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睡觉的“本钱”!治脾虚失眠的方子,养脾养血,血足神安,

 人老颠东 2022-06-11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诊断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说,文老师,看了你的科普文说,我们获取了不少优秀、实用的中医临床经验。

其实,文老师一直在做的,就是想原汁原味地告诉读者,真正的中医,是怎么治病的。这里面,当然就包含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今天,我再给你说一则医案故事和验方。我相信,你看了以后,一定深有感触。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50岁,是一个干部,不说日理万机吧,也是异常忙碌。

图片

后来,也许是事儿多闹的,他就感觉自己呀,经常失眠,睡不好觉,勉强入睡了则多梦,白天头晕。

为了能改善睡眠,他尝试过不少办法,诸如朱砂安神丸、养血安神片,以及各种西药,但效果都不好。

后来,有这么一段,其工作量异常庞大,失眠症状加剧,以至于彻夜不眠,心态烦躁,而且记不住事儿,记性特别差。他自己说,现在肯定得上了抑郁症,搞不好会自杀。

家人见状,连忙带他就医。这一次, 准备投中医,喝汤药试试。

刻诊,见患者脉象细弱,苔白厚,舌质发红,面色看上去很不好,萎黄,整个人肢体疲倦,精神萎靡。患者自述,现在脑袋昏重,不清醒,记不住事儿,食欲不振,多吃一点就胀得慌,闷闷的。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但见——

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20克,薏苡仁15克,怀山药15克,砂仁6克,黄连6克,陈皮10克,酸枣仁20克,柏子仁15克,桔梗6克,远志10克,磁石30克,炙甘草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20剂以后,睡眠等大有好转。这时候,原方去掉磁石,加夜交藤,诸药研末装入胶囊服用一个多月。最后,患者诸证悉平。

这是2006年,在《实用中西医结合》上刊发的验案。我看到后,觉得颇有价值,收藏至今。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好理解。

图片

表面看,这个患者舌红,烦躁,睡眠多梦,甚至彻夜不眠。这似乎是心阴不足而有火热之邪。

所以,患者最初服用朱砂安神丸等,有情可原。

但问题是,患者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忽视不得。

这就是,脉细弱、面色萎黄、舌苔白厚,腹胀纳呆,浑身倦怠。这一看就知道,是脾虚有湿啊,对不对?

患者,为啥脾虚呢?考虑还是和工作繁多、压力较大有关系。中医讲,思伤脾。过度思虑,则脾气郁结,所以久而久之造成脾虚有湿。

脾虚有湿,则无以生化气血。心阴心血因之而不足。这就给心阴亏虚、心火内盛埋下了伏笔。

所以,这个患者的失眠,成因非常清晰。这就是:过度思虑劳神而伤脾。脾虚则心阴心血失养,从而造成心中虚火,扰及心神。它的根源,在于脾。

既然如此,那当然就要健脾除湿,生化阴血,荣养心神了。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20克,薏苡仁15克,怀山药15克,砂仁6克,黄连6克,陈皮10克,酸枣仁20克,柏子仁15克,桔梗6克,远志10克,磁石30克,炙甘草6克。

这里头,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健脾除湿,砂仁和陈皮行气,令补而不滞,气行则湿气消。健脾这个事儿,可以完成了。

接下来,酸枣仁、柏子仁养心血而安心神,加上黄连清心火,磁石镇心安神,远志沟通心肾,如此,实现安养心神之效。

随后,来一个桔梗。桔梗为舟楫之药,带所补之气血直接上荣于心。

你看,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它牢牢抓住的,就是健脾这一点,通过健脾除湿,恢复气血阴津的生化,配合养心清心安神之品,这就化解了心中阴血不足、心火内扰的局面。患者的失眠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图片

其实,医案里这类的失眠患者,还是不少的。大家的普遍特点是,工作和家庭压力较大,或学业压力较大,事儿多,繁忙不已,总离不开思前想后,渐渐消化不良,常便溏纳呆、食欲不振、身体乏力,同时心烦失眠,多梦易怒,舌红,苔略腻。去火清热,则脾胃难以承受。一味补脾益气,却又助长心中烦热。个人认为,这样的人,以上文医案里的思路来应对,还是比较靠谱的。专业一点讲,当时医家用的是参苓白术散加减。我们应该仔细琢磨一下。非专业读者,请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总之,失眠源于脾虚,是很重要的思路。脾,作为气血生化之源,是睡眠的本钱。希望本文,能给有此类困扰的朋友,带来一点帮助吧。

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