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岁看老”,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一个教育观点,这个观点体现了对早期教育的高度重视,强调了早期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但是,这个观点尽管流传久远,却并没有多少家长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 究其原因,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 什么道理都极其简练,高度概括,涵意深远,易于口耳相传,却又难以得其要令。 这些凝练而又朗朗上口的名言警句,没有详细的铺陈论述,而是要学习者认真体会领悟,外践于行,内修于心,融汇贯通,积累沉淀,假以时日,以求顿悟,或者是学习者在长期努力坚持的积淀之后,老师以极精炼的道理予以点化。 这是中华文化的精妙之处,但也是中华文化发展传承的难点所在。 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现象,许多道理猛一听有灵光一现的感觉,可再一想又觉得理不出个思路,于是就撂在一边,仅仅学了一个似懂非懂的成语而已。 这样的现象在国人中是极其普遍的。 再来说“三岁看老”这事。在孩子三岁的时候能预见他人生发展的终生轨迹吗? 从大至的总体趋势上看,这已经是被人们广泛认可的道理。 那么,古人是不是说三岁就决定了人的命运,此后人生命运的变化极其有限,就无所作为了呢?也不是。 古人还有一句同样带有普遍真理的话:“盖棺定论”。 人不到死的那一天,你还真不要急于对他的人生功过对错善恶下结论,指不定最后还弄出什么事来,特别是那些有能耐的。 这也是被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见证了的。 那么,“三岁看老”究竟向我们揭示了什么真理呢? 》》》智力培养。 “三岁看老”,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人一出生到三岁这个阶段,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得好,就能够在这三年里,通过家长们的哺育与引导,为孩子的未来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孩子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只要家长们做对了,在孩子三岁时,就已经能够看到我们哺育的初步成果了。 那么,人们会问,在孩子0至3岁之间,家长能够做什么,而且又应该怎样做呢?这正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0至3岁,是孩子大脑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脑细胞激活的重要时期。 这里要注意的是,激动脑细胞,并不是灌输书面知识。 因为在这个时期,孩子并不具备识字的能力,这个时期,最易于开展的,就是无规则活动,也就是提供条件让婴儿自由自在的玩乐。 最好的活动形式比如玩水、在水中扑腾,在床上或地毯上翻滚,让孩子玩泥玩沙等等,总之,就是让孩子的四肢无拘束的动起来。 这种无拘束的活动,正是对脑细胞全面的,处于积极状态的生长的促进与激活。 而在这个阶段如果开展有规则的活动,因为孩子没有任何理解能力,就只能感到约束,在大脑中所产生的反映就是相应脑组织细胞的抑制。 这种有规则的活动在孩子成长到具备一定思想意识以后才是恰当的。 人的脑细胞在生理上的长成,在三岁时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它的生长是早于人的四肢的生长的。 人的四肢会在青春期快速生长,而大脑在儿童期已经基本长成了。 从智力的角度说,大脑在生长的同时,更需要激活。 这种激活不是灌输抽象的知识,而是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的互动中让大脑受到广泛的刺激,而且是放松而又愉快状态的刺激。 对于婴儿来说,这种刺激最佳的活动就是无规则无约束的活动。 在人一生中,脑细胞激活程度的多少与人的智力水平是有必然联系的。 一个三岁的小孩,他的各种感官反映已经能让人看得出将来是否聪明了。 》》》安全感培养 人们也知道,决定人终生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智力因素。 在婴儿期,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也是培养的关键期。这两个因素分别为安全感与注意力。 说到安全感,最好是从成人的角度来分析。 我们通常会看到一些成年人自信、乐观、积极、友善、充满正能量;反过来说,有的人则是懦弱、消极、悲观、恐惧、偏激、自私等。 究其根源,这与婴儿期的安全感有关。 安全感的体现不是一个人时常感觉到自己有安全感,而是他通常想不到自己会不安全,也就是说,他通常是处在乐观、愉悦的状态。 而没有安全感的人他会平白无故地产生防范之心,产生对身边事件的不信任,小孩子则会常常在与人相处时产生恐惧与害怕的心理。 这样的状态,在三岁时也基本上看得出来了。 》》》注意力培养 人一辈子还有一个重要的素质,就是专注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注意力。 婴儿期能培养人的注意力吗?这样问好象不太好理解,但反过来就好理解了。 不少家长在孩子的婴儿期无意之间破坏了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比如当孩子正在愉快地玩水、玩沙、玩泥时,制止孩子,不要把衣服弄湿了,弄脏了。 当孩子看电视时,提出若干要求不时地打断孩子,这些制止和打断还通常伴随着责备或打骂,这样的现象重复多了,孩子的注意力就自然会下降,该动的时候不敢尽情地动,该静的时候又静不了一会。 这样的孩子在正式的读书学习时,就会出现坐不住,学不进的现象。 而能玩得开心,又静得下来的孩子,他已经为未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行为行为基础。 明白了“三岁看老”所包含的道理,我们也就基本知道了0到3岁家长们应该怎么做了。 在这里再作三个方面的要点概括。 一是人的大脑只有激活了才有价值,而婴儿期正是大脑生长和激活的最佳时期。 激活大脑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婴幼儿身体的各个感觉器官愉快而尽情的活动,这也是与大脑最有效的互动。 二是婴儿离开母体的那一刻,首先本能地感到的就是不安全,妈妈喂孩子、抱孩子,呵护孩子,就是建立孩子终生安全感的开始。 该喂的时候不喂,该抱的时候不抱,该呵护的时候不呵护,孩子一辈子的不安全感也会从这个时候开始积累了。 三是在孩子玩得开心,看得专心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打断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致,否则会让孩子将来无法适应学习的纪律与要求。 有了以上的认识,就应该算是把握了“三岁看老”的要领了。 “三岁看老”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三岁看老”更不是孩子本身,而是父母的作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