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言《金匮要略方论》(二)

 中医陈孝和 2022-06-14 发布于北京

接着上期来讲。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这里讲的是五味入五脏。现在这个理论已经很少提及,因为根本就统一不起来。

把《中药学》里记载的近400种药物进行粗略的统计,按照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多数药物与实际不符。

如辛味药167种,入肺者57种,约占辛味药的35%;

甘味药135种,入脾者仅32种,约占甘味药的24%;

苦味药185种,入心者仅31种,约占苦味药的17;

酸味药22种,入肝者13种,约占酸味药的59%;

咸味药31种,入肾者仅11种,约占咸味药的35。

而味不酸反入肝者则有190种,味不辛反入肺者则有89种,味不甘反入脾者则有59种,味不苦反入心者49种,味不咸而入肾者66种。

事实摆在这里,辛与肺、甘与脾、苦与心、酸与肝、咸与肾并没有必然联系,作为药性理论,对学习和临床用药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关于五味咱们之前在讲消化系统的时候讲到,这里咱们再细讲一下。

五味指的是食物的味道,但这里更偏重味觉识别,而不是嗅觉识别。比如橘子闻起来没有味道,但尝起来是酸的,这就是味觉识别出来的酸。

过去中医上把辛味,也就是辣味当成五味的一种,其实辛味属于痛觉的一种,只要接触皮肤就有火辣辣的灼烧感,辣椒和大蒜吃到嘴里,产生的辣味,实际上是灼烧口腔黏膜产生的痛觉。

舌头上的味蕾能能分辨出来的五种味道是:酸、甜、苦、咸、鲜。咱们依次来讲。

酸、甜、苦这三种味道主要来源于植物;而咸味来源于矿物质,主要是各种钠盐;鲜味来源于肉类中的蛋白质。

酸和苦味都是植物进化出来保护自己免于被动物过早采食的手段。

在果实没有成熟之前,大多数植物的果实或者叶茎都有奇奇怪怪的苦、酸、臭味,动物吃了之后就知道味道不好,就不再吃了,这样植物才能繁衍生存下来。

等果实和种子成熟之后,随着糖分含量增加,果实也越来越甜,这也就意味着可以传播种子了,此时动物就会摘食果实。

一般来说,凡是酸味的食物,它的糖分含量相对较低,特别是天然植物的果实,在未成熟期都普遍有酸涩味,而动物天然抵触这种酸涩味,果实才能长大。

在过去大多数果实都是野生的,即使成熟以后,糖分也不会太高,但经过一代代人的口味适应,也就逐渐能接受这种成熟果实的酸涩味了,当然现在水果都是经过一代代改良培育的,它的糖分含量都比较高了。

中医上认为酸主收敛,这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当吃到酸的东西,人的本能反应是面部肌肉收缩成一团,这种条件反射其实就是有机酸通过舌头上的味觉感受器传到神经中枢,发出信号通过神经控制面部肌肉收缩了。

中医上讲肝主疏泄,疏泄的是什么?是气。气是什么?气是肌肉收缩产生的力?肌肉收缩受什么控制?受神经控制。咱们反复讲过中医上的肝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功能类似。

咱们讲肝气郁滞,其实就是神经功能出现障碍,肌肉无法正常收缩舒张了,那么自然就产生不了张力和压力,也就产生不了气,气就停在这里了。而酸性食物能刺激肌肉收缩,让松弛的肌肉能收缩,从而让气动起来。

比较典型的就是芍药这味药。芍药的确能兴奋平滑肌,加快肌肉收缩频率,但与酸主收敛没什么关系。自古以来认为白芍味酸其实都是错的,白芍并不酸,不信的话你煮点儿白芍喝一下,就是讹传至今,没有人提出过质疑,而所谓的白芍味酸之说,就是药材保存不当,受热发酵变酸了而已,真正的白芍根本不酸。那么临床上再讲白芍是酸甘化阴合适吗?

