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雅中国史八讲》:鸟瞰式的解读。一部关于中国历史的导论

 思明居士 2022-06-15 发布于河北
文章图片1

读完随拍

顾名思义,这又是一本以课程讲稿为基础而成的书。所谓八讲,即是指2018年八位老师在清华大学新雅学院相继开的讲座。

正如本书的介绍所言,其中每位老师对于每一时段的介绍,并不会只停留在单纯的政治史方面,而是会对各个时期的发展进程及时代特点继续综括性脉络梳理和问题分析。而且其中每位老师解析视角与关注点各不相同,或侧重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或侧重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特征。说白了,内容有些杂乱,每位老师只对相应的时代进行几处简单的问题分析,相当于一个导论,使读者对前言所附书单及每一讲后所附书单里的著作的阅读打下基础。

​另外,个人感觉,除了每一讲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外,就内容本身而论,也是良莠不齐的。不过,除了本书所附的书单,其中每位老师也多半都是著作颇丰的学者,故而将本书内容当作了解中国历史每一时段的导论,一个引子还是不错的。而后再其阅读本书所附书单里的著作,或是其中每位老师的专著,都是很好的,甚至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惜的是,此次对本书的阅读却是走马观花式的,其间有太多的内容都被现在的我忘得一干二净了。不过,俗话说,开卷有益,下面我即略举几处至今还未忘记且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其实,即便是每位老师所讲的内容本身也曾结合过很多人的研究成果,甚至就以此为端,以此为终的。比如第一讲开头便讲到了为现代考古事业奠基的苏秉琦1975年在吉大上的课,稍后又提到了夏鼎,在介绍中国考古进步的同时,也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又如阎步克老师在第三讲也介绍了多位学者所提出的理论,来解析关于魏晋历史的分期问题等。

​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也是最使我感到千头万绪的,便是第一讲关于史前即先秦的部分。

这一时期,若用日本汉学家的话说,即是从神话到传说,从城市到国家的阶段。不过,之所以千头万绪,还是由于所包括知识点太多的缘故。因此,便将我阅读期间记下的一些知识点在此简单罗列出来:

1、用满天星斗来形容史前文化分布的情况,原来是苏秉琦提出的,而作者则进一步阐释了苏秉琦所用这一词汇对于史前情况的原本含义;

2、从中得知了原来用城市、文字和金属冶炼来定义文明的出现,原来是夏鼎先生提出的,称之为“文明三要素”。只不过因其较早离世,中国考古事业的大旗便落到苏老的身上;

3、黄帝伐三苗,其意义是很大的,因为由此我们在对外关系上,其注意力,便由南方转移到北方,奠定了稍后帝国时代两千多年对外的基本格局;

4、苏秉琦认为,尧舜禹禅让恰好反映了其时期中原势力分散、衰微的情况;

5、最后,在对史记前两篇本纪解读、分析的同时,还指出近代以来因疑古思潮而在史料取舍上只求异却略同,这是其最大弊病。在这之前,作者还介绍了晚年的费孝通在厦大演讲过程中所提出多元一体的理论,并以此叙述了中国从多元到一体的过程。

​二、正如书友所说,第二讲竟有秦始皇因生赵而氏赵这一史实性偏差,事实上,关于这一问题远非以地为氏那么简单,这涉及到古人名字、尤其是先秦姓氏体系的一大堆东西,故在此暂且不论,但作者对秦汉之意义的评价,及对其管理国家方式律令、以百姓变成农民作为国家基础等论述让我耳目一新。

其实我一直觉得中国古代尤其是对于秦汉而言,人们的阶层,除了士农工商,就别无其他的生活方式,但直到阅读这一讲,我才恍然大悟,这其实是我先入为主的理解,如在当时的江南地区人们完全可以用渔猎的方式来生活的,但当国家一旦选定将农民作为统治基础后,便要禁渔猎,我想典籍上的山泽之利便是就此而言的。

最后,作者还以传舍的兴起与破坏,讲到了对秦汉帝国的定义,据作者所说,既非如西岛定生以及大陆唯物史学家所说的是封建专制,也非如钱穆先生所认为的秦是最后一个贵族制政府,至于汉,基于其开国皇帝及开国功臣均是下层,便说其是平民制政府,而是将两者相结合,更认同韦伯的说法,称其为家产官僚制。紧接着,作者对此解释道:

