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日三餐,吃五谷杂粮,吃了便要拉,这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吃不拉,肯定有病。 大便就是粪便,是动物消化食物的最终产物,成分有水、食物残渣、细菌、分泌物,细菌分解道理物等,水占四分之三以上,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 ![]() 排便是身体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了,排便是排出体内毒素的一种方式。每天排便的好处就是排出体内的有毒物质和废弃物质,清洁肠道,促进肠道的吸收。另外,每天排便可以预防肠道系统疾病,预防便秘、大便干燥等的发生。 首先来了解一下,大便是怎么形成的消化系统可分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每日所吃的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系统,一部分营养成分被消化吸收,没有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 ![]() 大肠会吸收食物残渣中的一部分水分和盐类等物质,使大便变稠,然后会在大肠分泌粘液和肠内细菌的作用下形成粪便。 健康正常大便标准是什么?1、性状:条状软便不粘连。健康的大便多呈条状软便,在便池内不粘连,能浮在水面,水冲即净。糊状、没有干结成块的大便也属正常。 食物蛋白质高时,大便会偏硬,近似黏土;碳水化合物高时,大便则偏软或成糊状。 2、颜色:黄色或黄褐色。正常大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摄入奶制品,大便多为淡黄色;吃较多绿色蔬菜时,大便会偏绿;吃肉较多,大便为棕黄色;吃动物血、肝,或服用某些中药时,大便发黑。 ![]() 3、气味:带有微臭。由于细菌分解产生的粪臭素等,正常大便是微臭的,爱吃肉的人气味会重一些,素食者味轻。 如果臭得难以忍受,可能有健康问题。刺鼻酸味、烧焦味都可能由消化不良引起;腥味,则可能意味着消化道出血。 4、数量:“一条便”约100克。健康大便多呈形如香蕉的条状,每条长度约10~15厘米,重量约100克,每次排2~3条。排便量可因食量、食物种类等发生改变,如膳食纤维摄入较多,排便量会增加。 5、次数和习惯:排便次数和习惯因人而异,每日一次、晨起排便者居多。每日一次,晨起排便较佳。一般而言,无排便困难及其他不适,1~3天排便一次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过3次不算腹泻。 ![]() 6、排便感觉:能在1~2分钟内自然、通畅地排出,整个时间不超过5分钟,便后觉得轻松,没有残留便意,就是正常“畅便”。 上厕所时,大便前头干硬,后头软粘,说明了什么?看完涨知识了【消化功能下降】 人吃的食物首先经过口腔的咀嚼,然后进入食道进入胃。人类经历过消化过程,分泌一定的消化液,将食物分解吸收,剩余的食物残渣,就会进入肠道,在肠道菌群的分解下,最后变成粪便进入直肠,等待人体排泄。 假如人体的消化功能减退,肠胃在吸收分解食物时,身体无法完全吸收一部分营养物质,人体就会出现粪便前硬后软的状况。 ![]() 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护身体的消化系统,吃一些刺激性、油腻的食物,尽量不要吃,以免影响肠胃功能的正常运行。 【肠道癌变】 肠道癌变的确是会影响到大便状态,特别是在肠癌出现的初期阶段,患者受癌肿以及分泌物的刺激,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晨起假性腹泻等症状表现。 而随着肠癌不断进展、在肠道内形成周径浸润、导致肠道狭窄后,患者又会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前干后稀、便秘等异常症状。 【体内火气旺盛】 夏天排便时,大便前硬后软这种现象特别常见,因为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量大,如果饮水量不足或不及时,就容易造成体内缺水、肝火旺盛的情况,从而造成肠道干燥、大便硬结的现象。 有些人特别爱吃重口味的食物,如辛辣的火锅、烤肉等,体内的火气越发旺盛,这类人的大便异常情况就更为显著。 【长时间憋大便】 憋尿憋便的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不是腹泻、肠胃炎之类的情况,正常的大便是可以憋回去的,后面时间长了就会失去上厕所的感觉,之后需要好长时间才会再次出现便意。 ![]() 在大便憋回去的这段时间内,粪便在肠道内停留,但是肠道会二次吸收粪便中多余的水分,从而使粪便变得干燥,距离肛门近的粪便水分被吸收时间长,因此较为干燥。 等到下次排大便时,需要有很大的力气才能把干结坚硬的粪便排出,后面再排出后面软黏、稀薄的大便。 经常排便不畅是肠癌?医生表示:不一定,危言耸听。 近年来,由于我国大肠癌发病率高,早期诊断率低,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关于大肠癌症状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晚期结直肠癌的常见表现:排便困难! 因为这个原因,网上有很多肠癌患者。当他们发现自己排便不畅时,他们会想到:大肠癌!那么,问题来了,大便不畅真的是大肠癌吗? ![]()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排便不畅确实是大肠癌的常见表现之一。它发生在肠癌中晚期阶段。.因为病人的肠癌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肿瘤越长越大,肠腔越狭窄或阻塞。粪便虽然可以在肠内形成,但排泄过程并不顺畅; 通常,在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的癌变,发生的越多,就越有可能出现诱发梗阻症状。开始时,病人可能只是改变粪便的形状,粪便变得越来越稀薄,然后逐渐发展成具有其他症状的排便困难、便秘,,如腹痛、腹胀. 它也受到粪便堆积的影响,上端部位、左下腹部可能会在受阻的类似于条索样的肿物!被触及。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肠癌并不是造成排便困难的唯一因素。 例如,痔疮、单纯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紊乱,或单纯的饮食不健康可能导致排便障碍。 延伸——怎样根据粪便识别疾病?正常粪便为黄色成型软便。异常粪便往往可反映出某些消化系统疾病。 (1)柏油样:外观呈乌黑色,表面有油性光泽,状似沥青或柏油,这是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肝硬化是常见病因。 (2)白陶土样:状似白陶土,是胆道梗阻,胆汁不能通过胆道进入肠腔将粪便染黄所致,常由胆道肿瘤、结石等引起。 (3)带鲜血:可以是全鲜血,也可是粪中带血,多由下消化道出血引起,结肠癌、直肠癌、结肠息肉、痔核和肛裂是常见的致病因。 (4)水样:粪质较少,混有未消化食物,便次多,无臭味或臭味较小,常见于患急性肠炎、霍乱和胃泌素瘤等。 (5)有黏液脓血:粪中混有黏液和脓血,便次多,有便意不尽感,多半是由细菌性痢疾所致。 (6)糊状:成堆糊状,多泡沫,或状如发酵的面团。便次多,伴腹鸣、腹胀和大量排气,常见于消化不良。 (7)脂肪样:量多,表层有油滴,酸臭。主要见于患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者。 (8)果酱样:暗红色糊状,形似果酱,有恶臭,主要见于阿米巴痢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