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工苦吗?苦就对了

 盖雅学苑 2022-06-13 发布于江苏
这是盖雅学院第174篇原创图文

与愿意思考的HR一同成长


打工累吗?累。但是我不能哭,因为骑电瓶车的时候擦眼泪不安全。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但却不敢迟到,因为迟到扣钱。早安,打工人!

头等舱可以优先登机,银行VIP可以不用排队,演唱会最贵的票位置最好,世界从不平等,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早安,打工人!

当“打工人”梗文字游戏在朋友圈刷屏,恐怕没有一个人会真的认为:广大网友们在不约而同地感叹“劳动最光荣”吧。

有人说它无产阶级劳动者的“自我觉醒”,帽子又好像扣得太大了。当我们在用“打工人”自我揶揄时,更像有点“阴阳怪气”的空洞呐喊。我们对“打工”积累了诸多不满,想要表达却又处处受限(毕竟不打工是不可能的,努力工作也总是被认为“天经地义”),于是便转换了攻击方向,变成了这种“六分调笑、三分自嘲、一分荒诞”的消解方式了。

但当这波文字游戏狂欢在互联网上谢幕后,我们是继续一边咀嚼空虚一边等待下一场狂欢,还是好好思考下我们与工作的关系?


01/
我们越来越不爱工作了?

在2015年美国ADP关于“各国员工工作敬业度情况”的全球调研中,中国充分投入工作的员工比例接近五分之一。在被调研的国家中,与美国并列第一。

而2018年的调研结果,中国“充分敬业”的员工占比从19%下降为6%。在被调研国家中,由之前的并列最高变成了最低。

就算放眼全球,人们对工作的敬业度也非常低:《2019德勤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表示,“全球85%的员工不敬业或非常不敬业。”;2018年度美国ADP调研了全球1.9万多名员工,也只有16%的员工充分地投入到了工作中。

近两年的网络热梗,也能感受到这样的趋势。当下的“加油打工人”,前不久的“围剿奋斗逼”,以及近两年诞生“社畜、搬砖、内卷、咸鱼”等形形色色的热词,丧、躁动、无力、调笑、愤怒各种情绪扭打在一起,显得有些荒诞:我们与工作的关系,不仅是不够爱,还变得很拧巴。

工作究竟怎么着我们了?让我们如此痛苦不堪,视之为不得不为之的“必要之恶”?

表层上,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类:

感觉压力太大了:工作量太多,996连轴转;工作挑战太大,心有余力不足。

对工作内容不满意:工作内容一成不变,缺少挑战,或者做的事和自己的兴趣个性不匹配。

处理关系很烦心:面对着不喜欢的老板、同事和客户,还必须笑脸相对,心好累。

职业发展很焦虑:年轻时想不清楚未来,熬到了35岁依然得惶惶恐恐、焦虑不安。

以上四个方面,存在于任何时代的工作场景中,只是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下被放大了。除却这四点,我认为更加核心的原因是这一代人对“工作自主权”和“工作意义"的需求和现状之间的鸿沟。大多数90后、00后甚至80后已经很少需要为生存发愁,驱动我们的不是“贫穷动力”,而是“嗨动力”。而“嗨”的燃点,更高。

在马斯洛需求阶梯上,我们的起点需求就是“自我实现”了。

我们想要更多的自主权:自主决定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内容、工作方式,让自己更舒服和自在的工作关系。

我们想要感受工作的意义:我的工作到底为了什么?能够对谁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改变?我又如何持续看到和感受这些?十一期间上线的抗疫记录片《在一起》收割了不少眼泪,包括容易对“小粉红”题材产生抗拒的年轻人,正是因为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不同类型的工作凸显出的价值和意义。

很多组织的制度、文化、管理理念的升级,可能还没跟上年轻人的需求。需求和现实之间的鸿沟,便具像成了对工作的不满。

02/

偶尔消解可以,但不能一直躺平

时代的噪音让我们堆积了太多拧巴的情绪,它们需要消解。所以我们会在网络上感叹社畜的卑微、高喊反对内卷打倒“奋斗逼”、戏谑地用“打工人"给自己打气,甚至有时候会在现实生活中暂时躺平,摸一会儿鱼划一会儿水。
但谁都明白,我们无法一直躺平。

消极地看,我们无法摆脱工作。无论你在组织环境中打工,还是自己创业当老板,或是做一名自由职业者,你都必须去处理与工作的关系。就连说”打工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窃·格瓦拉最终还是得去打工。

劳动首先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尽管"绝对贫穷"已经在较大范围里被消灭了,但我们仍然需要通过劳动才能支撑必要、合理、理想的生活状态。