为什么之前讲到皇帝可以超越律令和官僚制?因为这是他家的事务。韦伯的家产官僚制之说较好地把握了中国的矛盾性:一方面是发达的官僚制,另一方面皇帝又凌驾于官僚制之上。虽然皇帝在斗争中也经常失败,但他在形式上是超越的。

三、阎步克老师所讲的魏晋南北朝部分,是以其政治制度为切入的,这正是他的当行本色,事实上,据我所知,他本人就是专攻于魏晋史、以及中国制度史的,其代表作《波峰与波谷》我也早已购入,只是还没来及看,正好借此机会,看到阎老师的文字,为其专著的阅读打下基础。

首先,关于这一时期,我想他仍然是以所谓制度史观为叙述基础的,其次,对于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状况,他又以其师田余庆对此所提出“变态-回归”说法为主线,甚至为标题的。当然,田先生所提出的变态,是比之之前的秦汉而言的。众所周知,《东晋门阀政治》便是田余庆的代表作,也是史学的经典,其主要观点,便是认为东晋时期是皇权政治的一种变态。而这一线索又贯穿本讲的始终。

阎老师先是基于此,对魏晋历史分期问题展开讨论,其中举出并进行辨析的,主要有以王仲荦先生为首所提出的“魏晋封建论”、以及由日本汉学家川胜义雄所提出的“贵族社会论”,总的来说,各派体系中的内容太过复杂,而阎老师阐述的又太过学术,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如阎老师所说,就政治制度而言,魏晋在某种意义或一定程度上是回到了西周,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简单来说,就事实而言,魏晋是有贵族制,而无封建制;西周则是既有贵族制,也有封建制,并且两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

田余庆曾提出,就政治制度而言,由九品中正制而衍生出门阀政治的现象;就政治文化而言,由儒入玄的转变;这两者都是不同于之前的变态。而他又认为,门阀政治只存在于东晋一朝,到了刘宋,这种变态就开始回归于皇权政治的正常状态了。

另外,阎老师指出,相比于南朝由儒入玄这一政治文化层面的变态,北朝却始终恪守儒家经学,并且在律令方面,隋唐对此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继承了北朝这种遗产的。

最后,相较于西方短暂的帝国时代,长达两三千年的家天下制,阎老师认为,就制度史而言,其间也是不断进步的,所提出从1.0到3.0版本的说法让我耳目一新。

四、隋唐部分是由张国刚主讲,其实就内容本身而论,个人感觉有些差强人意,另外,其间全无涉及到隋代政治史方面。不过,以制度、人事两方面展开,再加趋势为辅助的视角还是很有新意的。下面,便总结几点值得一说的地方:

1、制度与人事虽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作者指出,“人事就是当下的操作,制度是指长时段的路径”;

2、关于唐代之所以如此的开放包容,作者认为,便在于其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情况,故而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取代,而是深入的继承,由此最后他说:

唐朝的开放与自信,是经济和社会繁荣发达的结果,也是唐朝胡汉一家政治风格的自然表现。

3、本讲除去结语,一共有四个小节,前两节主要是对唐代的繁荣、及天可汗由此带来的民族认同等问题进行分析,而后面两节则是将唐代政治史分为前后两期,分别进行叙述。总的来说,对于后面两节,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作者以制度人事两方面进行叙述的视角,其间对于玄宗、宣宗的失策,当然也是就此而言的。对于前者,他先是引了哲学家罗素的话,指出爱好文艺的君主,对于国家而言,不是什么好事情,随即作者指出,玄宗最大的失策,及安史之乱之所以会出现的原因,便在于当制度出现问题时他没来及整改。有趣的是,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指出玄宗至开元末年任用李林甫其实是必然的;对于后者,作者指出,其最大的失策,便在于只注重人事调整,却忽视了对制度进行整改,故而自宣宗后,在积重难返的制度促使下,唐代便迅速走向灭亡。但阅读这些时,我总觉得作者是以上帝的视角来看问题,不免有先入为主的方法掺杂其中。

