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的盂肱关节具有最小的解剖约束和高度的活动性。 它是最常见的大关节脱位,其损伤模式包括高能量和低能量机制 
常见表现:肩锋突出、肩部扁平、肱骨头突出、手臂外展、肘部屈曲、前臂内旋、健侧辅助患侧。
一、术前病史 高能量或低能量创伤机制。 疼痛和无法主动移动肩关节。
体格检查 前脱位——手臂疼痛、轻度外展和外旋,无法将手伸到对侧肩部。 后脱位——手臂内收和内旋,不能主动外旋。 下脱位——在强迫创伤性过度外展事件后,肩部固定在弯曲或外展的位置。 神经血管检查——上臂外侧的腋神经感觉通常下降,并且在复位前后难以评估运动功能。 
解剖学: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凹关节窝关节 - 静态软组织约束 
盂肱上韧带——抵抗肱骨头的前移/脱位,而肩部处于中立位。 盂肱中韧带——当肩外旋并外展约 45 度时,主要限制前脱位。 前-下盂肱韧带-前部约束,肩部外展达 90 度。 后-下盂肱韧带-后脱位的主要静态约束。 纤维软骨盂唇——增加了盂肱关节面的接触面积。关节囊和盂肱韧带的附着面。 肌腱肩袖——对肱骨施加稳定的反作用力,以在主动肩部运动期间保持盂肱对齐。
影像学 标准的AP位和腋窝位 
解剖学分类——肱骨脱位方向: 前、后、下。 95% 的脱位是前脱位。
肩关节后脱位: 发生在肩部内收和内旋时——与癫痫发作和触电有关。体格检查时无法外旋肩部。 不到 5% 的盂肱关节脱位。 细微的影像学表现——高达 50% 的病例在初次表现时被遗漏。

盂肱下脱位: 肩部在显着屈曲或外展时固定。 相关骨折和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最高。
共存损伤——通过关节内对比的 MRI 进行最佳区分。 Bankart损伤: 前下盂肱韧带和盂唇分离。 关节盂边缘可能撕脱骨折。 存在于大约 90% 的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中。

后Bankart损伤: 后囊盂唇复合体和盂肱下韧带后束带的分离。 常见于肩关节后脱位。
盂肱韧带撕裂伤 (HAGL) 损伤——复发性不稳定的发生率高于关节盂 Bankart 损伤。 
前盂唇骨膜撕脱(ALPSA)损伤: 静态前稳定结构的内侧破坏。 组织沿着前关节盂颈异常愈合。 
Hill-Sachs 损伤: 肱骨头与关节盂缘接触导致的撞击性骨折。 大约 80% 的前脱位存在后部嵌塞。肱骨头前部缺损——肩部后脱位

肩袖撕裂: 最常见的是冈上肌撕裂或肩胛下肌撕脱伤。 受伤时发病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年龄 > 40 岁——大约 30% 的人会出现肩袖撕裂。 年龄 > 60 岁——大约 80% 的人会出现肩袖撕裂。

肱骨近端骨折: 发生在高达 25% 的急性肩关节脱位中。 孤立的大结节骨折——最常见。

3 小结节骨折——与后脱位有关。 4 肱骨颈骨折——通常需要开放式手术技术进行关节复位。
|