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凌志军曾用5年抗癌成功,他做了些什么?

 海枯石烂海枯 2022-06-16 发布于福建

2012年,一本名叫《重生手记》的书出版,在医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这本书并没有严谨的医学理论,写书的人也并不是什么权威专家。

书中的用词平易近人,却让很多身患癌症的人看到希望,并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凌志军,他曾是肺癌晚期患者,通过自救,用5年时间痊愈,被称为抗癌第一人。

这5年,他究竟都做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故事。

文章图片1

图1

凌志军,1963年生于上海,长于北京。

父亲凌建华,曾是《报日人民》的记者,这为凌志军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家庭条件。

他小时候热爱理科,一直希望长大了能去搞化学实验,当一个研究火箭的科学家。

可是天不遂人愿,由于当时特殊的时局,15岁他就被派到工厂打螺丝,16岁被派去做农民,19岁去部队参军。

小小年纪经历了很多同龄人体会不到的生活。

在父亲的建议下,凌志军放弃了航天梦,转而走上父亲的路,开始当记者,写作。

他靠着一根笔杆子,25岁当上新华社记者,30岁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33岁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之后便一直在《报日人民》做高级编辑。

文章图片2

图2

优秀的他不仅在中国作家榜上有一席之地,更是被誉为“当代记者标杆”。

他这一生都在这个行业深耕,不仅子承父业,更是青出于蓝。

然而,就在他事业还在上升期的时候,老天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2007年2月7日,凌志军对着电脑,敲下《中国的新革命》最后一个字。

这是他新写的书,凝聚了他很多心血,他连着工作了一年都没有休息,才终于完成这本书。

写完后,他突然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头疼得要命。

他以为是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头痛,于是便倒头就睡,这一睡就是整整一天一夜。

之后,他在头晕目眩中醒来。

睡了一觉,本应该精神起来,怎么反而感觉头更晕了呢?

文章图片3

图3

不过凌志军没当回事,他收拾包袱,约上好友出门滑雪去了。

和好友见面后,凌志军顺嘴一提他头晕的事,没想到好友一脸严肃,坚持要让他去医院检查一下。

于是凌志军在妻子赵晓东的陪同下去了北京的医院。

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你的颅内有个2.5厘米×2.3厘米的肿瘤。

这可把凌志军和妻子吓了一跳,赶忙遵照医嘱做了全身检查。

可是结果更坏,凌志军患的是肺癌,还是晚期。

癌细胞已经扩散,颅脑、肺叶、肝脏都发现了恶性肿瘤,他颅内的那个就是肺癌扩散的结果。

妻子不甘心,反复向医生确认,是不是误诊了?

凌志军平常不抽烟不喝酒,每天还运动1小时,怎么会得肺癌呢?

文章图片4

图4

可惜,得到的却是医生肯定的答复,并且说只能再活3个月。

一个晴天霹雳下来,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阴霾。

为了治病,凌志军和妻子问遍了北京各个有名的肿瘤专家,中医西医都试了个遍。

妻子甚至去上海拜访名医,可每个专家一听凌志军患的是癌,便直接对他的病情判了死刑,肺癌晚期,没得救。

要是化疗的同时配上特效药吃,还能多活几个月。

这可是无底洞啊。

且不说化疗和特效药的费用贵出天价,光是治疗过程就让人难以忍受。

如果接受治疗,凌志军要先做开颅手术,然后化疗、放疗;

观察一段时间后,还要二次手术,打开胸腔,切除肺叶,再继续化疗、放疗……

文章图片5

图5

这样的治疗,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就在此时,凌志军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不化疗,不吃药,自己救自己。

凌志军觉得,自己在求医问药的这段时间里,被所谓的医学专家伤透了心。

他非常相信这些医生,可是他们只把自己当做一个病例,当着他的面给学生讲解癌症病变的特点,或者只相信机器检测的结果。

有一次,他排了一下午的专家号,那个医学专家竟然只给他看了3分钟的病,就告诉他活不了。

这让他感觉,这些医生并不关注患者本身的感受。于是开始怀疑,化疗真的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命吗?