从积极方面看,我们需要工作来打发时间、解除烦闷。罗素在《论工作》里说,“很多人都得从事许多种本身没多大乐趣的工作,但即使是这种工作也包含着某种极大好处。首先,一个人无需决定什么,工作便可以让他消磨掉一天中的好多时间。有许多人,当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时,竟然想不出什么够快乐的事值得一做。“ 能够自觉而明智地充实空闲时间是文明的最后产物,但是目前还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程度。

尽管我们不愿意承认,但科学实验表明,工作中获得心流体验(一种极致美好的积极体验)的概率是54%,而平时休闲时这个概率只有18%。

而且,我们大多数人需要通过工作来自我实现。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陈玮提出,人生有三门必修课(BBC),Becoming(成长)、Belonging(归属或关系建设)、Creating(创造)。工作的体验和经历,是这三门必修课的重要课堂。

夸张地说,工作占据了我们一生中最多的时间。处理好同工作的关系,我们才可能获得幸福。

03/
怎样重构我们与工作的关系?

我们改变不了时代洪流,甚至也不能对我们所在的组织,产生太大的话语影响力。我们只是个打工人,但我们并非真的微不足道。

在一场雇佣关系中,我们是自己提供的劳动标的物的主体,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自我认知、深度思考和主动改变,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能力。

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3.0》中,为企业如何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提供了三个维度的建议:自主、专精、目的。作为个体,我们也可以反客为主,通过这三个维度去激发自己的内在动机,重塑自己和工作的关系。

| 自主:用机会心态看待工作

大多数人关于工作的心态是”员工心态“,这种心态的思考方式是"我能找到什么工作?"、“老板要求我做到什么?”、“未来我在这家公司会怎么样?”。而“机会心态”的思考模式是“我能创造什么价值?”、“我能够在这份工作中获得什么?”、“未来,我的职业状态是什么样的?”

“员工心态”下,会将工作的自主权拱手让出,更多关注的是外部因素,比如收入、福利、领导、工作环境等等,会将自己的安全感、财务稳定和职业发展寄托在雇主身上。一旦觉得期望落空,便容易化作埋怨和不满。

"机会心态"才能抓住工作的主动权,才会积极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学习新技能,并寻找新的体验(通常当你有了这种心态后,收入、福利、晋升机会等自然能随之而来)。相比"员工心态"会期待雇主为自己构建好晋升阶梯和成功范本,“机会心态“则更愿意打破传统职场金字塔路径的束缚,在职场方格架上灵活攀爬,主动抓住更多机会。

专精:聚焦影响圈,而非关注圈

过多的噪音,是我们无法享受和热爱工作的重要原因。

我们投注了太多的精神能量在自己无法改变的"关注圈”:比如网络乌合之众的情绪、年薪60万的高中同学、同事间的八卦传言、领导的喜怒哀乐、公司新出的考勤制度、就快要35岁的自己……

焦虑这些,除了增加“精神熵”,并无任何实质用途。

我们得更加专注于自己可以掌控的更小圈层——“影响圈”。稻盛和夫在《干法》中提到,人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能够笃定自己处在第一种状态的,是极其幸运的极少数人;我们大概率都没这么好运,但依然可以选择通过“专精”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想办法找到工作中技能和挑战的交织点,并感受由此带来的积极的心流体验。哪怕你的工作有点无聊,或你不那么感兴趣,也可以尝试把活干得更精更细,自己去纵深任务深度、去扩展任务的宽度,去重塑工作的意义。

目的:找到自己的"北极星目标"

目的分为短期和长期。活在当下还是长期主义,这是个常被探讨、却从没讨论明白的事。

近期,有三位职场人找我聊职业发展的困惑,我自己也在接近传说中的35岁,也时常心生困惑。但我思考的结果是:我们可能过于高估长期规划能给予的安全感了,而忽视了"活在当下”。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与其忧虑“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不如留神眼下的事情、做好当下的短期规划。将目标切分到更短的周期,三年、一年、一季度、一个月、每周甚至是每天。

我们都很普通,没有能力准确预见将来,但至少可以保证自己每一天都在向前推进。

那关于工作的长远目标还要不要想?要想,但想的不是岗位、职位、收入,而是在不断探寻和了解自己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的“北极星目标”,这个目标是我们兴趣、能力、动力的交集点。

这是个终身课题,没什么短平快路径和确定答案。

打工苦吗?苦就对了。

“痛苦+反思=成长”,痛苦和成长之间,可能只有一线之隔。

本文为盖雅学院原创文章

申请转载、投稿交流、加入HR成长社群,请联系:

盖小雅(微信号:GXY20191118)

猜你想看:

有酬征稿 | 寻找一起思考的HR

算法会在某一天困住HR吗?

好的公司,鼓励员工暴露缺点

为什么直言不讳的反馈这么难?

只要你还在工作,就没有真正的自由

领导者必须无所不能?偶尔共享脆弱,团队更高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