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人也昔兮 2022-06-07 发布于宁夏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道德经》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这句话,从字面看似乎容易理解:

知者,不以为知,是谓上德;不知,而以为知,是谓无德,无德者,病也。

如此理解这句经文,这句话中的“知”,其内容是一定的:大道。

老子认为,人世间,有知道大道的人,老子叫他们为圣人。圣人知道大道,却自以为不知,这是因为圣人守道,行道。守道、行道之人,对于大道,守朴而不敢自明,守浊而不敢昭昭,如此才能有大德。

由此,可见世人多不知大道,却自以为知。这不仅是世人多病,更是整个人类社会之大病。

人类历史,所有的道德准则,所有的律法条令,全都属于“不知”之“知”。人类离道叛道,然后,以各种所谓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条文来规整自己,并以这些准则和条文为信条,以为有了它们,人就可以有德,走正途,事实上,这正是“无知”之极的表现。

所以,老子在这一章的后面说: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认为,要想改变人类之大病,只能是彻底否定“不知大道,而强以为知”之病。像圣人那样,视“不知知”为卑鄙和下劣。只有这样,才能人人知大道,守大道,行大道。

如今的人,把“知”理解为人世间的所有知识,这是对老子“知”的歪曲。

2022-6-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