酸性食物,包括天然的果实类、粮食蔬果发酵之后的酸性食物,它的有机酸成分对于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水果中的维生素,其实就是酸性的,能够清除血液中的氧自由基,防止血管硬化;

大家都知道,煤在氧气不足状态下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造成煤气中毒。人体同样也是如此,当细胞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应,能量转换也会出现障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活性氧自由基,这种不完全氧化反应的产物会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破坏线粒体,断绝细胞的能源,使细胞死亡。同时它对人体的非细胞结构也有危害作用,可以使血管壁上的粘合剂遭受破坏,使完整密封的血管变得千疮百孔,这也是血管硬化的重要病机。

食物中的酸性成分,能加速这些所谓的代谢“垃圾”的排出,或者是中和掉其毒性,减轻对人体的损伤。

特别是老年人,饮食上多吃些酸的不但能延缓衰老,同时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再来说苦味。大部分哺乳动物都对苦味非常敏感。咱们吃到苦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抓紧吐出来,为什么?因为大部分苦的东西对人而言都是有毒的。厌恶苦味是人体的本能保护反应。

苦味来源主要是各种生物碱,这类物质多数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

我们对苦味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进食有毒物质,同时很大一部分苦味食物确实是有毒的,适者生存,那些爱吃有毒食物的个体已经被毒死了被自然淘汰了。而觉得有毒食物难吃的动物生存了下来,并把它们的基因通过自然选择一代一代传递至今。

也就说是凡是具有苦味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有毒性的,但这个毒性不是那么可怕,在适当剂量下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甚至有些情况是有些的,但如果过量就有危险。

比如茶和咖啡都是苦的,它的提神醒脑功效其实就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但如果过量摄入会导致神经系统过度亢奋,出现失眠、心悸、烦躁、腹胀、食欲减退这些症状。

还有些人说苦瓜就是苦的,但人吃了反而有益不会中毒。上面提到,果实在没成熟的时候多是酸的,咱们吃的苦瓜正是没有成熟的幼瓜,等成熟之后苦瓜是红色的,而且很甜。没有成熟的时候为了防止动物把幼果食用,尝起来就是苦的,等种子成熟了,糖分增多,动物吃了之后能把种子散播开,能继续繁衍。

苦瓜就含有一种叫奎宁的东西,过去治疗疟疾的药就是这种生物碱,只不过苦瓜当中含量很低而已,而奎宁的毒性反应会导致头痛、耳鸣、视觉障碍以及盗汗,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患者失聪、血小板下降、心率失常。

除了苦瓜之外,丝瓜、南瓜、黄瓜、西葫芦这些葫芦科植物都有一定毒性,只不过现在品种改良了,它的毒性成分都比较低了。

现在吃的黄瓜,细细地品,还是有一股苦味儿。葫芦科植物的苦味来源主要是葫芦素,这种成分就具有细胞毒性。

中医上有一个方剂,叫瓜蒂散,用的就是葫芦科植物的瓜蒂这些葫芦素含量高的部位入药。咱们平时吃甜瓜的时候,甜瓜头上那一块儿尝起来发苦,其实就是这个部位葫芦素含量高。

过去用这个方剂催吐和治疗精神疾病,其实就是葫芦素中毒反应,但这玩意儿剂量不好掌握,临床上用量大了会导致患者循环衰竭、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总结一下凡是苦的东西,多数都是有毒的,只不过有的毒性强,有的毒性弱一些。主要的苦味来源是生物碱,这类成分进入到体内是通过影响神经功能而起效的。

包括中药里大部分苦味药,都能作用于神经系统。比如附子和细辛里的去甲乌药碱能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幅度增高、扩张动脉血管。黄连、大黄能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可以用于失眠以及癫痫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其主要成分也是生物碱类的。

而中医上认为“心主神明,心藏神”,把心与中枢神经功能联系到了一起,这可能是“焦苦入心”这个说法的出处。

今天讲了酸与苦味,剩下的辛、甘、咸三味咱们明天再继续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