五、由邓小南主讲的宋代部分,个人认为,同样是本书一大亮点。虽然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重申了她在三联音频及视频课的观点,或其网络课程是在之后所开的,而其中所提出的观点又与本书内容多有重合。如她注意到了宋人的忧患意识非常重,用“生于忧患,长于忧患”来形容,并同样以范仲淹《岳阳楼记》最后部分为例;又如她在讲到宋代社会模式时,同样以“走向平民化、世俗化和人文化”来概括,等等。但通过这一部分的阅读,我进一步了解了我印象中的这些概括。

首先,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最后说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宋人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忧患意识?邓老师指出,来自外部的压力,始终处于强敌环饲之中的感觉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促使人们有这种忧患意识的,内部原因同样的不容忽视。根据上个世纪竺可桢先生的研究,他发现两宋之际恰恰是处于一个寒冷期,这便造成不仅其内部农业相对不景气,从客观看,宋代周边的民族受这种影响也就更深了,故而他们才更加用实际行动表现了他们对于相对宜人中原的向往。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也是黄河的泛滥期,纵观北宋的历史,黄河几乎每年都要决堤,甚至一年之内要诀好几次,人民深受其害,政府也是不堪其忧。总而言之,据邓老师所说,基于上述等种种原因,才造成了宋人如此强烈的忧患意识。

其次,她由日本提出的“唐宋变革论”讲到宋代社会时,曾用“走向平民化、世俗化和人文化”来形容。简单来说,化即是指发展的过程或状态。在这中间,甚至还举出了吴钩一本书的书名,及现代学者对于宋代城市和家具等方面总喜欢用“革命”一词来形容,她随即指出,对于这个词,她是不太喜欢的,因为革命都是迅速的,而历史的发展与演进却是长时间的,具体到宋代,同样是如此,故而她在讲到宋代社会的发展时,便用“化”一词来说明。

除此之外,邓老师所说,还有很多令我耳目一新的地方。如她指出积贫积弱虽然在教科书上不曾出现,但却是一般人对于宋代的刻板印象,其间我得知了所谓积贫积弱的来源,即是脱胎于钱穆先生对此的两段论述;又如她指出所谓“重文轻武”与赵宋“以兵立国”的形势是分不开的,随即她提出其实关于“轻武”也是值得探讨的,比如这个“武”是指什么?“轻”又怎么轻?这些都是可以讨论的。

事实上,据邓老师所说,宋代基于这种外部环境,是绝不可能忽视军队的,不过又基于自中唐以来武将势力太大的情况,赵宋也为了避免使自己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代,对于武将,统治者一方面对其极尽猜忌,但另一方面,却又用尽心思对其进行拉拢,如与其联姻等。

六、姚大力主讲的元代部分,先是对蒙古与元的关系进行分析,他指出两者之间是不能够等而划分的。蒙古是属于世界的,而到了元朝建立时,蒙古帝国早已土崩瓦解,如成吉思汗的长子在攻取一处地方后,就在那里建立自己的国家,蒙古的瓦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渐渐进行的。故按作者所说,到了元代,便成为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一个朝代。

接下来,便对于元代之于中国的意义进行讨论,当然在这里姚老师因现代人对于元代的轻视甚至反感而多讨论积极方面之于中国的意义与影响。若简单归纳起来有二;一是其疆域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二是在对外关系上其给了我们一种不同于汉唐的处理方式。紧接着,为了说明汉文化在元统治之下的情况,分别又对其时期的文人画、杂剧和元青花进行简单的介绍,说明在元统治之下文明还是有进一步发展的。

不过,反映出另一方面事实的,也是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姚老师对文天祥与元的关系所做的深入分析。他指出文天祥之所以在公元1278年被俘经过几次寻死未果后便不再寻死,根本目的是在观望元代统治者对其的态度,而他后来之所以又毅然决然地从容就义,说白了,是别无选择。因为元代只给了他两条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一条路,即投降后做官,否则只有死路一条,而文天祥在这中间曾表达过想隐居的愿望,元代统治者却不允许,那么他作为已经在前朝做过官、且有如此大名望的人便只有死路一条。这种说法,我是极其赞同的,我想只有这样来看,文天祥在被俘后的所有举动才能说得通。同时姚老师虽然没有明说,我却认为通过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其时期皇权进一步膨胀的现象,这对于历史本身而言,当然是不好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明清,皇权便彻底成为了唯我独尊的样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不管怎么样,元代都是这种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好坏,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只是对这种发展感到悲哀。