况且,他的父亲曾经得过肝癌,被医生预言活不过一个月。

家人选择保守治疗,每天保持他父亲的心情愉悦。

10个月后,父亲安然辞世,比医生预言的多活了9个月。

文章图片6

图6

他的一个亲戚也是得了肝癌。但这个亲戚和父亲的选择不同,他被检测出癌细胞后,马上就去做了切除手术。

手术很成功,可这个亲戚在手术3个月后病情突然恶化,遗憾去世。

这让他更觉得,化疗救不了自己。

他把决定告诉妻子,妻子在听了他的想法后坚决地和他站在一起,表示要陪他一起抗癌。

自救的过程

回到家后,凌志军摒弃了以往消极悲观的情绪,他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思考自己现在想做的事。

妻子也每天都抽出很多时间,陪着他聊天谈心,到公园遛弯。

过了一段时间后,凌志军忽然发觉自己的体力好了一些。

以前他散步不仅要拄着拐杖,还需要妻子的搀扶,走了一会儿就觉得头晕目眩。

文章图片7

图7

而这一次,他独自在公园里走了40分钟。虽然中途也头晕,但他撑着拐杖坚持了下来。

这让他有种前所未有的欣喜。

于是他开始延长走路的时间,并给自己作了规定,每天都要走5公里。

他停下手中高强度的工作,放慢了自己的生活节奏。曾经5分钟泡好的咖啡,现在他能花20分钟。

吃过早饭后,每天都晃晃悠悠地出门,然后坐在树林里晒太阳。晒着晒着,他感觉有点无聊,于是又爱上了听相声。

他的儿子知道父亲在病中忽然多了新爱好,更是跑遍影音店把所有的相声磁带都给他买回来。

凌志军每天就这么乐呵呵地,一点都没有被自己的重症影响心情。

等到体力恢复后,凌志军开始进行户外运动。

文章图片8

图8

他约上三五好友,要么去爬山,要么去游湖,户外的新鲜空气和自然景象让凌志军特别舒心。

三个月后,凌志军还是活得好好的。医生预言的死亡不但没有降临,他的身体反而开始变得轻快。

于是在确诊肺癌的三个月后,妻子又带他进行检查。

x光片显示,他脑内的肿瘤居然从2.5厘米×2.3厘米,缩小到2.2厘米×1.9厘米!

虽然只是很微小的变化,但他的肿瘤确实小了一些。

这个结果让医生惊讶得不行,也给了凌志军更大的信心,他做的一切都是对病情有利的,他赌对了。

回家的路上,夫妻二人有说有笑。

他们把这件事告诉儿子后,儿子也非常惊喜。

这段时间,他们家不但没有因为他肺癌晚期气氛低迷,反而经常充斥着欢声笑语,一点都没有患者家属通常会有的悲观。

文章图片9

图9

凌志军开始觉得人生都充满意义,并列出了十件他最想做的事。

他觉得癌症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可怕,他正在和癌细胞共存着,并且还要慢慢地战胜它。

这也让凌志军更加坚信手术对自己、对治疗癌症是没有意义的,于是也更加坚决地拒绝一切治疗手段。

正因为他对手术太过抗拒,导致他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间。

2008年5月23日,在他抗癌一年后,他又到医院复查。

这次的情况很差,医生告诉他,他患恶性肺癌的几率在90%以上,病情和一年前一样,没有变化。

再不做手术,癌细胞就会扩散到全身。

这是凌志军非常信任的医生,在医生的建议下,他考虑再三,决定做开胸手术,切除肺部的肿瘤。

文章图片10

图10

手术很顺利,肿瘤切除后,他在医院静养了几个月。

但这件事也让他明白,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适当地听取医生的建议,做必要的手术,只会有利无害。

