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凉粉,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 小时候,我跟着奶奶去赶集,天气酷热,但只要看到凉粉摊,我便魔怔般地停下来。简单的一桌一柜一凳,围着碎花围裙的摊主熟练地端出一个洋瓷盆,一手托住,一手反转,盆子稳稳地倒扣过去。揭去盆子,“扑通”一声,倒在桌上的凉粉,白生生、软软地颤动着,弹性十足。“来一碗?”“孩子吃,少放点辣椒。”奶奶和摊主简单的一两句问答后,眨眼的工夫,一碟晶莹剔透、爽滑筋道的凉粉便摆在眼前。来不及细细品味,我瞬间将凉粉光盘了。旁边卖豆腐脑的老奶奶看我吃得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问一句:“再来一碗豆腐脑?”我摸着圆鼓鼓的肚子直摇头。 荞麦丰收的日子里,奶奶也会给我们做荞面凉粉。奶奶先将荞麦充分浸泡,再用石碾碾碎倒进盆中,用手搓成粉质后,再用细布过滤放入锅中加热。这时候火候掌握很重要,火太大,容易糊;火太小,容易夹生。烧火添柴的事儿都是奶奶掌控,我和弟弟妹妹们最喜欢拿个勺子不停地搅拌,一圈一圈、乐此不疲地“画圈圈”。火红的灶膛映得奶奶的脸红红的,厨房中传出我们一帮孩子的嬉戏打闹声……凉粉便在这热闹中慢慢变得透明、黏稠,直到“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泡。一两个调皮的泡泡受不了煎熬,“扑哧”一下冒得老高,惊得我们一帮孩子尖声呼喊。舀入盆中的凉粉等凉透了才能吃,对孩子来说,这段时间过于漫长。这时候,锅上的、勺子上的、碗碟上的那一小层凉粉会快速地凝结,软软的、滑滑的,我们随手拿下一点,丢入口中,凉粉瞬间化掉,美味无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豌豆粉做成的凉粉替代了荞面凉粉。妈妈知道我喜欢吃凉粉,我每次回家,妈妈总会事先做好一盆凉粉,配上黄瓜丝、蒜汁儿、油泼辣子,还有我们的特色炒汤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凉粉就置于眼前了。我还没吃到嘴里,就已醉到心里了。辣椒、蒜蓉、陈醋,各种香味和凉粉的味道融合,酸辣爽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当然,严寒的冬日里也可以来一份炒凉粉。我们把凉粉切成小块儿,锅里放油,加一勺辣椒面,一点蒜末,几粒葱花,再倒入凉粉细细翻炒,出锅前加几滴香醋,一碗热腾腾油汪汪的炒凉粉儿便出锅了。不过对我来说,最爱的还是凉拌凉粉。还记得在外求学时的一个冬日,我在外偶遇卖凉粉儿的摊子,便买了一碗回去。回到宿舍,我坐在床头裹着棉被,一口凉粉儿一口热水地吃了下去,让宿舍的姐妹馋了好久。 如今,我也会在炎炎夏日给我的孩子做上一碗凉粉,一起慢慢品尝! (作者单位:甘肃宁县委宣传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