七、关于最后两讲的阅读,可谓是不甚了了,以至有不明所以的感觉,希望有时间能够多这方面再着重读一遍。

总的来说,关于明代部分,是以白银与其国家的转型为切入,开篇即引上个世纪梁方仲对此的研究为叙述的开始。尽管我对这种转型到底是指什么,它的意义何在等等都不明所以,但其中作者对一些方面所做的论述,其耳目一新程度还是令我不由自主地记下了几点:

1、据作者所说,户役制度是了解明代财政的关键,总的来说,其特点表现为限制人民的流动,这是朱明与赵宋的不同点,后者已经渐渐成为半商业国家,前者则重新恢复了农业帝国的管理模式;

2、作者以公社时期交公粮为例,指出并说明了明代继承宋代的田赋制,并不是单纯的交税,而必然有强制劳动的意味在其中;

3、作者认为正是由于明代对百姓的管理模式,从而自然催生出了一条鞭法,而非由张居正才创立,在这之前是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的。由此他说:

关于一条鞭法,教科书一般都会说,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但是一条鞭法不是张居正发明的,也不是张居正推行的,它是自下而上的自然发展的结果。

最后一讲关于清代部分,作者主要归纳了几点清代不同于之前朝代的特征、及对于所谓康乾盛世,又归纳了几处表现特点,然后分门别类进行叙述,最后又以新清史为端,表达了一些作者本人对清史研究的看法,其间可以说能令我耳目一新的地方有很多,甚至有几处地方我还用手机将其特地标注出来,但总的来说,阅读后的情况与上一讲大体相当,都有很多不明所以的地方。

文章图片2

总之,还是如前面所说,希望有时间能够对这两讲的内容再着重读一遍。

……

终于将本书八讲内容、及相应获取的知识梳理完成,尽管是非常简单,甚至是极其混乱的。但我非常高兴,并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一方面本书我早有耳闻,也非常喜欢,甚至在去年六一八便差点与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后面几部一并收入囊中,而我所读的这本却是从图书馆借来的,那次由于种种原因而取消订单的做法,让我非常庆幸,同时也非常高兴。不仅因为这本书从图书馆借来不用花一分钱,还在于从图书馆借来的这本竟然非常新,后从其版权页中得知,原来这本书是去年六月才印刷的,也就是说,距今刚过去一年时间,故而品相与新书无异,由此我还可以肯定本书的还借不会超过五次,我却能够以如此方式,来一睹如此的书,故而非常高兴。

另一方面,据上次准备将本书收入囊中也恰好过去了一年时间,而现在我只用三天时间便完成对本书的阅读,并能够写出以上对本书内容及个人收获简单的梳理,我感到如幻如梦。尽管阅读我是不甚了了,甚至不明所以,所写的文字也是粗略而混乱。

最后,回到内容本身,还是如开始所言,对其内容,相较于之前对其的期望,还是有点距离的,甚至可以说是差强人意的。不过,除了所讲之间没有连续性,内容也良莠不齐外,我想通过阅读,还是能够对相关专著的阅读打下一些基础的,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主讲人也都是著作颇丰甚至等身的学者,而通过阅读相关的部分,无疑会对其主要观点有一个大致了解,再阅读其专著,肯定会轻松不少。

说到这里,我想再做一点若有机会对相关著作的阅读规划。

首先,除了清代,史前便是我对中国历史最大的盲区,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基础相对较薄故而到本书第一讲的阅读我是不明所以,只能够对其中的知识点零散做一些归纳,却没能力将其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盘的梳理,哪怕梳理成时间线,我也做不到。

故此,若将来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历史时,对本书着重所推荐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的阅读则是必不可少的,据说,这是他本人身前留下的最后一部专著,是写给普通人的学术著作,其中除了学术,还兼顾通俗性。当然,还有李济先生的《安阳》。另外,有关当下对这方面的著作,据我所知,曾任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的著作应该是不错的,而据最新消息,他的解读早期中国的四部曲,最近也由三联书店成套推出了,有机会一定买来看看。有关魏晋南北朝及宋代政治制度史,我想先分别阅读阎步克、邓小南的专著就不错了。这些只是我的一点规划,就先说那么多吧,主要还在于届时实际的阅读。

当然,首当其冲的,我想还是先完成本书所推荐“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的阅读,但即便是对其的阅读,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