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可分为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和缺血性中风(脑梗死)两大类,其中缺血性中风是主要类型。 中风是全球第2大常见死亡原因和第3大残疾原因,全球每年新发中风1030万人,导致650万人死亡。中风也是中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中国人总体中风终生发病风险为39.9%,这意味着每5个人大约会有2个人患中风。 不过,中风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与多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关,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和缺乏身体活动等。 近日,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的新研究进一步显示,即使没办法进行长时间的身体活动,只要减少久坐时间,不论是进行短时间的低强度身体活动,或是中等至高强度身体活动,都有助于降低中风风险。 研究人员对美国REGARDS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了7607名参与者。参与者的平均年龄是63.4岁;4145名(54.5%)是女性。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收集了参与者的基本人口信息、生活方式信息、疾病史、常见体检指标。除睡眠时间(8小时)外,研究人员还要求所有参与者连续7天佩戴加速度计,以测量他们每天的久坐、低强度和中等至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 研究开始后,研究人员每6个月对参与者进行1次随访,以更新上述信息,并统计不同类型中风的发病情况。 测量结果显示,所有参与者中:
在平均长达7年多的随访时间内,新发中风286例,包括244 例(85.3%)缺血性中风和 42例(14.7%)出血性中风。 刨除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不论是低强度,还是中等至高强度身体活动,都与中风风险降低相关;而久坐时间,则与中风风险升高相关。 与平均每天进行低强度身体活动<154.0分钟的参与者相比,平均每天进行154.0-220.4分钟和≥220.4分钟低强度身体活动的参与者,中风风险分别降低了17%和26%。 与平均每天进行中等至高强度身体活动<2.7分钟的参与者相比,平均每天进行2.7-14.0分钟和≥14.0分钟中等至高强度身体活动的参与者,中风风险分别降低了29%和43%。 与每天除睡眠时间(8小时)外,平均坐着的时间<11.8小时的参与者相比,平均每天坐着时间为11.8-13.0小时和≥13小时的参与者,中风风险分别升高了13%和44%。 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
研究人员分析,身体活动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对中风风险产生影响,如:
由于这项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减少久坐时间,增加身体活动,与中风风险降低有关,并没有证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一些数据依靠参与者回忆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研究强调指出,这项研究结果提示我们,用低强度身体活动,或非常短的中等至高强度身体活动,代替久坐时间,可能会降低中风风险,这支持了“多动少坐”的概念,为减少成年人中风风险提供了可行性策略。 研究通讯作者、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的Steven P. Hooker博士指出,这项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来降低中风风险,包括:
为更好地预防中风的发生,除了要增加身体活动外,还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