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里,同学聚会、亲朋好友团圆等处处都是觥筹交错、欢聚酣饮,无奈十指有长短,酒量有高低,搞不好你劝酒时就说过“独乐乐(lèlè)不如众乐乐(lèl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是经常被引用的一句古文经典,对其中四个“乐”,大都统一读成“lè”。我们先看看《孟子·梁惠王下》里的原文,一个孟子借音乐劝齐宣王“施行仁政,与民同乐”的故事。孟子说:“独自一个人听音乐的乐趣,和与别人一起听音乐的乐趣,哪一种更快乐些?”孟子说:“和少数人一起听音乐的乐趣,与和多数人一起听音乐的乐趣,哪个更快乐?”结合上下文语境可以看出,“独乐乐”、“众乐乐”里的前一个“乐”是指“欣赏音乐”或者“享受音乐”,应该读yuè,后一个乐指“欢乐”或“快乐”,应该读l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解释为:一个人欣赏音乐不如和大家一起欣赏音乐快乐。文章的具体文意和汉代赵岐和宋代朱熹对这篇文章的注释都确定了“yuè lè”这一读法。中华上下五千年,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记载着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凝结了先贤的智慧结晶。但我们理解古人的文学作品其实是有难度的,不仅涵义,有时字都没有读正确,明明耳熟能详的字,读出来却是错的。以“乐”为例,公认的有六种读音。①yuè,有“音乐”“唱、奏”“乐器”“乐工”“儒家六经中的《乐经》”“生”“姓”七个义项;②lè,有“喜悦、愉快”“乐于、安于”“安乐”“笑”“声色”“姓”六个义项;此外,还有“luò——通落,lào——地名”两种读音。比如:《论语·雍也》里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大学》里说“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金刚经》中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里的“乐”都应该读成“yào”,取喜爱、爱好的意思。这个“乐yào”甚至还引发过2006年的一场文化大事件。当年5月2日,余秋雨先生在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把“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里的“乐yào”读成“乐lè”。电视播出后,上万人打电话批评。《咬文嚼字》月刊编委金文明在《咬文嚼字》期刊上刊文《秋雨“乐”了,大家笑了》,还遍翻余秋雨的著作,逐字校对,最终找出一百多处文史差错,出版了《石破天惊逗秋雨—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错百例考辨》。对此,余秋雨先生委婉地作了辩解,大致是说:据考证,这个字确实应该读“yào”,但是两千多年过去了,读音一直在变,如果拘泥于传统,那么别说读音,就连字都不应该变;如果不拘泥于传统,读音也应该和光同尘。余秋雨说:国人热爱传统文化不错,但不必过度沉溺在浩如烟海又真伪难辨的古代文史细节间。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鹂则援引国家语委有关表态说:对于那些没人能真正回答的问题,应该“抓大放小,或者从众”。所以,如果有人劝你“独乐乐(lèlè)不如众乐乐(lèlè)”,那就从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