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讲座 | 结直肠癌防治,从遗传筛查开始

 肿瘤医学论坛 2022-06-16 发布于广东

在结直肠癌中有一种特殊的病例,即遗传性大肠癌,这类病人其实是有着其特定的临床表征,而如若能识别筛选出,该类患者将取得更大的获益,今天将由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姜武副主任医师为大家分享“结直肠癌防治从遗传筛查开始”的防癌科普知识。

什么是遗传性大肠癌?

大致分为两种,分别是散发型大肠癌和遗传性大肠癌。

散发型大肠癌:

大约75%的大肠癌患者没有相应的癌症家族史,并且他们的年纪较大(65岁以上),这类大肠癌的发生大多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遗传性大肠癌:

其余25%的大肠癌患者大多有相应的家族史,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相关。此类患者往往发病年龄较早,易存在多原发肠癌或者其他肠外癌。

遗传性大肠癌的分类有两种:

家族型腺瘤性息肉病(FAP)(占1%)

Lynch综合征(林奇综合征)(占3-5%)

其它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 APC基因突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临床特点:大肠内弥漫息肉,数目成百上千

  • 多在15岁前后开始出现,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

  • 若FAP未予治疗,几乎每一病例都将发生大肠癌,并且很多患者会出现胃、十二指肠息肉、硬纤维瘤等

Lynch综合征(林奇综合征)

  • 最常见(约占所有大肠癌的3-5%)

  • 由错配修复基因(MMR基因)突变引起

  • 家族性肿瘤综合征

  • 异常基因携带者发生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林奇综合征患者恶性肿瘤风险

关注遗传性大肠癌

  • 关注的人群:患者本人、患者亲属

  • 关注的疾病:

-多原发结直肠癌(其他位置的肠癌)

-肠外癌:子宫内膜癌、胃癌、泌尿系统肿瘤等

  • 关注的意义:

寻找高危人群,进行必要的遗传筛查,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早期干预。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遗传性肠癌遗传咨询门诊

  • 2015. 8,国内首家遗传性肠癌遗传咨询门诊遗传性肠癌门诊Cliate of Hereditary Colrectal Cancer

  • 为遗传性肠癌患者及家族成员提供全方位、有深度的遗传咨询

  • 咨询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丁培荣)

-周三下午(姜武)

遗传性肠癌门诊实例

  • 孙某,男性,31岁

  • 反复腹痛2个月入院

  • 血CEA 8. 9个,胸+腹部增强CT提示横结肠肠壁增厚,考虑结肠癌

  • 结肠镜:进镜60cm可见菜花样肿块,绕肠腔3/4周,管腔狭窄肠镜勉强通过

  • 结肠镜病理:腺癌

  • 既往史个人史无殊

  • 婚育史:适龄结婚,生育一子,5岁

  • 家族史:父亲48岁结肠癌手术,健在;祖母40岁直肠癌,已病逝

问题及解答

Q1:如何进行进一步诊断?哪些检测可帮助门诊?


了解三代家族发病情况,这样对患者的诊治起到关键的作用

分子检测确诊Lynch综合征(第一步)

先证者的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IHC)·任一MMR蛋白缺失即为MMR蛋白缺失deficient MMR,dMMR

  • 均表达为 proficient MMR,pMMR

先证者肿瘤组织+正常组织DNA行微卫星(MSI)不稳定MMR异常时,微卫星出现的复制错误得不到纠正并不断累积,使微卫星序列长度或碱基组成发生改变

  • PCR-毛细血管法

  • NGS法检测

分子检测确诊Lynch综合征(第二步)

分子确诊

样本:外周血白细胞、唾液内脱落的上皮细胞、阴性切缘组织。。.

胚系基因检测(MLH1、MSH2、MSH6、PMS2、EPCAM)

确诊:致病性突变

Q2:如何治疗已患大肠癌的患者?治疗有何特殊之处?


外科治疗(针对已患癌个体)

结直肠癌部分结肠切除+每1-2年肠镜检查

异时性肿瘤的几率为45%,生活质量较高

全结肠切除或回肠直肠吻合术(IRA)+直肠监测

IRA术后12年发生直肠癌的概率为12%降低异时性结肠肿瘤的发生率

如果是女性患者

推荐完成生育后行预防性子宫和双附件切除手术,或在施行其他腹部手术时切除子宫及附件,特别是对于家族中有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病史者

化学预防(针对已患癌个体)

林奇综合征患者可以从阿司匹林治疗中获益,以降低Lynch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但是服药和起效时间较长(大剂量并2年以上),需平衡好阿司匹林长期使用的利与弊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正在开展临床研究:PD-1抗体预防林奇综合征患者肠道腺瘤性息肉及第二原发肿瘤。

Q3:如何指导家属筛查?如何监管携带者?


非突变携带者的随访监控

①尽可能排除因检测手段造成的假阴性

②参照普通人群进行常规筛查

小结

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表现复杂,需要引起重视

筛查与明确突变类型是基础

以基因型及遗传规律为指导的风险管理

关注遗传性肠癌,不仅救治患者本人,更能拯救整个家族。

| 专家简介 |

姜武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外科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遗传学组秘书

广东省抗癌协会遗传性肿瘤专委会 秘书

广东省医师协会MDT委员会早诊早治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委

“35 under 35”大赛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师

 “达医生”中青年医生病例演讲比赛全国总冠军

 CSCO结直肠癌MDT比赛大中华区决赛总冠军(队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