不能苛求每个医生说的话必须是对的,但要判断出,哪些对自己有用。

虽然他还是做了手术,但依旧没有接受化疗和特效药。

出院后,他还是保持了之前听相声、晒太阳、远足的习惯,不过这一次,他开始关注更多东西。

他开始重视起自己的日常作息和一日三餐。

他要求自己每天至少睡够8小时,一天至少要喝2.4升水,规律自己上厕所的时间。

在吃上,他总结出四个要点,要吃得杂,要多吃不同的食物种类;

要吃得粗,尽量多吃粗粮,能满足身体对不同元素的需求;

要吃得素,多吃蔬菜,做饭时也尽量选择蒸煮,少油少盐;

要吃得天然,多吃未经精加工的食物,保持食材最原始的味道。

文章图片11

图11

凌志军重新拾起自己热爱的滑雪。

自从生了病后,他再也没有去过雪场,这一次,他在家人朋友的陪同下,终于能在雪地里放纵地滑雪了。

2012年3月15日,在确诊癌症5年后,凌志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复查。

这次复查,他脑内的病灶几乎完全消失。

肺部和其他器官也没有新的异常,癌胚抗原指标回归正常,手术后幸存的肺叶也长了出来,把空荡荡的左边胸腔差不多都充满了。

这意味着,肺癌切除手术后失去的部分肺功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补偿。

也就是说,凌志军的癌细胞几乎是完全消失了。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

图12

惊喜过后,凌志军想到,还有那么多癌症患者每天活在绝望中,于是便将自己的抗癌经验和心得写进《重生手记》里。

他把自己抗癌时的生活习惯总结成“康复九策”。

他告诉患者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并非医生说的就是适合你的,要用头脑去判断,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化疗和特效药。

第二,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要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放慢节奏,丰富自己的生活,不要焦虑,这个时候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要重视吃喝拉撒睡,这些是生存的本源,做好这五件事,不仅是抗癌的基石,更是健康生活的基石。

第四,要适当散步,凌志军自己就是每天步行5公里,5年来至少走了8000公里。

不论是远足也好,健身房的跑步机也好,要让自己动起来。

文章图片13

图13

第五,晒太阳。因为维生素D对肿瘤患者非常重要,尤其是肺癌患者。而晒太阳能够很好地提高人体维生素D的水平。

研究表明,只要多晒太阳,肺癌患者就有可能把手术后平均的“五年存活率”从60%提高到72%。

第六,深呼吸。癌细胞惧怕氧气,每天深呼吸半个小时,平常多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比吃一大堆营养补药更重要。

第七,要保持好心情。很多癌症患者并不是被癌细胞打败的,而是被抑郁症打败。

人类60%的疾病都是由精神因素造成的,一旦有了心理疾病,患者也更难抵御病情的恶化。所以一定要保持由内到外的快乐。

第八,亲朋好友的关爱。

凌志军患癌后,朋友和家人的鼓励给了他极大的支持。

尤其是他的妻子,陪他一起就诊,一起游山玩水,一起在手术期间偷吃涮羊肉,让他感受到自己被爱着,自然就能保持心情愉悦。

文章图片14

图14

最后,做自己喜欢的事。

他还总结出抗癌的三大基本原则:癌症是慢性病,不是绝症;要和癌症和平共处;量力而行。

他的方法听上去都平平无奇,但是在这样快节奏的社会,即使不是身患重症的人,身体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小毛病。

这样返璞归真的生活,又有几个人能全部做到呢?

凌志军的影响力

如今,凌志军依然在世,过着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

他的《重生手记》,至今仍是许多癌症患者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榜样,支撑着无数患者走过一个又一个日夜。

随着医疗政策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特效药已经纳入医保,特效药不再是无底洞,极大地减去很多患者家庭的重担。

而国内医生也越来越讲究医德,他们开始重视患者自身的感受,做到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文章图片15

图15

而非依赖自己的经验和机器的检测,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病情被医生重视。

但不论我国的医学条件怎样完善,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自己。

平时多关注自己的健康,偶尔放慢自己的脚步,发现美好,融入自然。

一副好的身体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抵得过千万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