地听取。同时,自己也查资料,了解情况。

当时,针对他的病情,北京和上海的专家建议是:手术,先拿掉脑中的病灶,然后化疗、放疗,等身体恢复再拿掉肺部的病灶,接着化放疗……

当凌志军知道即使脑部动了手术,也不保证能治愈后,他就决定先等等看,观察下自己的情况再做打算。

过了十多天,他发现自己视力模糊、头晕等问题并没有变得严重,医生也说,看起来脑中的病灶“应该没有长大”。因此,他决定暂时不动脑部手术。

后来,一位胸科专家建议他接受肺部手术,这次他听话照做。

不过,他拒绝化疗,因为化疗的效果也只是将治愈率从60%再提高2%。

之前他接受手术时,想做微创手术。结果当时负责的医生告诉他微创效果没有传统手术好,因为传统手术更成熟。他就马上放弃了微创手术。

从结果上看,他所做的决定是对的,脑部的病灶不用做手术就自行消失了;而肺部的病灶其实是恶性的,用手术切掉了。他的理性参与,对病情和康复非常有用。

04

凌志军,能如此冷静跟医生讨论病情,和理性选择自己的治疗方案,离不开他自己对癌症的了解和学习。

最初的慌乱,被理性压制,加上亲人们帮忙向国外专家请教。

国外的专家对待他的病情和国内不同,虽然他人未到场,但专家们拿着他的片子反反复复看了一个小时,也认真对待他的症状,得出的结果和国内的不同。

国外的医生说,癌症不是绝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凌志军也去验证这些医生说的话,作为记者,看数据是最好的验证方式。

近十年来,美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被遏制住,并且开始呈下降趋势。

一般来说,癌症患者经过治疗存活五年,五年存活率也可以说是治愈率,它达到了81%。

而且,美国癌症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达到了11年。这些数据,让凌志军得到了鼓舞。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癌症可以预防、可以根治,经过治疗也可以长期生存,它们的比例分别占比三分之一。

文章图片4

遗愿清单的两位主角

这些数据和信息都给了他信心和希望。

凌志军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认真反思过医生们常说的“过度治疗”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有很多人,特别是有钱人,更容易因为过度治疗而死亡。

在《遗愿清单》中,那个富有的主角都是这样对医生说,说他有钱,用最好最贵的药,当然,也要最优秀的医生。可惜到最后,金钱并不是万能的,钱并没有为他续命。

用最好的药,接受最先进的技术,其实要看每个人的情况,而不是一味选择最好的。

凌志军说:“在治死的那部分人中,大部分都是过度治疗死的。”

近百年来,中晚期癌症病人的平均治愈率几乎没有增加,但人类用于癌症的研究和花费却增加了几十上百倍。

虽然凌志军有时候接受靠谱医生的建议动手术,但不接受很贵的特效药等治疗。对于病人来说,很难区分合理治疗和过度治疗。

因此,他建议,当医生和你讨论病情时,不要盲目全盘接受,也要看看自己的身体的情况。例如感受身体的症状有没有缓解。

还有,要坚信“癌症有可能自愈”,要相信它能被治好,而不是觉得自己得了癌症就要死了。这些都有助于帮助战胜癌症。

05

另外,心态对癌症病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很倒霉,为什么会是自己得了病,会想不开,最后抑郁。

但其实,这非常不利于病情的转好,一个好心情才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凌志军自从得癌症后,他的生命体验和心境完全和过去不同了。

过去他是个工作狂,可以说没有生活。病了后,他开始看听相声,开始改变生活方式和习惯。

有次,在妻子面前,他本想表现自己的机敏,谁知连拍了四掌,还是让飞蛾跑掉了。

他说:“不是猎手不好,是狐狸太狡猾了。”说完,夫妻两人哈哈大笑。

这时候,他也像《遗愿清单》电影里那般,写下“自己最想做的十件事”,最后一件事是:告诉所有癌症病人和他们的家人们,癌症并不可怕

文章图片5

  凌志军的抗癌经历——《重生手记》

  他用自己的抗癌经历成书《重生手记》中,鼓舞了许多病人以及家属。

  他说:生命是不断增加又不断减少的过程。如果在50岁之前你是不断增加,到了50岁之后,你开始慢慢减少。你在50岁之前不断地获取,每一次获取都有成功;50岁之后你不断地失去,你的身体越来越坏,你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少,力量越来越小,你的朋友也开始越来越少。

  其实,普通人大病一场后,就会对生活与追求有了很大的改观,以前追求灯红酒绿和功名利禄,如今更容易看到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对身边的风景、公园、山水等反而更欢喜。

  当凌志军把工作什么的都放下了,他变得非常在意五件事:吃喝拉撒睡。

  吃,要多吃各种有营养的,种类要多;多吃素,吃各种粗粮,吃天然的食物,而不是像以前那般胡吃海喝;

  喝,多喝水,他每天要喝2400毫升水;

  拉,除了保持规律排泄外,还要观察其颜色与间隔等;

  睡,要保证八个小时,除了晚上睡觉,中午也会午觉。

  而这些都是以前不会有的。

  除此之外,他逛公园、晒太阳,去空气好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等,生活不再只要工作,开始变得他丰富多彩。

  凌志军经过了5年抗癌,到了2012年,他去复查后,肿瘤消失了,身体未见异常。用他的话来说是治愈了,现在是个健康的人了。

  康复后,他经常带着家人四处旅行,享受生活。现在,他不像过去那般常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但他比过去快乐,活得更有质量了。

  当然,他的抗癌经历,可以给众人参考,但不能全然按他这般来,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借鉴有用的部分,例如改变生活方式,更爱自己一些。

  不管怎样,对于凌志军来说,这场抗癌之旅,是身心的成长和收获,是重生。虽然癌症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我们拥有一颗不怕困难的心,这才是生命最宝贵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